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手机一级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欧美日韩,欧美精品中文字幕亚洲专区,国产免费观看网站

    <mark id="hrvb1"><strong id="hrvb1"></strong></mark>
  • <td id="hrvb1"></td>

    必修二有機化學知識點

    時間:2025-05-16 18:20:10 好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必修二有機化學知識點

      在平時的學習中,大家都背過各種知識點吧?知識點有時候特指教科書上或考試的知識。那么,都有哪些知識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必修二有機化學知識點,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必修二有機化學知識點

      1.有機物的溶解性

      (1)難溶于水的有:各類烴、鹵代烴、硝基化合物、酯、絕大多數(shù)高聚物、高級的(指分子中碳原子數(shù)目較多的,下同)醇、醛、羧酸等。

      (2)易溶于水的有:低級的[一般指N(C)≤4]醇、(醚)、醛、(酮)、羧酸及鹽、氨基酸及鹽、單糖、二糖。(它們都能與水形成氫鍵)。

      2.能使酸性高錳酸鉀溶液KMnO4/H+褪色的物質(zhì)

      1)有機物:含有C=C、—C≡C—、—OH(較慢)、—CHO的物質(zhì)苯環(huán)相連的側鏈碳上有氫原子的苯的同系物(但苯不反應)

      2)無機物:與還原性物質(zhì)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如H2S、S2-、SO2、SO32-、Br-、I-、Fe2+

      3.與Na反應的有機物:含有—OH、—COOH的有機物

      與NaOH反應的有機物:常溫下,易與含有酚羥基、—COOH的有機物反應

      加熱時,能與鹵代烴、酯反應(取代反應)

      與Na2CO3反應的有機物:含有酚羥基的有機物反應生成酚鈉和NaHCO3;

      含有—COOH的有機物反應生成羧酸鈉,并放出CO2氣體;

      含有—SO3H的有機物反應生成磺酸鈉并放出CO2氣體。

      與NaHCO3反應的有機物:含有—COOH、—SO3H的有機物反應生成羧酸鈉、磺酸鈉并放出等物質(zhì)的量的CO2氣體。

      4.既能與強酸,又能與強堿反應的物質(zhì)

      (1)2Al + 6H+ == 2 Al3+ + 3H2↑ 2Al + 2OH- + 2H2O == 2 AlO2- + 3H2↑

      (2)Al2O3 + 6H+ == 2 Al3+ + 3H2O Al2O3 + 2OH- == 2 AlO2- + H2O

      (3)Al(OH)3 + 3H+ == Al3+ + 3H2O Al(OH)3 + OH- == AlO2- + 2H2O

      (4)弱酸的酸式鹽,如NaHCO3、NaHS等等

      NaHCO3 + HCl == NaCl + CO2↑ + H2O NaHCO3 + NaOH == Na2CO3 + H2O

      NaHS + HCl == NaCl + H2S↑ NaHS + NaOH == Na2S + H2O

      (5)弱酸弱堿鹽,如CH3COONH4、(NH4)2S等等

      2CH3COONH4 + H2SO4 == (NH4)2SO4 + 2CH3COOH

      CH3COONH4 + NaOH == CH3COONa + NH3↑+ H2O

      (NH4)2S + H2SO4 == (NH4)2SO4 + H2S↑

      (NH4)2S +2NaOH == Na2S + 2NH3↑+ 2H2O

      (6)氨基酸,如甘氨酸等

      H2NCH2COOH + HCl → HOOCCH2NH3Cl

      H2NCH2COOH + NaOH → H2NCH2COONa + H2O

      (7)蛋白質(zhì)分子中的肽鏈的鏈端或支鏈上仍有呈酸性的—COOH和呈堿性的—NH2,故蛋白質(zhì)仍能與堿和酸反應。

      5.銀鏡反應的有機物

      (1)發(fā)生銀鏡反應的有機物:含有—CHO的物質(zhì):醛、甲酸、甲酸鹽、甲酸酯、還原性糖(葡萄糖、麥芽糖等)

      (2)銀氨溶液[Ag(NH3)2OH](多倫試劑)的配制:

      向一定量2%的AgNO3溶液中逐滴加入2%的稀氨水至剛剛產(chǎn)生的沉淀恰好完全溶解消失。

      (3)反應條件:堿性、水浴加熱酸性條件下,則有Ag(NH3)2+ + OH - + 3H+ == Ag+ + 2NH4+ + H2O而被破壞。

      (4)實驗現(xiàn)象:①反應液由澄清變成灰黑色渾濁;②試管內(nèi)壁有銀白色金屬析出

      (5)有關反應方程式:AgNO3 + NH3·H2O == AgOH↓ + NH4NO3 AgOH + 2NH3·H2O == Ag(NH3)2OH + 2H2O

      銀鏡反應的一般通式:RCHO + 2Ag(NH3)2OH→2 Ag↓+ RCOONH4 + 3NH3 + H2O

      【記憶訣竅】:1—水(鹽)、2—銀、3—氨

      甲醛(相當于兩個醛基):HCHO + 4Ag(NH3)2OH→4Ag↓+ (NH4)2CO3 + 6NH3 + 2H2O

      乙二醛:OHC-CHO + 4Ag(NH3)2OH→4Ag↓+ (NH4)2C2O4 + 6NH3 + 2H2O

      甲酸:HCOOH + 2 Ag(NH3)2OH→2 Ag↓+ (NH4)2CO3 + 2NH3 + H2O

      葡萄糖:(過量)CH2OH(CHOH)4CHO +2Ag(NH3)2OH→2Ag↓+CH2OH(CHOH)4COONH4+3NH3 + H2O

      (6)定量關系:—CHO~2Ag(NH)2OH~2 Ag HCHO~4Ag(NH)2OH~4 Ag

      6.與新制Cu(OH)2懸濁液(斐林試劑)的反應

      (1)有機物:羧酸(中和)、甲酸(先中和,但NaOH仍過量,后氧化)、醛、還原性糖(葡萄糖、麥芽糖)、甘油等多羥基化合物。

      (2)斐林試劑的配制:向一定量10%的NaOH溶液中,滴加幾滴2%的CuSO4溶液,得到藍色絮狀懸濁液(即斐林試劑)。

      (3)反應條件:堿過量、加熱煮沸

      (4)實驗現(xiàn)象:

     、偃粲袡C物只有官能團醛基(—CHO),則滴入新制的氫氧化銅懸濁液中,常溫時無變化,加熱煮沸后有(磚)紅色沉淀生成; ②若有機物為多羥基醛(如葡萄糖),則滴入新制的氫氧化銅懸濁液中,常溫時溶解變成絳藍色溶液,加熱煮沸后有(磚)紅色沉淀生成;

      (5)有關反應方程式:2NaOH + CuSO4 == Cu(OH)2↓+ Na2SO4

      RCHO + 2Cu(OH)2→RCOOH + Cu2O↓+ 2H2O

      HCHO + 4Cu(OH)2→CO2 + 2Cu2O↓+ 5H2O

      OHC-CHO + 4Cu(OH)2→HOOC-COOH + 2Cu2O↓+ 4H2O

      HCOOH + 2Cu(OH)2→CO2 + Cu2O↓+ 3H2O

      CH2OH(CHOH)4CHO + 2Cu(OH)2→CH2OH(CHOH)4COOH + Cu2O↓+ 2H2O

      (6)定量關系:—COOH~? Cu(OH)2~? Cu2+ (酸使不溶性的堿溶解)

      —CHO~2Cu(OH)2~Cu2O HCHO~4Cu(OH)2~2Cu2O

      7.能發(fā)生水解反應的有機物:鹵代烴、酯、糖類(單糖除外)、肽類(包括蛋白質(zhì))

      8.能跟FeCl3溶液發(fā)生顯色反應:酚類化合物。

      9.能跟I2發(fā)生顯色反應:淀粉。

      10.能跟濃硝酸發(fā)生顏色反應:含苯環(huán)的天然蛋白質(zhì)

      11.能使溴水(Br2/H2O)褪色的物質(zhì)

      (1)有機物①通過加成反應使之褪色:含有C=C、—C≡C—的不飽和化合物

     、谕ㄟ^取代反應使之褪色:酚類注意:苯酚溶液遇濃溴水時,除褪色現(xiàn)象之外還產(chǎn)生白色沉淀。

     、弁ㄟ^氧化反應使之褪色:含有—CHO(醛基)的有機物(有水參加反應)注意:純凈的只含有—CHO(醛基)的有機物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芡ㄟ^萃取使之褪色:液態(tài)烷烴、環(huán)烷烴、苯及其同系物、飽和鹵代烴、飽和酯

      (2)無機物①通過與堿發(fā)生歧化反應3Br2 + 6OH- == 5Br- + BrO3- + 3H2O或Br2 + 2OH- == Br- + BrO- + H2O

     、谂c還原性物質(zhì)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如H2S、S2-、SO2、SO32-、I-、Fe2+

      化學必修二知識點復習筆記

      乙醇

      1、物理性質(zhì):無色有特殊香味的液體,密度比水小,與水以任意比互溶

      如何檢驗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加無水硫酸銅;如何得到無水乙醇:加生石灰,蒸餾

      2、結構:CH3CH2OH(含有官能團:羥基)

      3、化學性質(zhì)

      (1)乙醇與金屬鈉的反應:2CH3CH2OH+2Na=2CH3CH2ONa+H2↑(取代反應)

      (2)乙醇的氧化反應

      ①乙醇的燃燒:CH3CH2OH+3O2=2CO2+3H2O

     、谝掖嫉拇呋趸磻2CH3CH2OH+O2=2CH3CHO+2H2O

     、垡掖急粡娧趸瘎┭趸磻

      CH3CH2OH

      水參與的非氧化還原反應

      1、水合、水化

      (1)水與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二氧化碳、五氧化二磷等酸性氧化物化合成酸。(能與二氧化硅化合嗎?)

      (2)水與氧化鈉、氧化鈣等堿性氧化物化合成堿。(氧化鋁、氧化鐵等與水化合嗎?)

      (3)氨的水合、無水硫酸銅水合(變色,可檢驗液態(tài)有機物中是否含水)、濃硫酸吸水、工業(yè)酒精用生石灰吸水然后蒸餾以制無水酒精、乙烯水化成乙醇

      2、水解

      鹵代烴水解、乙酸乙酯水解、油脂水解(酸性水解或皂化反應)、水與碳化物——電石反應制乙炔、鹽類的水解、氮化物水解、糖類的水解、氫化物——氫化鈉水解

      3、名稱中帶“水”的物質(zhì)

      (1)與氫的同位素或氧的價態(tài)有關的“水”

      蒸餾水—H2O、重水—D2O、超重水—T2O、雙氧水—H2O2

      (2)水溶液

      氨水—(含分子:NH3,H2O,NH3·H2O,含離子:NH4+,OH-,H+)

      氯水—(含分子:Cl2,H2O,HClO,含離子:H+,Cl-,ClO-,OH-)

      鹵水—常指海水曬鹽后的母液或粗鹽潮解所得溶液,含NaCl、MgCl2、NaBr等

      王水—濃__和濃鹽酸的混合物(1∶3)

      生理鹽水—0.9%的NaCl溶液

      (3)其它水銀—Hg、水晶--SiO2、水煤氣—CO和H2的混合氣、水玻璃—Na2SiO3溶液

      原電池原理

      (1)概念:把化學能直接轉(zhuǎn)化為電能的裝置叫做原電池。

      (2)原電池的工作原理:通過氧化還原反應(有電子的轉(zhuǎn)移)把化學能轉(zhuǎn)變?yōu)殡娔堋?/p>

      (3)構成原電池的條件:

      ①電極為導體且活潑性不同;

     、趦蓚電極接觸(導線連接或直接接觸);

     、蹆蓚相互連接的電極插入電解質(zhì)溶液構成閉合回路。

      (4)電極名稱及發(fā)生的反應:

      負極:

      較活潑的金屬作負極,負極發(fā)生氧化反應

      電極反應式:較活潑金屬-ne-=金屬陽離子

      負極現(xiàn)象:負極溶解,負極質(zhì)量減少

      正極:

      較不活潑的金屬或石墨作正極,正極發(fā)生還原反應

      電極反應式:溶液中陽離子+ne-=單質(zhì)

      正極的現(xiàn)象:一般有氣體放出或正極質(zhì)量增加

      (5)原電池正負極的判斷方法:

     、僖罁(jù)原電池兩極的材料:

      較活潑的金屬作負極(K、Ca、Na太活潑,不能作電極);

      較不活潑金屬或可導電非金屬(石墨)、氧化物(MnO2)等作正極。

     、诟鶕(jù)電流方向或電子流向:(外電路)的電流由正極流向負極;電子則由負極經(jīng)外電路流向原電池的正極。

     、鄹鶕(jù)內(nèi)電路離子的遷移方向:陽離子流向原電池正極,陰離子流向原電池負極。

      ④根據(jù)原電池中的反應類型:

      負極:失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現(xiàn)象通常是電極本身消耗,質(zhì)量減小。

      正極:得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現(xiàn)象是常伴隨金屬的析出或H2的放出。

      (6)原電池電極反應的書寫方法:

     、僭姵胤磻劳械幕瘜W反應原理是氧化還原反應,負極反應是氧化反應,正極反應是還原反應。因此書寫電極反應的方法歸納如下:

      寫出總反應方程式;

      把總反應根據(jù)電子得失情況,分成氧化反應、還原反應;

      氧化反應在負極發(fā)生,還原反應在正極發(fā)生,反應物和生成物對號入座,注意酸堿介質(zhì)和水等參與反應。

     、谠姵氐目偡磻揭话惆颜龢O和負極反應式相加而得。

      (7)原電池的應用:

      ①加快化學反應速率,如粗鋅制氫氣速率比純鋅制氫氣快。

     、诒容^金屬活動性強弱。

     、墼O計原電池。

     、芙饘俚母g。

      化學必修二知識點梳理

      生活中兩種常見的有機物

      乙醇

      物理性質(zhì):無色、透明,具有特殊香味的液體,密度小于水沸點低于水,易揮發(fā)。

      良好的有機溶劑,溶解多種有機物和無機物,與水以任意比互溶,醇官能團為羥基—OH與金屬鈉的反應2CH3CH2OH+Na→2CH3CHONa+H2

      氧化反應

      完全氧化CH3CH2OH+3O2→2CO2+3H2O

      不完全氧化2CH3CH2OH+O2→2CH3CHO+2H2O(Cu作催化劑)

      乙酸CH3COOH官能團:羧基—COOH無水乙酸又稱冰乙酸或冰醋酸。

      弱酸性,比碳酸強CH3COOH+NaOH→CH3COONa+H2O2CH3COOH+CaCO3→Ca(CH3COO)2+H2O+CO2↑

      酯化反應醇與酸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應稱為酯化反應。

      原理酸脫羥基醇脫氫。

      CH3COOH+C2H5OH→CH3COOC2H5+H2O

      1.純凈物有固定的組成,有固定組成的物質(zhì)是純凈物;同種元素組成的物質(zhì)是純凈物

      2.與水反應可生成酸的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3.既能與酸反應又能與堿反應的物質(zhì)是__氧化物或__氫氧化物

      4.鹽和堿反應一定生成新鹽和新堿;酸和堿反應一定只生成鹽和水

      5.得電子能力強的物質(zhì)失電子能力一定弱

      6.非金屬元素原子氧化性較弱,其陰離子的還原性則較強

      7.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排在氫前面的金屬都能從酸溶液中置換出氫

      8.標準狀況下,22.4L以任意比例混合的CO與CO2中所含碳原子總數(shù)約為NA

      9.碳-12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為12,碳-12的摩爾質(zhì)量為12g/mol

      10.將NA個NO2氣體分子處于標準狀況下,其體積約為22.4L

      11.25℃時,pH=13的1.0LBa(OH)2溶液中含有的OH-數(shù)目為0.2NA

      12.常溫常壓下,32g氧氣中含有NA氧分子

      13.同溫同壓,同質(zhì)量的兩種氣體體積之比等于兩種氣體密度的反比

      14.反應熱ΔH的大小與反應物和生成物的狀態(tài)、反應物的物質(zhì)的量的多少、方程式的化學計量數(shù)、反應的快慢有關

      15.需要加熱才能發(fā)生的反應一定是吸熱反應,反應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總能量決定了反應是放熱還是吸熱

      16.膠體能產(chǎn)生電泳現(xiàn)象,說明膠體帶有電荷

      17.向一定溫度下足量飽和硫酸銅溶液中加入wg硫酸銅粉末,攪拌后靜置,溶液的濃度和質(zhì)量分數(shù)不變,硫酸銅變?yōu)镃uSO4·5H2O,其質(zhì)量大于W×250/160g

      化學知識點筆記考點

      化學反應條件的優(yōu)化——工業(yè)合成氨

      1、合成氨反應的'限度

      合成氨反應是一個放熱反應,同時也是氣體物質(zhì)的量減小的熵減反應,故降低溫度、增大壓強將有利于化學平衡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動。

      2、合成氨反應的速率

      (1)高壓既有利于平衡向生成氨的方向移動,又使反應速率加快,但高壓對設備的要求也高,故壓強不能特別大。

      (2)反應過程中將氨從混合氣中分離出去,能保持較高的反應速率。

      (3)溫度越高,反應速率進行得越快,但溫度過高,平衡向氨分解的方向移動,不利于氨的合成。

      (4)加入催化劑能大幅度加快反應速率。

      3、合成氨的適宜條件

      在合成氨生產(chǎn)中,達到高轉(zhuǎn)化率與高反應速率所需要的條件有時是矛盾的,故應該尋找以較高反應速率并獲得適當平衡轉(zhuǎn)化率的反應條件:一般用鐵做催化劑,控制反應溫度在700K左右,壓強范圍大致在1×107Pa~1×108Pa之間,并采用N2與H2分壓為1∶2、8的投料比。

      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

      (1)催化劑對化學反應速率影響的規(guī)律:

      催化劑大多能加快反應速率,原因是催化劑能通過參加反應,改變反應歷程,降低反應的活化能來有效提高反應速率。

      (2)催化劑的特點:

      催化劑能加快反應速率而在反應前后本身的質(zhì)量和化學性質(zhì)不變。

      催化劑具有選擇性。

      催化劑不能改變化學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不引起化學平衡的移動,不能改變平衡轉(zhuǎn)化率。

      高中化學有什么方法和技巧

      1、化學方程式要掌握牢固,知識點要清楚。

      2、做題要求質(zhì)量,不能見到題就做,最好在做題前思考可能會用到什么知識點,這樣不會走彎路,效率就會有所提高。

      3、做題后要進行反思,看看所做題目的求解過程,思考其他同類題目又該如何求解,最好是能舉一反三。

      4、對于資料的選擇,要精不要多,這樣可以進行綜合性強以及幫助探究性學習思維的鍛煉。

      學好高中化學的技巧簡介

      1、背,全背,必須背!

      你必須把課本上的知識背下來,化學是文科性質(zhì)非常濃的理科。記憶力在化學上的作用最明顯。不去記,注定考試不及格!因為化學與英語類似,有的甚至沒法去問為什么。有不少知識能知其然,無法探究其所以然,只能記住。

      2、記錄,加強記憶

      找一個本子,專門記錄自己不會的,以備平時重點復習和考試前強化記憶。只用問你一個問題:明天就要考化學了,今天你還想再復習一下化學,你復習什么?對了,只用看一下你的本本即可。

      3、及時總結,鞏固提升

      有的同學不知道怎么總結,其實你明白了就很簡單,比如烯烴這一節(jié),我們可以大致按乙烯的結構、乙烯的物理性質(zhì)、乙烯的實驗室室制法、乙烯的化學性質(zhì)、乙烯的用途、烯烴的概念、烯烴的通式、烯烴的物質(zhì)性質(zhì)遞變規(guī)律、烯烴的化學性質(zhì)的相似性等方面進行總結。

    【必修二有機化學知識點】相關文章:

    必修二語文知識點03-04

    語文必修二知識點梳理12-19

    語文必修二蘇教版知識點12-18

    語文必修二易考知識點12-18

    必修二語文文言知識點03-03

    高二語文必修五知識點03-10

    高一語文必修二知識點02-27

    語文必修三第二單元知識點06-02

    必修二語文文言知識點[精]03-04

    高一化學必修二知識點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