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聽大地的召喚社會實踐報告
“在大學里,我看到許多令人景仰的老師,他們有的年事已高,但都親自到田間拔草、插秧、施肥、滅蟲、收割。他們做出了榜樣,我不過是接過接力棒,把這個好傳統(tǒng)堅持下去,再傳給我的學生。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手中的這根接力棒不能丟!痹谘υ埾冗M事跡報告會上,享譽全國的“泥腿子教授”薛元龍老師的話語擲地有聲。
七月,在“薛元龍精神”的感召下,農學院“科教興三農”黨員博士服務團接過這一接力棒,一路高歌,把“科技服務三農,建設和諧社會”的`隊旗插在了揚泰地區(qū)的大地上。他們不僅用自己所學的專業(yè)知識為農民們解決實際困難,而且在“服務三農”的過程中磨練自己增長才干。值得一提的是,帶領這支服務團的正是薛元龍老師!在實踐過程中,他反復強調:要切切實實做到先進,想群眾所想,解決群眾的實際問題,做好黨與群眾聯(lián)系的橋梁與紐帶。他的言傳身教,給了服務團成員極大的鞭策和鼓舞。
在儀征新集鎮(zhèn),服務團和當?shù)鼗鶎狱h支部舉行了共建掛牌儀式,使保持“黨員先進性教育”深入到農村基層。為使科技服務被群眾了解,服務團成員不畏酷暑,深入到基層,舉行以“科技服務三農,建設和諧社會”為主題的宣講和圖片展覽,用深入淺出的形式對當?shù)剞r民進行宣講教育。同時,對農業(yè)生產方面的情況展開調查,掌握第一手資料!稗r民渴望知識。他們頂著日頭、冒著雨來看圖片展覽,來參與我們的調查,令我們十分感動。”小分隊成員深有感觸地說。
在月塘鄉(xiāng),服務團根據(jù)當?shù)亟洕l(fā)展的實際需要,就農業(yè)實際技術和主要農作物的病蟲害防治連續(xù)組織了10余次專題講座,內容涉及無公害水稻栽培及病蟲害防治、園林花木的種植及病蟲害防治、家禽養(yǎng)殖等多個方面,幾乎是場場爆滿!懊看挝覀冝k講座,人都多得坐不下。很多老鄉(xiāng)都是大老遠趕來站著聽的。從他們認真聽講的樣子,我可以感受到他們對知識的渴求,也更明白了我們社會實踐的意義!币恍》株牫蓡T動情地說。據(jù)悉,回校后,黨員博士服務團成員還將利用高?蒲泻托畔⒕W(wǎng)絡優(yōu)勢,結合博士生專業(yè)技術特長,收集農民急需種植技術、農副產品銷售信息、農產品優(yōu)質安全生產等各類最新資料,通過農村網(wǎng)絡遠程教育的形式送到農民手中。“把一支‘工作隊’留下來,不僅要授人以魚,更要授人以‘漁’。”薛元龍老師跟是用自己18年來心系“三農”的經歷感召著服務團的成員們,“如果地里長不出好莊稼,農民不能致富,那是我們農業(yè)科技工作者最大的恥辱!”
一個月的實踐,一個月的艱辛,一個月不計得失的付出,受益匪淺!拔覀兪菍W農的,農民需要我們,我們更離不開農民!币恍》株牫蓡T如是說。是的,只有到田間地頭、到農村、到基層磨練自己,把學到的東西用到農村和農業(yè)生產的第一線,才能走出“科教興農”的一條新路。都說“就業(yè)難”,其實,只要踏踏實實地“立地”,走到農民之中去,而不是一心想著“頂天”,就有出路。聆聽著大地的召喚,“科教興農”,這無疑是一條有前途且廣受農民朋友歡迎的路。
在薛元龍老師的帶領下,農學院黨員博士服務團的成員們用親身實踐聆聽著大地的召喚,用汗水與知識踐行著這句千斤的承諾。
【聆聽大地的召喚社會實踐報告】相關文章:
感恩社會實踐報告01-20
飯館社會實踐報告01-17
農村寒假社會實踐報告01-17
工廠暑期社會實踐報告01-20
農村小學支教社會實踐報告01-20
社會實踐活動結題報告01-20
假期期間學生社會實踐的報告范文01-18
關于大學生的寒假社會實踐報告01-13
四川大地震逝去同胞悼詞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