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手机一级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欧美日韩,欧美精品中文字幕亚洲专区,国产免费观看网站

    <mark id="hrvb1"><strong id="hrvb1"></strong></mark>
  • <td id="hrvb1"></td>

    古文高頻詞匯整理 高考復(fù)習(xí)指導(dǎo)(高三)

    發(fā)布時間:2017-11-18 編輯:互聯(lián)網(wǎng) 手機版

    本表以該字最常見之虛詞用法為主,略涉及代詞、動詞用法

    字例 字義 例句 出處

    1. 固 本來 理固宜然 《過秦論》

    堅決 管仲固諫,不聽 《史記齊太公世家》

    固然、當(dāng)然 余固笑而不信也 《石鐘山記》

    2. 是 這(樣/個) 然是說也 《石鐘山記》

    3. 彼 那(樣/個) 適彼樂土 《詩魏風(fēng)碩鼠》

    4. 因 于是,就 因為長句 《琵琶行》

    通過 因賓客至相如門謝罪 《廉頗藺相如列傳》

    趁機 因擊沛公于坐,殺之 《鴻門宴》

    5. 既

    (既……且/又) 已經(jīng) 既已,無可奈何。 《戰(zhàn)國策》

    ……以后 相如既歸。 《史記廉藺列傳》

    表并列關(guān)系 三軍既惑且疑 《謀攻》

    全,都 彼眾我寡,及其未既濟也,請擊之。 《左傳僖公二十二年》

    6. 即 馬上、立刻 權(quán)即遣肅行。 《資治通鑒》

    就 而奉行者即為定例。 《促織》

    7. 會 恰逢 會征促織。 《促織》

    8. 相與 一起,共同 飛鳥相與還 《飲酒》

    9. 遂 于是、就 遂收養(yǎng)長之。 《史記周本紀(jì)》

    終于 后遂無問天津者 《桃花源記》

    10. 嘗 曾經(jīng) 臣嘗有罪。 《史記廉藺列傳》

    11. 曾 竟然,還 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前赤壁賦》

    12. 比 等到 比去,以手闔門 《項脊軒志》

    近來 比辟地東鄰 李東陽《移樹說》

    13. 猶 如同、好像 猶抱薪救火。 《過秦論》

    還 隔江猶唱《后庭花》。 《泊秦淮》

    14. 及 等到 及其衰也。 《伶官傳序》

    15. 洎 等到 洎牧以讒誅。 《六國論》

    16. 迨 等到 迨諸父異爨。 《項脊軒志》

    17. 然 表轉(zhuǎn)折,然而 酒熟飲客,客醒,然先生已醉。 戴名世《濤山先生詩序》

    ……的樣子 莫不欣然。 劉劭《人物志八觀》

    這樣 太子所以然者。 《史記晉世家》

    對的,是 然,非汝,誰與成之? 《資治通鑒》

    18. 信 確實地、果真 一人飛升,仙及雞犬,信夫。 《促織》

    任意,隨意地 低眉信手續(xù)續(xù)彈 《琵琶行》

    19. 誠 確實地 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 《孟子梁惠王上》

    如果 今將軍誠能命猛將統(tǒng)兵數(shù)萬。 《資治通鑒》

    20. 殊 甚、很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 《戰(zhàn)國策趙策四》

    21. 特 只不過 特以詐佯為予趙城。 《史記廉藺列傳》

    22. 率 全部 率賂秦耶? 《六國論》

    23. 或 有的人 或師焉,或否焉。 《師說》

    或許 或未易量。 《六國論》

    24. 莫 沒有人/物 在天者;莫明于日月。 《荀子天論》

    沒有,不 高帝既出,其計秘,世莫得聞。 《史記陳丞相世家》

    25. 夫 句首,發(fā)語詞 夫禍患常積于忽微 《伶官傳序》

    句中,指示代詞,這,那  以俟夫觀人風(fēng)者得焉。 《捕蛇者說》

    句末,語氣助詞 悲夫! 《六國論》

    26. 且夫 況且 且夫天地之間,物各有主 《前赤壁賦》

    27. 蓋 如果 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 《錢赤壁賦》

    大概 善始者實繁,克終者蓋寡。 《諫太宗十思書》

    相當(dāng)于 原來、因為 蓋在殷憂 《諫太宗十思書》

    28. 唯/惟 表希望 唯大王命之。 《戰(zhàn)國策》

    只有 予去國二十七年復(fù)還,朝儀寖有不同,唯此聲尚存。 陸游《老學(xué)庵筆記》

    29. 雖 雖然 漁工水師雖知而不能言。 《石鐘山記》

    即使 雖大風(fēng)浪不能鳴也。 《石鐘山記》

    30. 方 正當(dāng) 方唐貞觀開元之間 《洛陽名園記》

    剛剛、才 數(shù)日方離雪 韓愈《次硤石》

    31. 抑 或者,還是 抑本其成敗之跡而皆自于人歟? 《伶官傳序》

    32. 舉 全、都 舉疾首蹙額而相告曰 《孟子》

    33. 咸 全、都 群賢畢至,少長咸集 《蘭亭集序》

    34. 俱 全、都 風(fēng)煙俱凈,天山共色 《與朱元思書》

    35. 故(是故) 特意、特地 朱亥故不復(fù)謝 《史記魏公子列傳》

    所以,因此 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 《史記項羽本紀(jì)》

    所以,因此 是故圣益圣 《師說》

    仍然 累官故不失州郡也 《赤壁之戰(zhàn)》

    原來、本來 此物故非西產(chǎn) 《促織》

    36. 凡 總共 軒凡四遭火 《項脊軒志》

    37. 何其/何 多么 何其衰也     水何澹澹 《伶官傳序》《短歌行》

    38. 獨 難道 獨畏廉將軍哉? 《史記廉藺列傳》

    39. 卒 終于,最終 卒相與歡,為吻頸之交。 《史記廉藺列傳》

    通“猝”,突然、急促、立即 五萬兵難卒合

    卒起不意,盡失其度 《資治通鑒》

    《戰(zhàn)國策》

    40. 奚 相當(dāng)于“何”,“什么”或者“為什么”等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

    女奚不曰:其為人也,發(fā)憤忘食 《論語為政》

    《論語述而》

    41. 孰 誰 我與徐公孰美? 《戰(zhàn)國策》

    42. 孰與 和……相比,哪個更加…… 公之視廉將軍孰與秦王? 《史記廉藺列傳》

    43. 所以 之所以 圣人之所以為圣 《師說》

    用來……的 此臣所以報先帝 《出師表》

    44. 始 才 始速禍焉 《六國論》

    45. 使 假如、如果 使人之所欲莫勝于生 《孟子告子上》

    46. 向 從前;原先 尋向所志 陶淵明《桃花源記》

    假如、如果 向吾不為斯役。 柳宗元《捕蛇者說》

    47. 向使 假如、如果 向使六國各愛其地 蘇洵《六國論》

    48. 三 多次、三次 示之者三 《史記項羽本紀(jì)》

    49. 再 兩次 再拜獻大王足下 《史記項羽本紀(jì)》

    第二次 三剖郡符,五入卿寺,再為三公 《隸釋漢太尉陳球碑》

    50. 諸 代詞“之”和介詞“于”的合音。常置句中。 皆所身歷,非托諸空言也。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戛劍生雜記》

    代詞“之”和語氣詞“乎”的合音。常置句末。 王嘗語莊子以好樂,有諸? 《孟子告子上》

    51. 敢 謙詞,冒昧 敢犒從者 《秦晉崤之戰(zhàn)》

    52. 明日/旦日 第二天 旦日,客從外來 《戰(zhàn)國策》

    明天 旦日饗士卒。 《史記項羽本紀(jì)》

    53. 一旦 一下子,有朝一日 一旦不能有 《阿房宮賦》

    54. 旦暮 早晚,短時間內(nèi) 吾攻趙,旦暮且下 《史記魏公子列傳》

    55. 顧 只是,只不過 顧念蓄劣物終無所用 《促織》

    難道,反而 顧不如蜀鄙之僧哉 《為學(xué)》

    但是 顧吾念之,強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趙者。 《史記廉藺列傳》

    56. 但 只 賊少易擒,但恐逃去。 《肥水之戰(zhàn)》

    57. 殆 大概 殆有神護者 《項脊軒志》

    幾乎 殆例送死 《<指南錄>后序》

    58. 必 倘若,如果 王必?zé)o人 《史記廉藺列傳》

    必須 王即不聽用鞅,必殺之 《史記商君列傳》

    59. 宜 當(dāng)然、應(yīng)該 理固宜然 《過秦論》

    60. 且 發(fā)語詞,猶“夫” 且提一匕首入不測之強秦 《史記刺客列傳》

    一邊……一邊 匈奴亦萬余人,且引且戰(zhàn)。 《史記李將軍列傳》

    61. 益 逐漸、漸漸 獨夫之心,日益驕固。

    單于益驕,非漢所望也。 《阿房宮賦》

    《漢書蘇建列傳》

    更加 伯夷、叔齊雖賢,得夫子而名益彰。 《史記伯夷列傳》

    62. 載 一邊……一邊 載欣載奔 《歸去來兮辭》

    63. 得而 能夠 誰得而卒滅也? 《六國論》

    64. 竟/竟使,竟日 終于;到底 有志者,事竟成。 成語

    如果 竟使遇哨,無不死 《指南錄后序》

    遍;全 茍營私門,多蓄財貨,繕修第舍,連里竟巷 《后漢書宦者傳曹節(jié)》

    終日;整天 何竟日默默在此 《項脊軒志》

    直接 掉臂竟去 《閱微草堂筆記》

    65. 類 象 大類女郎也 《項脊軒志》

    大都 走卒類士服 《訓(xùn)儉示康》

    66. 甫 方才;剛剛 遙襟甫暢 《滕王閣序》

    67. 曩 先時;以前 曩子行,今子止;曩子坐,今子起。 《莊子齊物論》

    68. 竊 謙辭,私下 竊計欲亡走燕 《史記廉藺列傳》

    69. 乍 突然,一下子 雷霆乍驚 《阿房宮賦》

    70. 幸 僥幸 大王亦幸赦臣 《史記廉藺列傳》

    71. 克 能夠 如其克諧

    克終者蓋寡 司馬光《赤壁之戰(zhàn)》

    《諫太宗十思疏》

    72. 輒 立即,就 有敢收視者,輒捕之。 《史記季布欒布列傳》

    每每,總是 趙王所為,客輒以報臣,臣以此知之。 《史記魏公子列傳》

    73. 尤 特別、尤其 今世風(fēng)俗尤為侈靡 《訓(xùn)儉示康》

    更加 余尤疑之 《石鐘山記》

    74. 寧 難道 寧知此為歸骨所耶? 袁枚《祭妹文》

    75. 暴 突然 今暴得大名,不祥。 《史記項羽本紀(jì)》

    76. 遽 趕快,急忙,倉猝,匆忙 推手遽止之,濕衣淚滂滂。 韓愈 《聽穎師彈琴》

    77. 徒 只、僅僅 藺相如徒以口舌為勞 《史記廉藺列傳》

    白白地 徒見欺 《史記廉藺列傳》

    這些人/事 郯子之徒 《師說》

    78. 雅 甚,頗,很 肅宗先聞后有才色,數(shù)以訊諸姬傅。及見,雅以為美。 《后漢書皇后紀(jì)上章德竇皇后》

    一向 簳雅自多 《后漢書王充王符仲長統(tǒng)列傳》

    79. 聊 依靠,倚賴 百無聊賴 《促織》

    姑且,暫且,勉強 聊乘化以歸盡

    日暮聊為梁甫吟 《歸去來兮辭》

    80. 姑 姑且;暫且 勿庸殺之,姑惟教之 《書酒誥》

    81. 復(fù) 又、再 能復(fù)飲乎? 《史記項羽本紀(jì)》

    82. 從 由,自從,在 問所從來 《桃花源記》

    83. 亟 疾速,很快 墻薄則亟裂 《新序雜事四》

    多次 仲尼亟稱于水。 《論語》

    84. 茍 隨便,馬虎 茍為諂諛之言。 《肥水之戰(zhàn)》

    假如 茍能行忠信,可以居夷蠻。 韓愈《江漢答孟郊》

    85. 轉(zhuǎn) 反而 轉(zhuǎn)不如十四五歲時之中繩墨矣。 趙翼《檐曝雜記》

    86. 要 總之;總歸 要以成功為統(tǒng)紀(jì) 《史記高祖功臣侯者年表序》

    87. 若夫 表另提一事,“說起那……” 若夫日出而林霏開 《醉翁亭記》

    88. 至若 同上“若夫”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 《岳陽樓記》

    89. 然則 “如此,那么”或“那么” 花一敗而樹隨之,根亡故也。然則人之榮枯顯晦,成敗利鈍,皆不足據(jù)。 李漁《閑情偶寄種植草本》

    90. 至于 同上“若夫” 至于負(fù)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樹。 《醉翁亭記》

    竟至于,甚至于,以至于,到了……的地步 至于顛覆,理固宜然。

    至于誓天斷發(fā),泣下沾襟。 《六國論》

    《伶官傳序》

    91. 往往 到處 墻往往而是 《項脊軒志》

    92. 互 交互,一個接一個地 六國互喪 《六國論》

    93. 視 比較 其辱人賤行,視五人之死,輕重固何如哉! 張溥《五人墓碑記》

    94. 恒 經(jīng)常,常常 人恒過 《孟子》

    95. 新 新近,剛剛 今劉表新亡 《赤壁之戰(zhàn)》

    96. 合 應(yīng)該;應(yīng)當(dāng) 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 白居易《與元九書》

    97. 絕 全然;絕對 絕知此事要躬行 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獨特,獨一無二 天下獨絕 吳均《與朱元思書》

    極;最 平王遂自娶秦女而絶愛幸之。 《史記伍子胥列傳》

    98. 業(yè) 已經(jīng) 業(yè)不見容,當(dāng)自求生 《新唐書王涯傳》

    99. 足 值得 不足為外人道也 陶淵明《桃花源記》

    100. 行 將要 行將為人所并 司馬光《赤壁之戰(zhàn)》

    101. 直 特;但;只不過 寡人非能好先王之樂也,直好世俗之樂耳。 《孟子梁惠王下》

    徑直;直接 殺世子母弟直稱君者,甚之也 《公羊傳莊公三十二年》

    102. 漫 隨意;胡亂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103. 妄 胡亂,隨便 洙少方雅好學(xué),不妄交游。 《陳書儒林傳沈洙》

    104. 迄 終于,最終 迄無濟。 《促織》

    105. 潛 秘密;暗中;悄悄地 潛于袖中毀之。 《能改齋漫錄記文》

    106. 更 交互 更相為命 《陳情表》

    107. 容 或許,大概 天下容有習(xí)且熟于其真 《書黃子久畫后》

    108. 類 都 走卒類士服 《訓(xùn)儉示康》

     

    徐驥

    [古文高頻詞匯整理 高考復(fù)習(xí)指導(dǎo)(高三)]相關(guān)文章:

    1.高考生假期復(fù)習(xí)指導(dǎo)計劃

    2.護士資格考試高頻考點整理

    3.勵志的古文語句

    4.木蘭詩的古文

    5.關(guān)于古文的隨筆

    6.高三高考動員演講稿

    7.高三高考勵志口號

    8.木蘭詩的古文翻譯

    9.古文版木蘭詩

    10.古文閱讀題目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