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手机一级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欧美日韩,欧美精品中文字幕亚洲专区,国产免费观看网站

    <mark id="hrvb1"><strong id="hrvb1"></strong></mark>
  • <td id="hrvb1"></td>

    蝶戀花.春景

    時間:2024-09-19 18:52:39 蝶戀花 我要投稿

    蝶戀花.春景

      蝶戀花·春景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蝶戀花·春景》,是由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蘇軾任密州(今山東諸城)太守時所寫的一首詞作。上片寫傷春:觸目紅花紛謝,柳綿日少,青杏初結,普天芳草,充滿了華易逝,“落花流水春去也”之意。下片寫傷情:借“多情卻被無情惱”的意象,寓有對朝廷一片癡心卻被貶官遠謫的惆悵,含蓄地表達出作者仕途坎坷、飄泊天涯的失落心情。

      詞語注釋:

     、“蝶戀花·春景”,原本無題,傅本存目缺詞。

     、“花褪殘紅”:褪,脫去,小:毛本作“子”。

      ③“子”,毛本誤作“小”。“飛”,《二妙集》、毛本注“一作來。”

      ④“繞”,元本注“一作曉。”

     、“柳綿”:即柳絮。韓《寒食日重游李氏園亭有懷》詩:“往年同在鶯橋上,見依朱闌詠柳綿。”

     、“何處無芳草”句:謂春光已晚,芳草長遍天涯。《離騷》:“何所獨無芳草兮,爾何懷乎故宇?”

     、“墻里秋千”五句:張相《詩詞曲語辭匯釋》卷五:“惱,猶撩也。……,言墻里佳人之笑,本出于無心情,而墻外行人聞之,枉自多情,卻如被其撩撥也。”又卷一:“卻,猶倒也;謹也。”“卻被”,反被。唐·胡曾《漢宮》詩:“何事將軍封萬戶,卻令紅粉為和戎。”多情:這里代指墻外的行人。無情:這里代指墻內的佳人。

      白話譯文:

      春天將盡,百花凋零,杏樹上已經(jīng)長出了青澀的果實。燕子飛過天空,清澈的河流圍繞著村落人家。柳枝上的柳絮已被吹得越來越少,不要擔心,到處都可見茂盛的芳草。

      圍墻里面,有一位少女正在蕩秋千,少女發(fā)出動聽的笑聲,墻外的行人都可聽見。慢慢地,圍墻里邊的笑聲就聽不見了,行人惘然若失,仿佛多情的自己被無情的少女所傷害。

      賞

      作者在藝術處理上十分講究藏與露的關系。這里,他只寫露出墻頭的秋千和佳人的笑聲,其它則全部隱藏起來,讓“行人”與讀者去想象,在想象中產(chǎn)生無窮意味。小詞最忌詞語重復,但這三句總共十六字,“墻里”、“墻外”分別重復,竟占去一半。而讀來錯落有致,耐人尋味。墻內是家,墻外是路;墻內有歡快的生活,年輕而富有朝氣的生命;墻外是趕路的行人。行人的心情和神態(tài)如何,作者留下了空白。不過,在這無語之中,我們已感受到一種冷落寂寞。

      “笑漸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也許是行人佇立良久,墻內佳人已經(jīng)回到房間;也許是佳人玩樂依舊,而行人已漸漸走遠?傊,佳人的笑聲漸漸聽不到了,四周顯得靜悄悄。但是行人的心卻怎么也平靜不下來。

      這里的“多情”與“無情”常被當愛情來解釋,有感懷身世之情,有思鄉(xiāng)之情,有對年輕生命的向往之情,有報國之情,等等,的確可謂是“有情”之人;而佳人年輕單純、無憂無慮,既沒有傷春感時,也沒有為人生際遇而煩惱,真可以說是“無情”。

      作者發(fā)出如此深長的感慨,那“無情”之人究竟會撩撥起他什么樣的思緒呢?也許是勾起他對美好年華的向往,也許是對君臣關系的類比和聯(lián)想,也許倍增華年不再的感慨,也許是對人生哲理的一種思索和領悟……作者并未言明,卻留下了豐富的空白,讓讀者去回味,去想象。

    【蝶戀花.春景】相關文章:

    《蝶戀花·春景》06-03

    蘇軾的蝶戀花春景10-18

    蝶戀花春景賞析10-24

    蝶戀花·春景原文09-08

    蝶戀花·春景賞析08-15

    蝶戀花春景譯文06-05

    《蝶戀花·春景》全文以譯文08-28

    《蝶戀花·春景》翻譯賞析09-27

    蘇軾《蝶戀花·春景》譯文03-22

    《蝶戀花·春景》翻譯及賞析0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