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馬老師喜歡的》讀后感600字(精選7篇)
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是時候?qū)懸黄x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F(xiàn)在你是否對讀后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馬老師喜歡的》讀后感600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馬老師喜歡的》讀后感600字 1
在寒假里我讀了一本書——《花季信風》。里面有好幾篇文章,其中《馬老師喜歡的》一文讓我感觸頗深。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
由于華老師的離開,班里來了一位新老師——馬老師。可是馬老師特別注意一位小女孩——維小珍。在通過書信的方式,馬老師了解到維小珍的爸爸在她的心目中是不好的,常年一直是媽媽養(yǎng)家糊口,也知道了同學們都看不起她。也許正是因為這個原因,使維小珍變得小心、老成,在這種情況下,馬老師決定家訪,在這次家訪中馬老師又了解到很多事情,還塞給維小珍的媽媽伍佰元,這讓維小珍母女非常感動。
其實像馬老師這樣富有愛心的人,在我們身邊也許多。就在上學期,我看見一位大姐姐扶著一位殘疾的小女孩上樓梯,她們雖然素不相識可姐姐還是幫助她。前幾天,有一位老師看見一位小朋友的頭流血了,立刻把他送進醫(yī)院,及時治療……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充滿愛心的人,我們的社會才變得更美好。
是也有一些同學看到別的小朋友有什么困難或缺陷,不去幫助他,反而嘲笑他。同學們,你們有沒有想到,這又會給那位小朋友帶來多大的傷害嗎?
文中的維小珍就是因為同學們嘲笑她,不和她做朋友,才使她差點失去童年的時光,童年的快樂。正是因為馬老師的.開導、幫助,才使維小珍重新找到了自我。雖然文中的維小珍不是很聰明,但是她也有許多優(yōu)點和長處,我相信有一天她一定會有好的發(fā)展,也能找到許多許多的好朋友。其實有些時候一個微不足道的舉動,也會讓人感動。我們何不多做些好事呢?
《馬老師喜歡的》讀后感600字 2
近期,我再次閱讀了《馬老師喜歡的》這篇短文。作者是兒童文學作家梅子涵先生,代表作有《女兒的故事》《綠光芒》《相信童話》等。每一次閱讀,我都有不同的感悟。
文章主要講,馬老師是新來的班主任,因為長得不漂亮,剛開始,被班里一些調(diào)皮的孩子嘲笑。她在課堂上發(fā)現(xiàn)一個女同學坐得格外端正、聽課格外認真,她叫維小珍。在維小珍的作文里,馬老師了解到,她爸爸在青海勞改,媽媽是清潔工,每月工資只有三十幾元。因為家庭貧窮,班里的同學沒幾個關注她,有些甚至還欺負她。為了進一步了解小珍的家庭情況,馬老師決定進行一次家訪。路上,馬老師遇見在街邊賣茶水賺學費的小珍,她深受感動并資助小珍5元錢,幫她湊學費。自從經(jīng)歷了這件事之后,維小珍的性格發(fā)生了極大轉(zhuǎn)變。她不再沉默,變得樂觀、活潑。同樣,馬老師用包容和溫暖讓全班同學學會了關心身邊的每一個人。用她獨特的愛使班里同學都覺得,馬老師是最愛自己的。
讀了這篇文章,我感受到,馬老師是個心地善良、有愛心的人。她的愛,就像燦爛的陽光,溫暖著孩子們幼小的'心靈。她把所有的愛都傾注在每一個孩子身上。在她的影響下,同學們開始團結互助,積極向上。愛是教育的靈魂,馬老師用實際行動將愛融入到教育里。
我還想到,在社會中,有許多人喜歡以貌取人,他們歧視、嘲笑那些貧窮、低微的人。就像文章里所說的,剛開始,同學們都因為馬老師不漂亮而嘲笑她,因為維小珍家里窮而歧視、欺負她。他們是社會上一些自以為是、高高在上,并以冷漠的心態(tài)對待周圍的人和事物的代表。這種人即便再成功、再富有,也不值得尊重。
“愛人者,人恒愛之;敬人者,人恒敬之”,愿大家都能做一個善良、有溫度的人。
《馬老師喜歡的》讀后感600字 3
讀完《馬老師喜歡的》,合上書頁時,心中滿是溫暖的余韻。書中沒有波瀾壯闊的教育敘事,也沒有高深晦澀的教育理論,只是用平實的文字,記錄了馬老師與學生相處的點滴——那些被旁人忽略的細節(jié),恰恰成了書中最動人的篇章。
馬老師“喜歡”的,從來不是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專屬的光環(huán)。她會記住內(nèi)向女孩小敏總在課間偷偷給教室綠植澆水,特意在班會課上表揚她“用耐心守護生命的成長”;她會把調(diào)皮男孩小宇隨手畫的、略顯粗糙的黑板報插畫,小心翼翼地拍下來貼在班級“創(chuàng)意角”,告訴大家“這是最有靈氣的表達”。在馬老師眼中,每個學生的閃光點都值得被看見,哪怕那光芒微弱如星。
這讓我想起自己的求學時光,也曾有過因成績平平而自卑的時刻,若當時能遇到像馬老師這樣的老師,或許會更早發(fā)現(xiàn)自己的價值。書中的故事讓我明白,真正的教育,從來不是用統(tǒng)一的`標尺衡量學生,而是用細膩的觀察、真誠的欣賞,去點燃每個孩子心中自信的火種。馬老師的“喜歡”,不是偏愛,而是平等的尊重與包容,是讓每個學生都能在班級里找到歸屬感的魔法。這份于細微處流露的教育溫度,值得每一個教育者,甚至每一個成年人學習 —— 學會看見他人的美好,本身就是一種溫柔的力量。
《馬老師喜歡的》讀后感600字 4
翻開《馬老師喜歡的》,我原以為會讀到一本“老師如何關愛學生”的單向敘事書,卻意外發(fā)現(xiàn),書中的“喜歡”從來不是馬老師一個人的付出,而是師生之間雙向奔赴的溫暖與成長。
馬老師喜歡學生的天真與真誠:她喜歡語文課上,學生們?yōu)椤按禾煸撚檬裁搭伾稳荨睜幍妹婕t耳赤;她喜歡運動會后,學生們不顧汗水,圍過來分享一塊沒吃完的巧克力。而學生們也用自己的方式回應著這份喜歡:他們會在馬老師感冒時,悄悄在她辦公桌上放一包潤喉糖,附上歪歪扭扭的英文便簽“TeacherMa,takecare”;他們會在教師節(jié),把自己畫的“馬老師和我們的日!甭嬔b訂成冊,扉頁寫著“我們喜歡的馬老師”。
最讓我觸動的是“雨傘的故事”:一次放學突降大雨,馬老師把傘讓給沒帶雨具的學生,自己冒雨回家。第二天,教室里多了一把嶄新的藍色雨傘,傘柄上貼著全班同學的簽名。馬老師問是誰送的,沒人承認,只聽見有學生小聲說:“因為馬老師喜歡我們,我們也想讓馬老師不淋雨!痹瓉,老師的'每一份善意,都會在學生心中種下溫暖的種子,而這些種子生根發(fā)芽,便長成了學生對老師最純粹的回饋。這份雙向的“喜歡”,讓教育不再是單向的灌輸,而是彼此滋養(yǎng)、共同成長的旅程。
《馬老師喜歡的》讀后感600字 5
《馬老師喜歡的》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馬老師對待“問題學生”的態(tài)度。班里的轉(zhuǎn)學生阿杰,剛來時上課愛走神,作業(yè)也常常拖沓,其他老師都覺得他“難管”,但馬老師卻從他身上看到了不一樣的東西——她發(fā)現(xiàn)阿杰雖然不愛寫作業(yè),卻總在草稿本上畫滿各種機械零件,于是特意找他聊喜歡的機械知識,還推薦他參加學校的科技社團。
后來,阿杰在社團里大放異彩,不僅設計出了小型機械模型,還主動把自己的學習心得寫成短文,貼在班級墻上。馬老師在班會課上笑著說:“我喜歡阿杰對機械的`熱愛,這份專注和堅持,比任何作業(yè)都珍貴!弊x到這里,我不禁反思:我們是否常常被“成績”“聽話”等標簽束縛,忽略了孩子身上那些不被常規(guī)標準認可的閃光點?
馬老師用行動告訴我們,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長節(jié)奏和優(yōu)勢領域。所謂“問題學生”,或許只是他們的光芒藏在了不被輕易看見的地方。教育的意義,不是把所有孩子打磨成同樣的模樣,而是像馬老師這樣,打破偏見,用心發(fā)現(xiàn)每個孩子的獨特之處,為他們提供成長的土壤。當我們愿意放下預設的評判,才能真正看見每個孩子的無限可能。
《馬老師喜歡的》讀后感600字 6
讀完《馬老師喜歡的》,我對“教育”二字有了全新的理解:真正的教育,不是用規(guī)則去“改造”學生,讓他們符合成人世界的期待,而是用愛與尊重去“喚醒”學生內(nèi)心的自覺與熱愛。
書中的`馬老師從不用“你應該怎樣”“你不能怎樣”來要求學生,而是用“我喜歡……”來引導他們。比如,班里有學生不愛整理書桌,馬老師沒有批評,而是在整理完自己的辦公桌后,笑著說:“我喜歡整潔的桌面,這樣找東西時會很開心,你們要不要試試?”沒過多久,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主動整理自己的書桌;有學生在小組合作中不愿發(fā)言,馬老師沒有強迫,而是在他偶爾說出一個想法時,立刻鼓勵:“我喜歡這個獨特的觀點,能再和大家多說說嗎?”漸漸地,這個學生開始主動參與討論。
馬老師的“喜歡”,就像一束溫柔的光,沒有強烈的壓迫感,卻能悄悄照亮學生內(nèi)心的角落。她沒有試圖“改造”學生的缺點,而是通過肯定他們的優(yōu)點,喚醒他們對美好事物的向往,讓他們主動朝著更好的方向成長。這種“喚醒式”的教育,比批評和說教更有力量,因為它尊重了學生的主體性,讓成長成為學生發(fā)自內(nèi)心的需求。這也讓我明白,無論是教育者,還是家長,真正該做的,不是塑造孩子,而是喚醒孩子心中的自律與熱愛。
《馬老師喜歡的》讀后感600字 7
《馬老師喜歡的》沒有講述驚天動地的教育奇跡,書中的馬老師也只是一位普通的小學老師,但正是這份“平凡”,讓我感受到了教育最本真的意義——于平凡的日常中,用愛與堅持,點亮學生的成長之路。
馬老師的工作很瑣碎:每天提前到教室開窗通風,確保學生能呼吸到新鮮空氣;課后耐心解答學生的.疑問,哪怕是“天空為什么是藍色的”這樣和課本無關的問題;批改作業(yè)時,會在學生的錯題旁寫下鼓勵的話,而不是簡單的“×”。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馬老師卻堅持了一年又一年。
書中有個細節(jié)讓我熱淚盈眶:畢業(yè)多年的學生回來探望馬老師,其中一位成為了醫(yī)生的學生說:“馬老師,我還記得您當年說‘喜歡我認真觀察螞蟻搬家的樣子’,正是這份對‘觀察’的鼓勵,讓我后來選擇了需要細致觀察的醫(yī)學專業(yè)!痹瓉,老師不經(jīng)意間的一句肯定,一句“我喜歡”,可能會在學生心中埋下一顆種子,在多年后長成參天大樹。
馬老師的故事告訴我們,教育不需要轟轟烈烈的壯舉,平凡的堅守同樣能成就不凡的意義。每個教育者的每一次耐心傾聽、每一次真誠贊美、每一次默默付出,都可能成為學生成長路上的重要力量。這本書不僅是寫給教育者的啟示錄,更是寫給每個人的溫暖提醒:平凡的我們,也能用自己的方式,為他人的生命帶來光亮。
【《馬老師喜歡的》讀后感600字】相關文章:
我喜歡馬作文06-28
馬玨:魯迅喜歡過的北大校花09-28
我眼中的馬老師作文01-19
【精華】我眼中的馬老師作文03-19
馬老師,我想對你說作文06-24
我喜歡的老師08-30
喜歡老師的作文04-18
再讀《馬說》 教師隨筆10-11
寫給馬老師的一封信06-20
此馬非凡馬李賀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