《學與問》教學設計
《學與問》教學設計
教學要求: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场⒙(lián)系課文說出詩句中帶點字的意思,再理解詩句的意思。
4、引導學生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理解“多問”與“勤學”是聯(lián)系在一起的,教育學生發(fā)揚勤學好問的精神,做知識的主人。
教學重點: 理解“多問”與“勤學”的關系。
教學難點 : 發(fā)揚勤學好問的精神,做知識的主人。
教具準備: 光盤、掛圖、錄音機。
教學時間: 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故事導入 ,激發(fā)興趣,設疑
。薄⒅v述哥白尼小時候的故事,導入 新課。
2、揭示課題:18 學與問
。场⑻釂枺簩W與問到底有什么聯(lián)系呢?
二、初讀指導
。薄⒆詫W課文。
。ǎ保┙柚匆糇x準字音,讀順句子。
(2)或聯(lián)系上下文初步理解詞語的意思。
。、檢查自學情況。
(1)認讀詞語。
鑰匙、芳菲、翱翔、強健、哥白尼、五彩繽紛、
殿堂、好奇、瞬息萬變、相輔相成、日新月異
。ǎ玻┐笾陆涣髟~義。
。ǎ常┲该x課文,讀通順。
。、默讀課文,思考:全文共有幾個自然段?各寫了什么?
第1自然段:“問”是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
第2自然段:哥白尼從小喜歡“問”,導致他對科學的不懈追求。
第3自然段:小學生有問題邀請叫別人,拜能者為師。
第4自然段:我們要像沈括那樣,把勤學好問與觀察思考結合起來。
第5自然段:養(yǎng)成勤學好問的習慣,才能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再讀課文,理清文章思路。
課文圍繞“學”與“問”先寫了什么?再寫了什么?然后寫了什么?最后寫了什么?
學生討論回答。
四、寫字指導
。薄⒅笇бc:鑰繽瞬輔翱
。病W生在書上描紅。
五、布置作業(yè)
。、抄寫詞語。
。、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聽寫詞語
鑰匙 疑團 殿堂 日新月異 好奇 強健 探求 瞬息萬變
二、精讀課文
。、學習第1、2自然段。
。ǎ保⿲W生自己讀,思考:哥白尼是怎樣走上科學探究之路的?
(2) 理解“不懈追求”。
(3) 簡介哥白尼及其地動說。
(4) 結合科學家哥白尼的事例,啟發(fā)學生談談“問是打開知識殿堂的金鑰匙”的含義。
。病W習第3自然段。
(1)知名朗讀。
(2)結合上下文,理解“五彩繽紛”、“日新月異”、“瞬息萬變”。
。ǎ常┨釂枺何覀冃乱淮男W生面對日新月異、瞬息萬變的世界,應該怎么辦?
。ǎ矗﹩枺合蛘l問?
(5)聯(lián)系生活實際談談對“能者為師”的理解。
(6)引讀第3自然段。
3、學習第4自然段。
(1)過渡:在求知的過程中,我們還要善于把勤學好問和觀察思考聯(lián)系起來,在這方面,北宋大科學家沈括小時候是怎么做的呢?
(2)自己讀第4自然段。
。ǎ常┥蚶ㄐr候?qū)κ裁串a(chǎn)生疑問?
理解古詩意思,知道身闊的疑問:為什么同是套話,開花的時間相差這么遠呢?
。ǎ矗┥蚶▎枊寢專瑡寢屖窃趺椿卮鸬?
。ǎ担┖髞砩蚶ㄊ窃鯓用靼灼渲械牡览淼模
。ǎ叮⿵倪@個事例中,你明白了什么?
4、學習第5自然段。
(1)指名讀。
。ǎ玻┯懻摚簩W與問是什么關系?怎樣才能成為“學習的主人”?
三、朗讀課文,總結全文,布置作業(yè)
1、指名讀課問。
。、指名說說主要內(nèi)容。
3、說一說自己搜集的中外名人勤學好問的故事,寫下來。
板書: 18 學與問
勤學 問思結合 養(yǎng)成習慣
好問
【《學與問》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學看鐘表》教學設計03-20
《標牌設計》的教學設計03-14
關于學戲曲的教學反思01-25
關于《為學》的教學反思03-20
旋轉(zhuǎn)的教學設計02-16
《茶經(jīng)》教學設計02-18
《國殤》教學設計12-11
《賽馬》的教學設計05-21
國慶的教學設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