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白居易長相思詩句
白居易筆下的《長相思》與李白的有何不同之處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白居易長相思詩句,歡迎參考閱讀!
長相思
汴水流,泗水流。
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
思悠悠,恨悠悠。
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深畫眉,淺畫眉。
蟬鬢鬅鬙云滿衣,陽臺行雨回。
巫山高,巫山低。
暮雨瀟瀟郎不歸,空房獨守時。
長相思
九月西風興,月冷露華凝。
思君秋夜長,一夜魂九升。
二月東風來,草拆花心開。
思君春日遲,一日腸九回。
妾住洛橋北,君住洛橋南。
十五即相識,今年二十三。
有如女蘿草,生在松之側(cè)。
蔓短枝苦高,縈回上不得。
人言人有愿,愿至天必成。
愿作遠方獸,步步比肩行。
愿作深山木,枝枝連理生。
作者介紹
白居易(公元772年~公元846年),字樂天,晚年又號香山居士,唐朝著名詩人,中唐新樂府運動的主要倡導者,唐代三大詩人之一,它是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的繼承者,主張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白居易身。祖籍山西太原,新鄭(今河南新鄭)人,后遷下邽。白居易的祖父白鍠后在河南鞏縣當縣令,和當時鄰居新鄭縣令是好友,見新鄭山清水秀,就舉家搬遷到了新鄭,白居易本人就出生于河南新鄭(今屬鄭州新鄭)。
白居易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迸c元稹合稱“元白”。白居易出生之后不久,河南一帶便發(fā)生了戰(zhàn)爭。蒲鎮(zhèn)李正己割據(jù)河南十余州,戰(zhàn)火燒得民不聊生。白居易二歲時,任鞏縣令的祖父卒于長安,緊接白居易的祖母又病故。白居易的父親白季庚先由宋州司戶參軍授徐州彭城縣縣令(公元780年),一年后因白季庚與徐州刺史李洧堅守徐州有功,升任徐州別駕,為躲避徐州戰(zhàn)亂,白居易把家居送往宿州符離安居。白居易得以在符離(今安徽符離集)度過了童年時光。白居易和并稱“符離五子”的符離人劉翕習、張仲遠、張美退、賈握中、賈沅犀,一同泛舟陴湖,游流溝寺,登武里山,詩酒盤桓,稱盛會焉。后為躲避中原戰(zhàn)亂轉(zhuǎn)移到江南。遷居卒于武宗會昌六年。是另一文學家白行簡的兄長。白居易自幼聰穎,讀書十分刻苦,讀得口都生出了瘡,手都磨出了繭,年紀輕輕的.,頭發(fā)全都白了。至今還有白居易出生七個月“略識之無”和初到長安“顧況戲白居易”等典故。白居易的詩不僅在中國有巨大影響,在日本和朝鮮等國也有廣泛影響,白居易還與元稹共同發(fā)起了“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白居易晚年長期居住在洛陽香山,故號“香山居士”。
白居易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謚號“文”,世稱白傅、白文公。在文學上積極倡導新樂府運動,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寫下了不少感嘆時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詩篇,對后世頗有影響,是我國文學史上相當重要的詩人。 元和時曾任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因得罪權(quán)貴,貶為江州司馬,晚年好佛。白居易一生作詩很多,以諷喻詩最為有名,語言通俗易懂,被稱為“老嫗能解”。敘事詩中《琵琶行》《長恨歌》《賣炭翁》等極為有名。白居易中《琵琶行》中的“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薄巴翘煅臏S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狈浅S忻。特別是白居易的《花非花》成為后來朦朧詩的鼻祖。白居易的詩在當時流傳廣泛,上自宮廷,下至民間,處處皆是,白居易聲名還遠播新疆和朝鮮、日本。白詩對后世文學影響巨大,黃遵憲等,都受到白居易的詩的啟示。白居易的詩歌影響最大,可以說在日本人的心中白居易才是中國唐代詩歌的風云人物。晚年與“詩豪”劉禹錫友善,稱“劉白”。提倡歌詩發(fā)揮美的作用。白居易詞極有特色,以風格明麗見長,為后世詞人所推崇。
【白居易長相思詩句】相關(guān)文章:
長相思白居易08-15
相思的詩句08-19
白居易的詩句11-06
白居易詩句10-22
白居易的經(jīng)典詩句精選10-04
白居易的經(jīng)典詩句06-03
白居易《長相思》古詩原文07-30
白居易的古詩長相思賞析10-06
白居易詩詞賞析《長相思》08-09
白居易《長相思》原文及賞析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