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手机一级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欧美日韩,欧美精品中文字幕亚洲专区,国产免费观看网站

    <mark id="hrvb1"><strong id="hrvb1"></strong></mark>
  • <td id="hrvb1"></td>

    再說焉

    發(fā)布時間:2016-1-16 編輯:互聯(lián)網(wǎng) 手機版

    董世群

    (陜西省乾縣西大街41#乾縣第二中學(xué) 713300)

    《語文學(xué)習(xí)》2005年第1期P35刊登了徐莉莉老師的《說“焉”》一文,徐老師認為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xué)《語文》教材第一冊中對于出現(xiàn)頻率甚高的“焉”字只是籠統(tǒng)地指出詞性為“助詞”而并未作具體詳盡的解釋。今年筆者在教授高一語文是發(fā)現(xiàn)正如徐老師所鹽,確實未能給學(xué)生一個明確的說法,于是筆者對此又再次拜讀了徐老師的這篇文章,卻發(fā)現(xiàn)徐老師對此只談到了“焉”作兼詞的一種用法,并且解釋不夠全面,同樣讓學(xué)生很難有一個明確的印象。筆者想在此文中對“焉”字作一具體明了的解說。

    “焉”能用作助詞和代詞

    (一)助詞

    “焉”作語氣詞,主要表示直陳語氣,相當于“呢”,帶有引人注意或夸張的意味,用“焉”的句子常常是說話人陳述的重點所在。例如:

    ①雖我之死,有子存焉。(《愚公移山》)--即使我死了,還有兒子在呢。

    ②君子病無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論語衛(wèi)靈公》)--

    君子只怕自己沒有才能,不怕人家不知道自己。

    “焉”可不譯,也可譯為“呢”。前句是陳述的重點所在,故句末用“焉”,后句不是重點所在,故用“也”。

    (二)代詞

    1.相當于“何”,可譯為“怎么”、“哪里”。例如:

    ①姜氏欲之,焉能辟害?(《左傳隱公元年》)--姜氏想要這樣,怎么能避開這禍害呢?

    ②其子焉往?(《孟子離婁上》)--他的兒子會往哪兒去呢?

    2.用在及物動詞后面,相當于“之”,可譯為“他”、“它”。例如:

    ①眾惡之,必察之;終好之,必察焉。(《論語衛(wèi)靈公》)--眾人都厭惡他,一定要考察他;眾人都喜歡他,也一要考察他。

    ②故為之說,以俟觀人風(fēng)者得焉。(《捕蛇者說》)--所以為這事寫了這篇文章,等待那些觀察民情風(fēng)俗的人得到它。

    3.用在非及物動詞后,相當于“于是(在/從這里)”、“于彼(在/從那里)”。例如:

    ①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曹劌論戰(zhàn)》)--大國是難以猜測的,恐怕在那里有埋伏。

    ②積土成山,風(fēng)雨興焉。(《勸學(xué)》)--積土成為高山,風(fēng)雨就從那里興起。

    為了能夠明確的表示出“焉”的意義關(guān)聯(lián),特擬以下圖表:

    (一)助詞:用在完整的句子后面

    疑問代詞:用在動詞前面

    “焉” (二)代詞 指示代詞:用在及物動詞后面

    兼 語 詞:用在非及物動詞后面

    [再說焉]相關(guān)文章:

    1.焉文言文翻譯

    2.焉字在文言文中的翻譯

    3.你真的會鼓勵孩子嗎?看了這篇文章再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