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7年浙江省普通高考考試說明語文》正文(參見相關資料)
二、對試卷結構的預測
《考試說明》中“考試形式及試卷結構”一部分說明如下:
試卷內(nèi)容與賦分:
1.語言知識和語言表達,28分
2.文學常識和名句名篇,6分
3.古代詩文閱讀,26分
4.現(xiàn)代文閱讀,30分
5.寫作,60分
據(jù)此,結合歷年高考語文試卷的結構,參考今年高考樣卷,我們可以對07年的語文試卷作出一些推測:
1、語言知識和語言表達,28分
這說明第一大題的基礎選擇題依然可能是6小題(含1小題文學常識),而第六大題的語言表達則可能為3小題13分。
2、文學常識和名句名篇,6分
這6分中應該包括選擇題中的文學常識1小題和名句默寫3分。
3.古代詩文閱讀,26分
這一塊內(nèi)容包括文言文閱讀20分與古詩鑒賞6分,題型較之往年應該不會有變化。
4.現(xiàn)代文閱讀,30分
現(xiàn)代文閱讀包括社科類閱讀12分與散文閱讀18分。想必也不會有大的變化。
綜上所述,我們對今年高考語文試卷的結構與知識點推測如下:
第一大題:選擇題,6小題18分,主要的知識點包括:語音、字形、近義詞的辨析選用、虛詞的比較、熟語(主要為成語)使用正誤辨析、語病判斷、標點符號使用判斷、文學常識。還可能出現(xiàn):句子的選句銜接、句子的排序等。命題時可能舍棄其中某些知識點,只選擇考查6個知識點;也有可能將某些知識點合并成一道題目(如讀音、字形合并成一道題,近義實詞與虛詞合并成一道題等),這樣就保證了試卷的覆蓋面。
第二大題:社科類閱讀,4小題,12分。主要涉及以下能力:
這一大題的命題形式與往年相比將不會有變化。材料的選擇依然可能是高科技或大家較為關注的社會話題。主要考查能力點包括:對某些概念(詞語)的準確理解,對重要句子的分析理解,對段落內(nèi)容的概括,對內(nèi)容解說概括項正誤的判斷,對學科前景的合理推斷等。解題能力關鍵在于辨別與比較。
第三大題:文言文閱讀,4小題12分。
選材類型可能從以下兩類中選取其一:1、史傳散文(紀傳類)語段。這是近年來高考文言文閱讀的主要語段類型。通過幾件事來表現(xiàn)某個人的某種特點。材料中主要歷史人物多為孝子、廉吏、直臣、節(jié)士、志士、隱士等,有利于弘揚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2、敘事類語段(或雜記文)。記敘一件事的前因后果及詳細經(jīng)過、結果,并且對此作一定的議論與評論。
考查的知識點將可能為實詞(包括古今異義、單雙音節(jié)的辨析、詞類活用等)的理解、虛詞(范圍應該在18個虛詞之內(nèi))、內(nèi)容的歸類判斷、內(nèi)容的分析理解(正誤判斷)四大點。還有可能涉及文言句式(主要是倒裝句和省略句)。
第四大題:古詩文鑒賞,17分
1、古文句子翻譯。一般還應該是3個句子8分。要求翻譯的文言句子的選擇將會關注幾個點:(1)句子中有難詞,需根據(jù)上下文推斷的,(2)句子中有多義詞,需要根據(jù)句子意思判斷其在句中含義的,(3)句子中包含了文言特殊句式或固定短語,翻譯時需注意的,(4)句子中包含了特殊語氣,需注意措辭的。
2、古詩鑒賞,6分2小題。主要涉及詩歌意象的判斷與分析,內(nèi)容的理解,作者情感態(tài)度的把握,詩歌表達技巧的鑒賞等。提醒:在分析時一定要結合詩句內(nèi)容,避免空談。
3、名句默寫,3分。一般采用5選3的形式。
《考試說明》中列出了10篇古文,30首古詩。高考試卷中的名句不一定全部出自這些詩文范圍,但其中至少有3句應該出自上述范圍。所以,如果熟記這些古詩文,那么這3分是不會丟掉的。
第五大題:散文閱讀,18分。
這一大題的選材與題目類型與往年相比也不會有什么變化。文章體裁依然會是散文,而且會是蘊含一定哲理或較深感情的散文。設置4道題目18分(其中某些題也可能分成2-3小題)。主要涉及如下幾個能力:重要詞語含義的理解,句子意思的理解,內(nèi)容及作者觀點的概括與歸納,作者情感的分析,文章表達方式的分析與評價等。解題的關鍵在于能確定題目命題的依據(jù)區(qū)間,能對此進行分析、概括與評價。散文閱讀的最后一小題最大可能依然采用選擇題形式,但也有可能變成主觀陳述題。
第六大題:語言表達,3小題13分。
這是高考試卷中最有新意的板塊,新的題型一般都出現(xiàn)在這一大題中。凡是生活中有可能用到的、而篇幅又不很長的,都有可能出現(xiàn)在這一塊中。常見的如:概括與壓縮,關鍵詞的提煉,續(xù)寫與仿寫,簡評,,廣告詞,宣傳標語,發(fā)言提稿,語段的修改等。同時由于題目分值大,能力要求又高,這也是最容易拉開分差的題目,所以考試前對每類題型均需作用心準備。
第七大題:作文60分。應該還會是話題作文,而且可能是材料式話題作文(也即半開放半限制式話題作文)。話題范圍將從學生的實際生活出發(fā),根據(jù)青少年學生的現(xiàn)狀,突出青少年學生乃至社會生活中必需的道德人文素養(yǎng)、為人處世原則、知識技能培養(yǎng)、思維與實踐創(chuàng)新等,突出對生活的觀察、分析、感悟能力。今年高考說明中對文體要求有所強調(diào),因此在作文時必須明確自己寫的作文是記敘文、議論文還是散文。
三、復習建議
根據(jù)今年考試大綱及以往指導復習的體會和經(jīng)驗,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一)總要求:
1、腦子中一定要求高考試卷的結構體系,要明確高考試卷所涉及的知識點,并逐個復習鞏固。
2、對每個知識點必須明確可能出現(xiàn)的錯誤類型并能作出相應的判斷或修改。
3、動筆與動腦、動口相結合,才能保證復習效果,才能保證筆頭的順暢。
4、應將考試大綱與知識點講義結合復習,方能求得最佳效果。
(二)分條復習建議:
1、語音字形要熟記于心,注意從音義關系,形義關系來判斷其正誤。
2、了解近義詞辨析的基本方法,掌握常見詞語的意義和用法,有助于正確辨析近義詞。
3、掌握標點符號使用要求,做一定量的練習,尤其是以前高考曾經(jīng)考過的標點符號方面的試題。
4、成語的理解切忌望文生義,注重用古文化知識來解釋成語,關注它的使用范圍,避免與句子其他詞語的重復。
5、掌握高考語病題的常見類型,學生用結構分析的方法來判斷語病。
6、文學常識的復習,中國作家記清朝代,外國作家記住國籍。如果選項中有列舉的,注意列舉內(nèi)容的準確。有數(shù)位作家的,注意各自作品的對應性。
7、語言知識和語言表達部分,重點考查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實際水平。反映在試卷上,第一大題六個小題主要要求判斷語言運用是否正確、規(guī)范。而這方面的考查重點都集中在實際應用中“易混、易錯、易忽視”的問題上。復習時,應以掌握規(guī)律,提高實際操作能力為主。
8、加強文言文翻譯的訓練。在訓練翻譯時以直譯為好,將原文中的重要詞語落實到譯文中即可。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以復習和鞏固課本中的文言文為基礎,尤其是課本第一、二、三冊,突出對常用文言實詞的復習,比如一詞多義、古今異義、通假和詞類活用等,抓住了這一點,就抓住了根本。
9、現(xiàn)代文閱讀部分,以考查閱讀的基本能力為主,文本選擇注重人文性、思想性、典范性。第二大題由最新自然科學類和社會科學類文章交替出現(xiàn),以邏輯推理為主要思維方法,重點考查概念判斷、信息篩選、句意理解、整合推斷能力。第五大題文學作品閱讀,以散文為主要測試文本。
復習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樹立文體意識,提高解讀能力。不同的文體表達方式不同,解讀的方法也不一樣。比如哲理性散文,敘述描寫的內(nèi)容是它的血肉,抒情議論的句子是筋骨,所以閱讀時要善于抓住抒情議論的句子去把握文意;哲理性散文還往往由形象到概括,由表象到本質,所以又要特別注意結尾抒情議論的句子,因為這往往是全文主旨所在。
(2)學會辨析思路,提高閱讀準確率。不同的文章有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閱讀時要善于抓體現(xiàn)思路的標志性詞語,以提高閱讀速度和準確率。
(3)閱讀能力的復習與提高:掌握常用表現(xiàn)手法的作用,提高鑒賞能力。
復習訓練時可按照《考試說明》中規(guī)定的不同能力要求進行分條訓練,能夠迅速準確地把握文章的內(nèi)容,是高考取得高分的秘訣。建議集中時間和精力做一做近5年高考現(xiàn)代文閱讀試題,這里有恰當?shù)碾y度、信度、效度、區(qū)分度和長度,可謂“五度”俱全。
10、古詩閱讀鑒賞,多以唐宋時期經(jīng)典作品為測試文本,重在對內(nèi)容、形象、表達方式和語言的賞析。應當能把握寫景抒情、詠物言志、邊塞征戰(zhàn)、懷古詠史、即事感懷等不同類型詩歌的特征,掌握一些必要的典故和慣用意象。
要學會利用已有的信息(如標題、注釋、作者生平經(jīng)歷和創(chuàng)作風格),掌握合理的鑒賞流程(“意象→意境→詩情”),注意分析詩的表現(xiàn)手法(如寓情于景、寓理于景、借景抒情、以動襯靜、樂景寫哀等)和比喻、夸張、擬人、反襯等修辭方法及其作用,從具體語境出發(fā),就詩論詩,在合理的想像或聯(lián)想中鑒賞一首詩,力求做到合情合理,正確到位。
11、寫作訓練要將動筆訓練與閱讀借鑒結合起來。多看近幾年的高考優(yōu)秀或滿分作文,對指導寫作會起到一定作用。
具體寫作時,應嚴格遵從試題的限制,而最大限度地利用其開放性。首先,是確定話題內(nèi)容,迅速選定材料。第一可以化大為小,將話題鎖定在某一具體內(nèi)容上;第二可以化遠為近,將話題拉到自己熟悉的領域中來寫;第三可以化虛為實,把抽象話題變?yōu)閷崒嵲谠诘膬?nèi)容,以實證虛。其次,要選擇文體強項。話題作文不限文體,為學生提供了自由廣闊的寫作空間,有利于張揚個性,發(fā)揮特長。最后要強化創(chuàng)新意識。首先是內(nèi)容的創(chuàng)新。所選材料不能人云亦云,要寫出新故事、新觀點、新主旨;第二是文體創(chuàng)新。除了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還可以寫小說、寫故事、寫寓言,也可以寫應用文體。第三是結構創(chuàng)新。可以改變傳統(tǒng)的結構模式,采用“小段連綴”“標題分割”“反復穿插”“散點輻射”“鏡頭剪輯”“雙線交織”等方式展開思路,開頭結尾也力求突破樊籬,不落窠臼。但文章體裁的選擇一定要從自己的實際出發(fā),選擇自己最擅長的文體寫,切不可為標新立異而盲目選用自己的不熟悉的文體。
12、對于高考試題中得分率較低的知識點(如語病判斷、古文翻譯、詩歌鑒賞等)要進行針對性的復習,提高自己解題的信心與準確度。
[解讀2007年高考語文大綱(教師中心稿)]相關文章:
8.教師德育演講稿
10.教師節(jié)演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