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手机一级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欧美日韩,欧美精品中文字幕亚洲专区,国产免费观看网站

    <mark id="hrvb1"><strong id="hrvb1"></strong></mark>
  • <td id="hrvb1"></td>

    陋室銘教案

    時間:2024-08-05 23:09:43 秀雯 陋室銘 我要投稿

    陋室銘教案(精選1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陋室銘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陋室銘教案(精選15篇)

      陋室銘教案 1

      教學目標:

      1、識記重點文言詞語,背誦默寫全文。

      2、學習托物言志的寫作方法,培養(yǎng)學生根據文章特點,賞析文章的能力。

      3、理解作者高潔的品質和安貧樂道的情趣,學習作者以苦為樂的精神。

      教學重點:

      1、掌握重點文言詞語;背誦默寫全文。

      2、理解作者高潔的品質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教學難點:

      對文章的賞析,引導學生學習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方法:

      講授法,引導發(fā)現(xiàn)法,啟發(fā)式教學法

      學習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老師:提一個問題,讓大家選擇一下:假設有一個王公大廈,要得到它,須說若干句違背自己良心的話,做若干件傷天害理的事情;還有一間陋室,那里芳草青青,有知音相伴,只要你想擁有,它便在你的眼前。你要哪個?

      學生:選后者,因為……

      老師:恭喜你,你的選擇居然與一位唐朝大名鼎鼎的詩人不謀而合,他就是劉禹錫,你有望成為新時代的劉禹錫。還是讓我們一起學習劉禹錫的《陋室銘》吧。

      二、釋“銘”解題

      銘: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已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發(fā)展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通常是用韻的。陋室,這里指作者任和州刺史期間在當?shù)卦斓暮喴追孔,作者為它作銘,目的是為了表述自己的抱負和情操?/p>

      三、走進作者

      劉禹錫(772—842)唐代詩人、哲學家,字夢得,洛陽人。曾中進士,官至監(jiān)察御史。他曾多次被貶官降職,與柳宗元交情深厚,著有《劉賓客集》。

      四、追溯背景

      劉禹錫因革新失敗被貶。按規(guī)定,他應住在三間三廂的房子,可是策知縣是個小人,他多方刁難,先叫劉禹錫在城南面江而居,劉禹錫不埋怨,反而高興的撰寫了一聯(lián)貼在房門上: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他這舉動氣壞了策知縣,他將劉禹錫的房子從城南門調至城北門,住房從三間縮小到一間半,劉禹錫見此景又作了一聯(lián):垂柳青青江水邊,人在歷陽心在京。他仍讀書作文,策知縣都要氣炸肺了,這回他又為劉禹錫尋了一間只能容納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僅半年連搬三次家,劉禹錫憤然提筆寫下《陋室銘》,并請人刻于石上,立在門前,這銘文是被氣出來的。

      五、誦讀課文,疏通文意

      1、教師范讀課文,請同學們注意句子的斷句、語氣、語調。

      2、下面的時間我要留給同學們來展示風采,哪位同學先來?

      找二名同學分別讀,教師要有點評。最后齊讀。用心領會并指出本文有哪些押韻字?有什么作用?

      名 靈 馨 青 丁 經 形 亭

      作用:使人加深印象,同時便于吟誦和記憶,有節(jié)奏之美。

      3、讓學生分小組結合書下注釋和大屏幕上重點實詞疏通文意,不懂的提出來共同解決。最后指一名同學疏通文意,其它同學糾正補充。

      著重強調下列詞語:

      名:出名,著名

      靈:靈異。

      斯:這

      入:映入。

      上:長到,名詞用作動詞。

      白丁:平民,這里指沒有什么學問的人

      絲竹:琴瑟、簫管等樂器。這里指奏樂的聲音。

      勞形:使身體勞累。勞,使動用法,使……勞累

      亂:使動用法,使……擾亂

      六、整體感知

      1、在理解文意之后,你覺得作者寫《陋室銘》的目的是要突出什么?

      明確:是要突出“陋室”不“陋”。

      “陋”是針對房子本身講的,而“不陋”是說室主人的精神品質高尚就不覺其陋了!奥笔俏镔|,“不陋”是精神上的。文章開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正是文章的中心句,后面都是圍繞這一句展開的。

      七、合作探究,分析文章

      1、本文是如何表現(xiàn)陋室不陋的呢?

     、佟⒔處熤v解:文章題目是《陋室銘》,但是作者并沒有直接寫陋室,而是從什么寫起呢?目的是什么?

      明確:從山水寫起,作者以有仙之山,有龍之水喻陋室,表明陋室也具有名與靈的性質。這里作者以比喻起興,點明題旨。說明陋室不陋。

     、、名為“陋室”,實則“不陋”,文中哪些語句暗示了陋室不陋呢?

      指導學生用課文中的語句回答,教師再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文中的意思,并順勢突出句子的個別意思及修辭方法,并分析這些句子分別從哪些角度寫陋室不陋的特點?相關句子有: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明確:寫自然環(huán)境清幽雅致,這是寫室中之景!吧稀薄叭搿倍稚鷦觽魃,化靜為動,不僅使景物人格化,活躍而有生氣,而且流露了作者對這景色的喜愛之情。這里運用對偶,擬人的修辭方法。(對這句話進行賞析)。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明確:寫交往人物不俗。襯托自己的“德馨”,這里是寫室中人。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明確:從正面實寫,寫出生活情趣高雅脫俗,這是寫室中之事。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明確:從反面虛寫,表現(xiàn)作者不慕富貴,對黑暗官場的厭惡。

      不陋原因:陋室之景宜人,陋室之人高雅,陋室之事有趣,呼應了惟吾德馨。

      2、作者所居住的陋室就像南陽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揚雄的玄亭一樣,這是類比,你說諸葛亮的草廬,揚雄的子云亭簡陋嗎?為什么?

      明確:不陋,因為室主人不凡。

      3、引用孔子的話目的何在?(引導學生分析結尾孔子話的作用)

      明確:總結全文,照應開頭,點睛之筆。說明陋室不“陋”的原因。

      4、作者身居陋室,卻不以為陋,安于清貧的物質生活,追求高雅的精神生活,作者想借陋室表現(xiàn)他什么樣的生活情趣和品質?

      明確:安貧樂道生活情趣和高潔傲岸的品質

      5、文章一開頭以山、水類比,引出陋室,接著描寫陋室,暗示陋室不陋的特點,最后用孔子的話,畫龍點晴,總結全文。作者借陋室表達了安貧樂道的情趣,這種寫法叫什么?

      明確:托物言志

      八、適當遷移,正確引導

      學完本文后你有什么收獲?(學生自由說,言之有理即可)

      九、思維拓展

      運用托物言志的寫作方法,寫一段話,將你的理想或追求通過某些物品表現(xiàn)出來。

      (提示:粉筆、石子、落葉等)

      十、小結全文,布置作業(yè)

      同學們,生活的清貧絕不妨礙精神的富有,只要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堅持不懈的努力,才能擁有充實的人生!清貧的物質世界也會向我們展開異樣的色彩:一片青苔,一抹草色,一縷清風,一陣蛙鳴,都有了幾分圣潔的意味。達到了這層境界,我們就可以坦然反問: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何陋之有?

      作業(yè):

     、懦瓕懗S脤嵲~

      ⑵背誦并默寫全文

      陋室銘教案 2

      教學目標:

      1、積累文中“名、馨、鴻儒、白丁、勞、形”等重要的文言詞語的含義,通過疏通把握文意的基礎上朗讀出美感并能熟讀成誦。

      2、通過品讀,結合作者簡介及寫作背景,理解作者身居陋室卻安貧樂道的生活態(tài)度和高尚品德,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志趣追求。

      重點難點:

      通過品讀,結合作者簡介及寫作背景,理解作者身居陋室卻安貧樂道的生活態(tài)度和高尚品德,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志趣追求。

      教學工具:

      PPT

      教學過程:

      內容分析:

      《陋室銘》是古代銘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鮮明、構思巧妙、韻味深長而膾炙人口。這一單元的主題是“人貴有精神”,劉禹錫借此文自述其志,通過對居室情景的描繪,極力形容“陋室不陋”表達出自己雖身居陋室卻安貧樂道的生活態(tài)度和高尚品德。

      七年級的學生,對于文言文的學習已經掌握了一些方法,而且本文篇幅短小,注釋詳盡,那么對于學生朗讀和對內容理解方面的教學指導就變得尤其重要。同時,結合這一單元的主題,在感受和理解作者雖身居陋室卻安貧樂道的生活態(tài)度和高尚品德的基礎上,能夠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志趣追求。另外這篇銘文之所能歷來被人稱頌,也有其文章的美感之所在,在教學中,通過品讀體會文章之美并讀出美感,也是學生容易忽視的學習要點。

      一、情景引入

      背景故事導入并介紹作者。

      [設計說明]:背景故事的導入,引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通過對作者的了解,使學生能夠知人論世。

      二、整體感知

      什么是“銘”?“銘”這一文體在形式上有什么特點?

      明確: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叫“銘”,后來就成為一種文體,如座右銘、墓志銘等。特點:篇幅短小,句式較短,兩句相對,押韻有韻律,多用對偶等

      [設計說明]: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并讓學生結合課文去感受“銘”這一文體的特點。

      三、重點讀析

      1、請結合文中具體的語句,用“走進陋室,我仿佛看到了的畫面”說一句話。

      明確:用優(yōu)美而富有想象力的語言說出“苔痕上階綠……無案牘之勞形”所描繪出的畫面。

      [設計說明]:能夠在正確翻譯描寫陋室生活的句子的`基礎上,進行語言的美化和陋室生活場景的想象,并在這個過程中落實關鍵詞。

      2、設置情景:在知縣老爺和劉禹錫的對話中感受陋室不陋。

      明確:在品讀中感受劉禹錫安貧樂道的生活態(tài)度,同時讓學生了解陋室“陋”與“不陋”的關鍵取決于誰住在里面,點明“惟吾德馨”是本文的中心句。

      [設計說明]:在具體的場景中,通過知縣和劉禹錫對話感受陋室的“陋”與“不陋”。

      四、拓展遷移

      介紹劉禹錫的經歷,結合之前所學的劉禹錫的作品,分析劉禹錫的理想是不是就這樣在陋室中彈著素琴悠閑自在地過一輩子呢?

      明確:劉禹錫是一位有著安貧樂道的積極生活態(tài)度的人,也是一位志存高遠之人。

      [設計說明]:通過縱向貫穿所學的知識,更好的了解人物形象。

      陋室銘教案 3

      教學目標

      1、能準確識記重點文言實詞,背誦并翻譯課文;

      2、能正確掌握托物言志的寫法并嘗試在寫作中使用;

      3、能明確理解作者那種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確立自己的人生志趣追求。

      設計理念

      張揚師生個性,強調朗讀品位、滲透學法指導,重視合作討論。

      教學重點

      1.加強朗讀學習,在誦讀課文的過程中正音、釋詞,理解全文內容。

      2.在理解文意、流利誦讀的基礎上,背誦并默寫全文。

      3.明確本文借物喻理、托物抒情的寫法,理解文章如何通過描繪景物和陋室的生活來表現(xiàn)作者的人生志趣的。

      教學難點

      學習本文借物喻理、托物抒情的寫法,理解文章如何通過描繪景物和陋室的生活來表現(xiàn)作者的人生志趣的。

      教字方法

      導讀法(通過"三讀"達到理解課文內容,爭取當堂背誦全文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之美

      《愛蓮說》中說:“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繁。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人各有志,人各有愛,在世人都愛豪宅名車的今天,如果誰告訴你他愛陋室的話,你準定認為他有病。而古人中有人甚至為他的陋室寫了一篇文章來贊美,一間簡陋的居室,究竟美在何處呢?他就是劉禹錫。今天我們來學習他的一篇著名的美文精品——《陋室銘》。

      二、作家作品之美

      請一個同學讀書下注釋,了解作者和“銘”的特點。

      1.作家作品簡介

      本文選自《全唐文》。作者劉禹錫(772-842),唐代詩人,哲學家。字夢得,洛陽人。曾中進士,任監(jiān)察御史。他熱心贊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對宦官和藩鎮(zhèn)割據勢力。政治革新失敗后,被貶官降職多次。他與柳宗元交情深厚。有《劉賓客集》。這篇《陋室銘》是他貶為和州刺史時在任上寫的。

      2.關于“銘”

      銘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陋室,意思是簡陋的房子。“陋室銘”的意思就是通過對陋室的描繪和議論表達屋主人的心境和生活情趣。

      三、誦讀感知美

      1、文讀百遍,其義自見。

      我們就從朗讀入手解讀它。老師先拋磚引玉,范讀全文。請大家在難讀難寫的字標注一下,注意聽準字音,注意句子的語氣語調。

      學生結合課文提示注解自由地大聲地朗讀課文

      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基礎知識是學習的重點之一。(由學生提出問題,盡量讓學生來解答,達到疏通字詞的目的)請學生逐句翻譯課文。掌握重點詞語。

      有仙則名:著名。有龍則靈:靈異。斯是陋室:這。

      惟吾德馨:惟:只是,德馨:品德高尚。

      苔痕上階綠:長到。草色入簾青:映人。談笑有鴻儒:博學的人。

      往來無白。褐笡]有什么學問的人。

      無絲竹之亂耳:指琴瑟、策管等樂器,這里借代奏樂的聲音。

      無案牘之勞形:案牘:官府的公文。勞形:使身體勞累。

      何陋之有:是“有何陋”的倒裝句,有什么簡陋的呢?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湍芴煜侣劽;水不一定要深,有龍(居。┚湍芙蹈o@靈。這(雖)是間簡陋的房子,好在主人有美好的德行。苔蘚給階前鋪上綠毯,芳草把簾內映得碧青。談笑的是淵博的學者,往來沒有淺薄的人?梢詮椬嗨貥愕'古琴,瀏覽珍貴的佛經。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兩耳,沒有官府的公文勞累身心.(它好比)南陽諸葛亮的茅廬,西蜀楊子云的玄亭。孔子說;(雖然是陋室,但只要君子住在里面)有什么簡陋的呢?

      四、品讀欣賞美

      我們不僅能通過閱讀感知到陋室的形象之美,還能通過品讀欣賞出陋室的意象之美。有哲人說: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課文就是我們用眼睛、用耳朵、用心靈發(fā)現(xiàn)美、欣賞美、創(chuàng)造美的窗口。本文的美可以概括為語言美、形象美、品格美。(板書三美 )

      1、探尋語言之美

      同學們發(fā)言的內容可能有:簡潔、生動、形象,充滿情感之類。

      點撥:文章的語言之美:

      一表現(xiàn)在句子的節(jié)奏美。

      二表現(xiàn)在句子的形式美;蚺季洌蚱婢,或排比句,或長句,或短句,或獨詞句,既凝練流暢,又錯落有致。

      三表現(xiàn)在句子的表達方式美。百字短文,融敘述、描寫、議論、抒情于一爐,一個“美”字連綴全文,文筆簡潔,情感豐富。大家注意文言文的讀法與現(xiàn)代文有所不同,大家回憶一下電影和電視里看到的古人是怎樣讀書的呢?

      學生自由發(fā)言,可能有以下幾種情況:①古人讀書拉長了聲調,像唱歌一樣的。(請你給大家模仿一下,好不好?)②搖頭晃腦的。(也請你給大家模仿一下,好不好?)

      是的,古人讀書很有韻味,自得其樂地讀,一般語氣都比較舒緩。我們讀古文雖然不需要搖頭晃腦,但可以吸取一些有益的讀書經驗,如舒緩一些讀。(生讀課文)

      2、欣賞形象之美。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边\用什么修辭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討論并歸納:運用比喻、對偶起興,以虛襯實,以山水引出陋室。前二句類比"陋室",后兩句暗喻自己。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边@兩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深刻含義是什么?

      討論并歸納:“陋室”二字扣題。"德馨"二字統(tǒng)領全篇,是全文的核心。用"惟"字加強語氣。這兩句包含兩層意思,一層是由于人品德高尚,就忘卻了室陋,另一層意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為陋室增光添采。

      陋室內外是何顏色?景色有何特點,用一個詞(字)概括。

      明確綠色,青色,景色別致幽雅(幽)品析"上"、"入"二字的妙用。

      明確:"上"、"入"二字生動傳神,以靜為動,不僅使景物人格化,活躍而有生氣,而且流露了作者對這景色的喜愛之情,我們可以想象出這是一個多么幽靜安寧的環(huán)境。

      與作者交往的人有何特點?

      明確鴻儒,無白丁(雅)

      "鴻儒"可否換成"群儒"?

      不能。"群儒"則無"大"之義,顯得太多了。

      作者身居陋室的生活是什么?有何特點?

      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安)

      能否將"閱金經"改為"閱五經",為什么?

      明確不能。因為作者當時受貶,思想上有些消沉,想從佛經中找到某種寄托,"閱金經"正是作者當時思想感情的折射。

      作者用什么來類比自己的陋室?

      明確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是寫什么?

      討論并歸納:語見《論語·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認為,九夷雖然簡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簡陋了。此處引用孔子的話證“陋室”說明“有德者居之,則陋室不陋!迸c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遙相呼應。把個"陋"字徹底翻了過來,達到"不陋"的最完美境界,這是全文的點睛之筆。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潔做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請同學們讀出作者對最喜愛的“陋室形象”進行描畫的句子:

      請同學們談談,能從中看出、讀出、悟出多少個“美”來?

      討論、點撥:可以看出陪襯美、畫面美、環(huán)境美、人物美、生活美;可以讀出描寫美、語音美、情感美;可以悟出品格美、氣質美、高潔美、正直美、風度美、清高美、質樸美……

      順勢點示:寫陋室就是寫人,詠陋室就是詠志向。作者在這里通過對陋室的描繪與贊美,賦予陋室一種高潔的品格,不僅寫的景是美的,而且引人的思想向更廣闊更深遠的天地伸展

      3、品味意蘊之美。

      作者寫有仙之山和有龍之水,一是對“陋室”的襯托,在反復的襯托之中既突出“陋室”的不陋,又表達自己的情懷;二是由古代名賢的居室引出評價和比較,名為寫室,實際寫人,寫出人們對生活理想的選擇,突現(xiàn)自己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對胸懷磊落、行為正直、不慕名利、潔身自好等高潔品德的崇尚。

      文章托物言志(借陋室以言志),表現(xiàn)作者不貪戀富貴榮華,不與統(tǒng)治階級同流合污,重視自身修養(yǎng)的思想感情。(文章主旨)

      作者好像是在寫陋室,而實際上是托物寄意,弦外有音,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意蘊”。

      五、吟讀歌頌美

      同學們帶著對“陋室”的贊美之情讀課文。

     。ㄈx領悟內涵,男、女生各讀一遍)

      全班競背(學生自由背,小組中相互背,全班競背)

      六、審讀判斷美

      1、看材料(教室銘),思考問題。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學不在深,作弊則靈。斯是教室,唯吾閑情。小說傳得快,漫畫翻得勤;琢磨追星去,尋思看電影?梢运笥X,作鼾聲。無書聲之亂耳,無復習之勞形。雖非籃球場,好似游戲場。心里云:“混張文憑。”

      思考:

     。1)材料是針對學生中的哪些現(xiàn)象而言的?

      (2)那么應該怎樣對待我們的學習生活?

      2、讀了劉禹錫的《陋室銘》,你能不能學習劉禹錫,為你的家取個名,用來表達居住在家中的感受?

      3、談談你對劉禹錫的人生態(tài)度和生活情趣的看法。

      (學生自由討論,自由發(fā)言)

      稱頌:人品高尚。

      批評:逃避世俗,缺少為國為民的奉獻精神。

      小結:學習古人的作品,要用現(xiàn)代人的眼光看待古人;要擇善而從之,其不善而改之;要批判的學習和接受。

      七、激勵傳承美

      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鮮明、格調高雅,構思巧妙,意境雋永、韻味深長、文句精美而勝炙人口,久為傳誦。本文是作者用來自述其志的。通過對居室情景的描繪,極力形容"陋室"不陋,表達了一種高法做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山水 比興 引 陋室

      對偶 擬人 描環(huán)境

      襯托 對仗 夸朋友

      虛實 對比 話生活

      類比 暗含 立志向

      引經 據典 表態(tài)度

      陋室銘教案 4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能準確識記重點文言實詞,翻譯課文。

      2、把握文章結構,深入了解文章內容。

      情感目標

      3、能明確理解作者那種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4、發(fā)表自己的感悟,確立自己的人生志趣追求。

      教學重點

      翻譯課文,了解課文大意。

      教學難點

      深入理解短文的寓意,能與作者進行對話。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設計理念

      張揚師生個性,強調朗讀品位、滲透學法指導,重視合作討論。打造美讀、美教的課堂模式。

      教學過程

      一、故事導入營造美

      1、講述劉禹錫被欺寫陋室銘的故事。

      2、銘,本是古代刻在器物或石碑上用來歌功頌德或警戒自己的文字,后來發(fā)展為一種獨立的文體。這種文體,形式短小、文字簡潔,句式工整而且押韻。

      二、初讀課文感知美

      讀韻文最好從朗讀入手,大家先仔細看視頻,并在難讀難寫的字標注一下,注意聽準字音,注意句子的語氣語調。

      1、明確朗讀的要求技巧。2、初步掌握詞句的意思。

      學生結合課文提示注解自由地大聲地朗讀課文

      三、譯讀課文通內容

      學生合作翻譯全文,提示:

     。1)借助注釋,讀出疑點

      (2)注意字句,翻譯課文

      四、細讀句子鑒賞美

      我們再來細細分析下課文,我問大家一些問題。(也可由學生提問,老師補充問題,引導大家挖掘課文內涵。)

      1、大家說說,這篇銘文到底要告訴我們什么呢?作者寫文章的目的是什么呢?那大家可以從文中找出具體的表達作者寫作目的的語言么?文章是怎么樣引出“德馨”的呢?前兩句是用了什么樣的修辭手法?

      2、韻文從哪些方面體現(xiàn)作者的“德馨”呢?

      3、作者已經從那三方面說明了陋室不陋,又為什么寫“南陽……,西蜀……”?有什么作用?(用類比的方法從而突出陋室不陋)

      4、最后一句孔子的話是什么意思?

      (用“何陋之有?”反問,言外之意是“不陋”與文章開頭相呼應,更好表達了作者不慕榮利、安貧樂道的精神,是全文的點睛之筆。)

      根據大家發(fā)言整理成板書:

      設喻引題山水喻陋室

      仙龍喻德馨

      環(huán)境清幽(景)

      陋室不陋交往高雅(友)

      生活恬適(趣)

      古賢自喻反問點題

      五、巧取雅稱創(chuàng)造美

      美好的時光總是那么短暫,轉眼間就要和劉禹錫說再見了,離別在即,你不想留下點什么紀念嗎?老師有個建議,你可以給劉禹錫的.陋室起一個雅稱,比如──清心齋;也可以給劉禹錫送一塊匾額,比如──室陋德馨。起名時要說說根據。

      啟發(fā)學生把自己讀到的東西表達出來。結合自己的觀察,如電視里看到的、外出時觀察的宅名,給劉禹錫的陋室擬個合適的雅稱。

      六、對話作者表現(xiàn)美

      時間真快,不想說再見,也得再見了。老師建議大家這樣和劉禹錫話別,以“劉公,我想對你說……”為開頭說一段心里話。

      學生思考后說話。

      七、課后練習鞏固美

      1、將“劉公,我想對你說……”整理成一篇隨筆。

      2、背誦全文給你的父母聽。

      陋室銘教案 5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積累文言常用實詞,翻譯并背誦這篇短文。

      2.充分領悟作者的情懷,了解這種情懷產生的社會背景。

      能力目標:

      1.認識銘這種文體,學習托物言志的寫法。

      2.學習本文反向立意的寫法,從“陋”的反面“不陋”立意。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感受作者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學習作者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

      教學重難點

      1. 領悟作者的思想情感,培養(yǎng)生活情趣。

      2. 學習托物言志的寫法。

      教學方法

      背景導入,引起學生閱讀興趣。

      朗讀中感受欣賞本文的音樂美、節(jié)奏美。

      在合作中探究“陋室不陋”。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 背景導入,引發(fā)興趣

      劉禹錫是我國唐代著名的政治家、散文家、詩人,他因參加過當時政治革新運動而得罪了當朝權貴,被貶至安徽和州縣當一名小小的通判。和州知縣是個勢利小人,他見劉禹錫被貶而來,便橫加刁難。先是安排劉禹錫住在城南門,面江而居。劉禹錫見房子面對大江,不但沒有埋怨,反而很高興,寫了一幅對聯(lián)貼于房門: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此舉氣壞了知縣,于是知縣將劉禹錫的住所由城南調到城北,并把房屋從三間縮小到一間半。新宅臨河,楊柳依依,環(huán)境還不錯,劉禹錫沒有計較,又寫了一幅對聯(lián):楊柳青青江水邊,人在歷陽心在京。知縣見他仍悠然自得,又把他的住房調到城中,而且只給他一間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半年時間,劉禹錫連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僅是斗室,想想這縣官實在是欺人太甚,于是便憤然提筆寫下了《陋室銘》?磥磉@篇“名文”是“氣”出來的。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超凡脫俗、情趣高雅的'千古名作。

      二、 了解作者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河南洛陽人。是中唐杰出的政治家、散文家、詩人,有中唐“詩豪”之稱。文學上,前期劉柳(宗元)相知、詩文互遞,時稱“劉柳”;后與白居易詩文唱和,時稱“劉白”。 其詩涉獵題材廣泛,所做政治諷刺詩,辛辣尖銳;所作懷古詩,沉郁蒼涼,語淺意深;所作仿民歌詩,清新爽朗,別開生面。

      三、 文體介紹

      銘: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文辭精煉,有韻,讀來鏗鏘有力。陋室,意思是簡陋的房子!奥毅憽钡囊馑际峭ㄟ^對陋室的描繪和議論表達居室主人的生活情趣。

      座右銘:座右銘的銘文比其他銘文更為簡短,有的只是一兩句話或格言,置于座位的旁邊,用以自警。座右銘的內容是勉勵自己,鞭策自己,或約束自己行為的準則。

      四、 朗讀美文,翻譯理解

      朗讀美文

      步驟一:學生自讀,標注難讀的字詞,注意朗讀的節(jié)奏。

      步驟二:欣賞名家朗誦,感受本文的音韻美、節(jié)奏美。

      步驟三:師生齊讀,找出韻腳。

      翻譯理解

      步驟一:對照課下注解,掌握重點詞語的含義。

      步驟二:兩人一組,互譯全文。

      步驟三:掌握重點句子的含義。

      ①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谔凵想A綠,草色入簾青。

     、蹮o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芎温?

      五、 合作探究,品味美文

      問題引導

      1. 本文題為“陋室銘”,但在結尾作者卻說“何陋之有”為什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一語點出“陋室不陋”的原因,這是本文的主旨句,因為主人的品德高尚,因而陋室不陋。

      2. 請問“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這一主旨句是怎樣引出的?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類比的方法,將山水與陋室相提并論,以“仙、龍”比“德”,以“名、靈”比“馨”,暗示陋室不陋,陋室因為主人的“德馨”而馨。(請同學們背誦這幾句)

      3. 既然“惟吾德馨”因而陋室不陋,那么作者從哪幾個方面突出作者美德,襯托陋室不陋的?(小組內合作探究)

      ——自然環(huán)境清幽:“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陋室自然環(huán)境清幽雅致,令人賞心悅目,在如此優(yōu)美的環(huán)境中生活,帶來的便是“華屋玉食,錦衣美酒”無法比擬的享受了,即使身居斗室又有何陋可言呢?

      ——交往人物不俗:“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時有鴻儒來往,常有高朋談笑,回避了世俗的人際交往,可以和志同道合者縱情暢懷,談笑風生。沒有世俗的阿諛奉承,爾虞我詐,即使身處陋室也絕無簡陋可言。

      ——生活情趣高雅:“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可以在室中撫琴弄弦,展卷讀經怡然自樂。沒有繁弦急管那種嘈雜的聲音,沒有案卷公文勞損身體,完全是從容自由的,足見其主人的高雅脫俗,陋室也就不顯得簡陋了。

      (請同學們背誦這幾句)

      4.“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兩句用了什么修辭?哪兩個字用的好?

      ——采用擬人,對偶的修辭,“上,入”賦予苔蘚、草色以人的靈性,苔蘚也想從臺階爬到陋室,聽聽主人在說什么;草色也想從窗戶窺視主人在干什么。

      5.作者居于陋室卻不嫌其陋,居于陋室卻不失其雅致的生活并能不失情感的描繪陋室,可見作者是一個怎樣的人?

      ——高潔傲岸,安貧樂道的人,即安于貧困,以守道為樂。

      6.提到諸葛廬,子云亭作用何在?

      ——以賢者自況,表達出以他們?yōu)榘駱拥闹鞠蚺c抱負。

      7.作者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有沒有直接表現(xiàn)出來?

      ——沒有直接表現(xiàn)出來,而是通過陋室的景、人、事的描繪體現(xiàn)出來,這種寫法就是托物言志。

      六、 課堂小結

      《陋室銘》中我們認識了一位在困境中不唉聲嘆氣,不怨天尤人,而是怡然自得的劉禹錫,感悟出劉禹錫的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人生的打擊未損他的鋒芒,不折他的腰骨!白怨欧昵锉帕龋已郧锶談俅撼。”一反文人悲秋的傳統(tǒng),唱出了高昂的勵志高歌。“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闭蔑@出少有的樂觀豁達!芭f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道盡了歷史的蒼涼,人世的無常。悟出“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笔顾兊酶訕酚^,更加瀟灑。

      想必同學們也有自警自策的文字常置于桌旁,時刻自勉,請問你們的座右銘是什么?請大聲宣讀,讓大家共勉!

      七、 作業(yè)設計

      1思考:作者懷瑾握瑜,身處陋室而不認為陋,聯(lián)系自身該怎樣看待自身客觀條件中的不足?

      2背誦默寫全文。

      陋室銘教案 6

      教學目標

      1.在誦讀理解的基礎上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

      2.理解作者不慕榮華、安貧樂道的生活態(tài)度

      3.聯(lián)系現(xiàn)實對《學生銘》談看法并仿寫教學重點、

      難點

      1.誦讀、品味優(yōu)美的語言

      2.理解作者不慕榮利、安貧樂道的情懷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新課簡介劉禹錫、陋室銘的來歷和“銘”這種文體。(劉禹錫,唐代詩人、哲學家,唐順宗時熱心贊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對宦官和藩鎮(zhèn)割據勢力,失敗后被貶為朗州司馬,后又連任刺史等官職,《陋室銘》就是他被貶后任和州刺史時所寫。他和柳宗元交誼很深。銘原來是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本文“陋室銘”,意思是刻在鄙陋居室里的'文章。)

      二.整體感知,疏通句意

      1.采用多種方式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和節(jié)奏

      2.根據頁下注釋理解課文內容(先個人譯,有疑難小組解決,小組不能解決的再提出來全班來理解),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再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可以給課文內容配上怎樣的畫面。

      3.提供一些畫面讓學生們匹配相應的課文語句

      三.精讀細品,把握主旨先小組合作解決兩個問題,

      1.你知道統(tǒng)領全文的詞語是什么嗎?

      2.本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陋室的?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情懷?全班交流提問:本文通過對陋室的描繪,極力形容“陋室”不陋,表達了作者不慕榮華、安貧樂道的情趣,處在今天這個充滿競爭的社會中的你如何看待作者的這種生活態(tài)度?學生發(fā)表見解并評價四.聯(lián)系現(xiàn)實,發(fā)表見解出示仿寫篇《學生銘》,提要求有學生學了劉禹錫的《陋室銘》后仿寫了一篇《學生銘》,你覺得它反映的是何種學習態(tài)度?你對這樣的學生是如何看待的?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學不在深,作弊則靈。斯是教室,唯我閑情。小說傳得快,雜志翻得勤。琢磨打籃球,尋思游戲廳?梢源蝾^窗景。無書聲之亂耳,無復習之勞心。自習說閑話,講課聽不進。心里說,混張文憑。學生交流談看法。

      五.學生仿作看了剛才的學生銘,了解了劉禹錫借陋室以言志,表達自己不貪戀富貴榮華,安貧樂道的生活態(tài)度,你能否借鑒他們的寫法寫一篇仿作?

      提出要求

      1、為自己要仿寫的內容選定標題,如“電腦銘”,“考試銘”,“旅游銘”等等;

      2、仿寫練筆的句式要基本相同,最好能大致押韻;

      3、主題要明確,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陋室銘教案 7

      一、 教學目標

      1. 理解課文內容,積累文言字詞,背誦本文

      2. 在反復誦讀中領會它們豐富的內涵和精美的語言

      3. 體會本文托物言志的寫法

      二、 教學重點

      1. 疏通文意,分析文章內容

      2. 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托的思想感情

      三、 教學難點

      背誦并默寫課文

      四、 教學方法

      誦讀法、討論法、講授法

      五、 教學過程

      (一) 課堂導入(3分鐘)

      PPT展示圖片金箍棒和羽毛扇,問同學們是否認識這兩樣東西,是否也想擁有它們。大家之所以喜歡金箍棒可能是因為孫悟空,也可能是因為它本身能夠變化,具有魔力,那么,一把平凡的羽毛扇為何能夠婦孺皆知,流傳千古?原來是因為它的主人諸葛亮。這樣說來,某樣東西的價值似乎與使用它的主人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今天我們要去看看一間簡陋的小屋和它的主人之間,微妙的關系,一起學習《陋室銘》。導入課題,并圖解“銘”這一文體。

     。ǘ 聽讀課文,整體感知(5分鐘)

      1. 聽示范朗讀。要求一邊聽一邊給拿不準的字注音,并且劃分節(jié)奏

      2. 自由朗讀。要求讀準字音,注意停頓。

      3. 齊讀。要求聲音洪亮,整齊劃一。

     。ㄈ 分組合作,疏通文意

      過渡:讀完以后,你能不能告訴我,這“陋室”真的“陋”嗎?如果不能,也沒關系,可能對文章大意不太理解,因為這是篇文言文,它的意思和我們現(xiàn)在所使用的現(xiàn)代漢語有很大區(qū)別,所以,要想理解文章內容就讓我們一起來疏通文意。

      具體操作:本文共計九句話,全班12個小組,前9組,每小組翻譯一句話,其余三組做評委。然后每組推選一位發(fā)言人分享成果。要求:先解釋重點字詞,再翻譯整句話。

     。ㄋ模 抽絲剝繭,感悟情思

      經過了疏通文意,大家已經了解了文章內容,那么現(xiàn)在能回答老師前面提出的那個問題嗎?(ppt展示問題)作者筆下的這間“陋室”真的“陋”嗎?請說說理由。(學生一邊回答,老師一邊板書)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作者既承認屋子簡陋,又不覺得簡陋,因為主人品德高尚。

      2.“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描寫陋室環(huán)境清幽

      3.“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睂懼魅私煌

      4.“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睂懼魅饲槿じ哐,生活悠閑,同時也看出作者較清貧,但作者卻苦中作樂,體現(xiàn)出作者的安貧樂道。

      5.“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鬃釉疲骸昂温?””運用類比,引古賢之名,定證“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賢自比,表明自己亦有古代賢人的志趣和抱負。

      (五) 遠觀全文,探究寫法

      問:作者這篇文章的標題是在寫物,可真實情況是寫物還是寫人呢?答:寫人。

      問:主要寫人的什么?

      答:品德高尚

      問:那同學們,作者借陋室來表達自己的志向,這種寫法叫什么?

      答:托物言志

     。≒PT展示)托物--陋室

      言志--表達了作者高潔傲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六) 回顧全文,歸納主旨

      揭示主旨的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本文主旨: 作者以“陋室”不陋,表達了自己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和安平樂道的`志趣。

      (七) 當堂背誦

      比一比,看誰背得準又快

      具體操作:以大組為單位,每人背一句,以“接龍”形式背誦,比比看哪一組最流暢、清楚、快速。

     。ò耍 拓展延伸

      (PPT展示兩組寢室圖片,一組是巴蜀中學的,另一組是本校的。前后豪華與簡陋相對比)

      教師:雖然我們住得沒有其他學校豪華舒適,但我卻希望這簡陋的屋子因為有了優(yōu)秀的同學們而綻放無限光彩。老師期待有一天你們能成為柏家中學的驕傲。讓我們深情齊讀:“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ň牛 板書

      陋 斯是陋室

      主人品德高尚

      陋 環(huán)境清幽 安貧樂道

      室 不陋 交往之雅

      銘 情趣之雅 高潔傲岸

      反問引用

      托物 言志

      六、 教學反思

      本堂課的最大優(yōu)點在于朗讀環(huán)節(jié),每一次朗讀都給出了明確的目標。其次是重點較突出--翻譯課文。但是仍有許多不足之處,還需改進。首先,課堂整體氣氛不活躍,尤其是在翻譯環(huán)節(jié)的發(fā)言,形式過于單調,沒有充分發(fā)動大部分同學積極思考,鼓勵學生提出質疑,說出自己的想法;其次,在翻譯過程中沒有給予學生必要的方法指導,本課較簡單,可以讓學生只看原文自行翻譯,有疑問時看課后注釋,若不能及時解決,可提出來讓同學們一起討論,若還是沒有結果,老師再進行點撥指導;再次,本課采取小組逐句翻譯的形式,這不適用于簡單的文言翻譯,不妨大膽讓學生自行翻譯;最后,本堂課最大的弊病是教學時間掌握不當,內容不夠精當,故導致教學任務沒有按時完成。今后的教學任重而道遠,希望能在各位前輩的指導下取得更大進步。

      陋室銘教案 8

      教學目標:

      一、知識和能力:掌握相關的文言字詞,朗讀、翻譯并背誦課文,學習托物言志的寫法。

      二、過程與方法:通過反復誦讀,感知文章內容,充分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疏通文意,引導學生合作探究文章的深層含義。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學習作者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教學重點:

      1、誦讀、品味優(yōu)美的語言。

      2、體會作者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教學難點:

      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2、理解托物言志的手法。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學生準備:

      預習課文,熟悉生字詞。

      教學方法

      誦讀法,講授法、討論法、讀書指導法、練習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1分鐘

      1、學生在悠揚古雅的古箏音樂中觀看修復后的安徽和州劉禹錫故居--陋室的照片。

      2、老師激情導語:

      同學們,這座破舊簡陋的房子,雖然沒有流光溢彩的屋檐,也沒有金碧輝煌的陳設,更沒有珠光寶氣的點綴,但是它卻成就了唐代詩人和哲學家劉禹錫的千古名篇《陋室銘》,正如清代書畫家、文學家鄭板橋所說:“花香不在多,室雅何須大”。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他的陋室,共同感受作者超越世俗的志趣和情懷。出示課題。

      二、作者介紹及寫作背景1分鐘

      1、作者劉禹錫是何許人也,下面請看介紹:(讓一名學生朗讀)

      2、老師補充:當時他被貶到和州做刺史時,按當時規(guī)定,他應住衙門里的三間的屋子?墒呛椭葜h見他被貶而來,便多方刁難。半年之內讓他搬家三次,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讓他住進了一所非常簡陋的小房子。他在憤激之中,一氣呵成,寫成了《陋室銘》,并請有名的書法家柳公權刻寫在碑上,豎在門外,以明心志。

      三、解題1分鐘

      陋室,意為簡陋的房子。

      “銘”古代是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

      教師補充:我們常說的“座右銘”是指寫在座位上的一兩句話或格言,用以自我鞭策或勉勵。

      四、展示學習目標1分鐘

      1、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全文。

      2、掌握一些文言詞語的含義,能夠疏通文意。

      3、品味語言,體會作者在文中寄寓的思想感情。

      4、學習作者高尚的品格和情操。

      五、朗讀并感知9分鐘

      1、學生自讀課文:熟悉生字讀音,揣摩停頓、語速、語調,感知文章內容。

      2、檢查學生掌握生字情況。:下列生字怎么讀?

      德馨(xin)苔痕(tái)鴻儒(rú)案牘(dú)調素琴(tiáo)

      3、讓一名學生試讀全文,師生評價優(yōu)劣(評價停頓、語速、語調、感情處理是否得當)。

      4、聽名家朗讀課文,師生欣賞評價。這篇銘文不僅押韻而且運用了許多對偶句,請找出韻腳和對偶句。

      5、學生同桌結合練習朗讀,把握好停頓、語速和語調。

      6、再讓一名學生朗讀,師生評價、指導。

      7、全班齊讀。(師:這篇銘文,由于多數(shù)句子押韻,讀來瑯瑯上口,現(xiàn)在我們全班同學一起帶著感情再讀一遍,好嗎?)

      六、理解字詞、疏通文意7分鐘

      1、學生先自個默讀課文,結合注釋理解文意,把重點字詞和不理解的詞句做上不同的標記。然后同桌再討論交流疑難詞句,仍不能解決的,請做上符號等一會兒提出來大家一起討論解決。(老師巡視指導,解疑)3分

      2、讓學生把小組內沒有理解的字詞句提出來全班共同解決。1分鐘

      3、通過練習,檢查學生理解程度。(讓學生不看書回答)

      惟吾德馨:惟,只;馨,散布得遠的香氣。這里指品德高尚。

      鴻儒:博學的人

      白丁沒什么學問的人

      絲竹:絲,指弦樂器;竹,指管樂器。這里泛指樂器發(fā)出的聲音。

      案牘:官府的公文

      4、由一名學生口頭翻譯全文。

      山不在于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聞名;水不在于深,有龍(居。┚挽`異了。這(雖然)是間簡陋的房子,只是因為我品德高尚,(也就不感到簡陋了)。苔蘚的痕跡蔓延到臺階上,現(xiàn)出碧綠,芳草的顏色映入簾內,顯得青蔥。(在這里)談笑的有淵博的學者,往來的沒有無知的庸人?梢詮椬鄻闼氐墓徘,瀏覽珍貴的佛經。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耳鼓,沒有官府的公文勞累身心。(它好比)南陽諸葛亮的茅廬,西蜀楊子云的草亭。(正如)孔子所說:“(雖然是陋室,但只要是君子住在這里)有什么簡陋的呢?

      七、整體感知2分鐘

      1、全文共寫了幾層意思?

      2、文中那一句點明了文章主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八、深入理解、品味賞析10分鐘

      (一)學習第一層(1—3句):用山水做比,引出陋室,點明主旨。

      1、朗讀

      2、思考:文章起筆寫山水似乎與陋室無關,為什么要寫這些?

      開頭用比喻起興,引出陋室,以虛襯實,進行類比。

      補充:“陋室”好比“山、水”,“德馨”之人猶如“仙、龍”!八故锹遥┪岬萝啊秉c明全文主旨,說明房屋雖然簡陋,但室主人品德高尚,就不覺其“陋”,“陋室”二字扣題,“德馨”一語統(tǒng)領全篇。

      3、指導背誦

      (二)學習第二層(4—7句):寫景敘事

      1、齊讀第二層。

      2、思考:作者是從那幾個方面寫陋室的?作者的語言樸素而清新、精美而含蓄,請你任意選出一兩句朗讀并賞析。賞析時可以分析那個字詞用的好,好在那里,也可以分析句子的修辭及作用。

      居室環(huán)境(景)、交往人物(人)、日常生活(事),表達室主人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安貧樂道的人生態(tài)度。

      3、指導背誦

     。ㄈ⿲W習第三層(8、9句):

      1、朗讀

      2、思考:作者為什么提到“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師:諸葛、子云分別指誰,他們是怎樣的人?作者在本文提到他們有何用意?

      作者運用類比,把自己的陋室與古代賢人的茅廬和玄亭做類比,意在以古代圣賢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賢的志趣和抱負。言外之意是:希望自己像他們一樣,因為高雅脫俗而獲得別人的尊敬與景仰。

      3、文章結尾為什么引用孔子的話?

      語見《論語.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以為,九夷雖然簡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簡陋了。

      此處引用孔子的話進一步說明陋室不“陋”,突出了主題,與前文“斯是陋室”遙相呼應,這是全文的畫龍點睛之筆。突出表明作者高潔傲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以問句作結,警策有力,引人深思。

      4、托物言志:作者借助對陋室的描寫,含蓄的表達了自己感情、抱負和志趣,這就是“托物言志”的寫法。

      5、指導背誦

      九、小結1分鐘

      2、(4—7句)寫景敘事,描寫陋室。

      3、(8、9句)古賢自比,表明心志。

      本文運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過對居室情景的描繪,極力形容“陋室”不陋,表達了一種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這篇銘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鮮明、格調高雅、構思巧妙,意境雋永、韻味深長、文句精美而膾炙人口,久為傳誦。下面我們就來一個背誦比賽,看誰背得最快。

      十、背誦比賽3分鐘

      討論:你是如何看待劉禹錫的人生態(tài)度和生活情趣的?

      十一、反饋檢測3分鐘

      1、解釋下列句中劃線的詞語。

      A、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B、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2、把下列文言句子譯成現(xiàn)代文。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孔子云:何陋之有?

      十二、作業(yè)

      1、試著寫一兩個對偶句,作為自己的座右銘。(關于學習、處世、立身的。)

      2、日記:讀《陋室銘》有感

      教學反思:

      《陋室銘》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鮮明、構思巧妙、韻味深長而膾炙人口,久為流傳,本文作者自述其志,通過對居室情景的描繪,極力形容“陋室不陋”表達一種高潔傲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我在進行本課教學時,利用課件展示了教學的主要環(huán)節(jié)和用以激發(fā)學生思考的問題、練習和簡明參考答案,這樣不僅能給學生直觀形象的印象,而且還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促進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能力。我在導入新課時配上了悠揚古雅的古箏音樂,在最后的集體背誦環(huán)節(jié),也配上了與課文情調相宜的音樂。不僅營造了古雅的課堂氣氛,也大大增加了課堂效果。

      陋室銘教案 9

      一、導入:

      不知道同學們有沒有讀過這樣一本書叫《古文觀止》,它是清朝康熙年間編纂的供學塾使用的文章讀本。此處的“古文”指古代的散文,“觀止”表明作者的態(tài)度是:古文的精品都已選入了,你已經欣賞到最好的的了,不用再看其他的了。當然這有些夸張,這本書選了從先秦到明末的222篇古代散文作品,其中有一篇僅僅81個字的短文就占有古代散文的一席之地,這是為什么呢?讓我們帶著這種思考來學習劉禹錫的《陋室銘》。(展示課題、作者)

      二、學習新課

      1、 指名學生回答“銘”的特點。師補充:銘,就是記載,在器物上刻字,有勉勵或警戒的意思,表示永記不忘。

      2、 師:那么題目的意思是什么? 生回答:寫寫他的陋室

      師:陋室有何可寫之處呢?我們來讀課文。

      三、一讀課文,疏通文意。

      1、 學生大聲朗讀課文,后齊讀。(師提示:注意挺胸抬頭,聲音洪亮,精神飽滿。)

      2、 師:讀得整齊,也很流暢。你們自己覺得讀得怎么樣?

      師:這是一篇文言文,大家注意文言文得讀法與現(xiàn)代文有所不同,大家回憶一下電影和電視里看到古人是怎樣讀書得呢?

      生回答:跟唱歌一樣,搖頭晃腦等

      師:古人讀書師很有韻味的,自得其樂地讀,一般說語氣都比較舒緩,老師試著讀一下。(師配樂讀)

      師:我們要讀出韻味來,還是要充分理解課文內容,把握作者的感情,下面我們結合注釋,同桌或前后桌討論解決。(展示詞語、句子的.意思,學生有疑問自己上來查。)

      四、二讀課文,把握文章內容,作者感情。

      師:我們理解了課文內容,再讀就要帶感情讀,誰來讀?

      指名學生讀,互相點評。

      師:古人說過:“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我們讀了文章,能不能說說你的收獲。學生邊說邊討論。

      師引導學生從以下幾個方面把握:

      1、 文章的主旨,表明作者的安貧樂道的情趣和高潔傲岸的餓節(jié)操。

      2、 結合句子賞析: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創(chuàng)設情景,引導學生說說環(huán)境是怎樣的幽雅,那青苔是怎樣應了作者的心意,慢慢地爬上那班駁的臺階?那草色又是如何受了青苔的感染,他們聚集在一起,繞過窗簾飄入室內?環(huán)境幽雅、恬靜——---陋室不陋。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請大家想象一下,室內談笑的都有哪些人,他們在談些什么?引導學生答:韓愈、柳宗元、王叔文等,他們個個學識淵博,心憂天下。王叔文煮酒論當今時代英雄;韓愈扼腕長嘆,吟“欲為圣明除弊事,肯將衰朽惜殘年”;柳宗元在吟詩作畫,感嘆夢得的“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的無窮魅力。 交往之雅——-陋室不陋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撫琴調弦,展卷讀經,怡然自得,安貧樂道——-陋室不 陋。

      3、類比: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學生結合自己的體會說說)

      3、 托物言志:“托何物”“言何志”(學生用自己的語言表達對這種寫法的理解)

      師:以前學過的課文中有沒有這樣的例子?

      生:《荔枝蜜》、《白楊禮贊》,并背誦其中作者贊美白楊樹的句子。

      師:積累的古詩詞中有沒有這樣的例子?

      生:于謙的《石灰吟》、鄭板橋的《竹石》,一塊背誦。

      4、 引發(fā)學生思考:外界環(huán)境不重要,重要的是超越自我。

      五、三讀,品味語言。

      1、 駢句:句式整齊,節(jié)奏分明,讀來朗朗上口,充滿了音樂美。(學生找出文中的駢句,邊讀邊體會)

      2、 散句:最后一句,體會文章駢散結合,錯落有致,要讀出抑揚頓挫。

      3、 押韻,找出韻腳,要讀出延長音。

      4、 修辭,比興等手法,很有藝術感染力。(依據學生上課的情況,靈活處理)

      5、 學生可以自己提出覺得寫得好的句子,師生一塊品味。

      6、 讀:男女分讀駢句的上句和下句,散句一塊讀。(配樂朗讀)

      7、 背:

      師:學到這里,我想同學們一定都喜歡上了這篇文章,也感受到了它的 語言魅力,能被選入《古文觀止》確實是文有所值。咱應該把它積累下來。 指名學生背。(在指導背誦上有些困惑,沒想到好的方法。)

      師:很多好的句子咱可以制成卡片積累下來。

      六、拓展

      師:銘是古代刻在器物上警戒自己或稱述功德的文字,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座右銘,大家一起來分享一下。

      陋室銘教案 10

      一、教學目標

      1、了解本文借物喻理、托物抒情的寫法,理解文章如何通過描繪景物和陋室的生活來表現(xiàn)作者的人生志趣的。

      2、體會精妙新穎的構思。

      3、當堂背誦全文。

      二、教學過程

     。ㄒ唬⿲дZ

      在上課之前,請大家先來做個選擇題:假設有一個王公大廈,要得到它,必須說一輩子違背自己良心的話,做若干件傷天害理的事;還有一間簡陋室,那里綠色可人,有知音相伴,只要你想擁有它便在你的眼前。如果是你要哪個呢?

     。▽W生回答:選擇后者,因為……)

      恭喜你,你的選擇居然與一名唐代大名鼎鼎的詩人不謀而合,他便是劉禹錫。你有望成為新時代的劉禹錫!接下來讓我們來看一看劉禹錫的《陋室銘》吧!說到劉禹錫,那我們當然就要來了解作者及其相關的資料。

      1、學生自主介紹作者及作品。

      點撥:劉禹錫因參與王叔文領導的政治革新失敗被貶的背景。

      2、解題:請一個同學讀書下注釋,了解“銘”的特點:

      銘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陋室,意思是簡陋的房子!奥毅憽钡囊馑季褪峭ㄟ^對陋室的描繪和議論表達屋主人的心境和生活情趣。

     。ǘ╉斸樚釂,研讀課文

      第一組提問:

      1、學生齊讀課文,提問:同學們對陋室總的印象如何?(陋室不陋)

      2、“陋室”為什么“不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這八個字中哪兩個字最為關鍵?(德馨)

      第二組提問:

      4、作者的“德馨”表現(xiàn)在何處?(“苔痕上階綠”至“無案牘之勞形”五句)

      5、(講析“苔痕”兩句的環(huán)境,兩個用得好的動詞、寫景的順序之后)到這里來的'人多嗎?(不多。從“苔痕上階綠”可以看出)

      6、到陋室來的人不多,到底是些什么人呢?(鴻儒)

      7、作者為什么要寫自己的朋友是些什么呢?(寫自己的朋友是博學之士、高雅之士,以顯現(xiàn)自己“德馨”)

      8、朋友走了之后做些什么呢?(調素琴、閱金經)

      9、可以看出室主人的志趣如何?(高雅)

     。ń虒W中順勢板書:景、友、趣)

      第三組提問:

      10、作者明明在頌自己的陋室,為什么又寫“諸葛廬”、“子云亭”?(以“廬”、“亭”比“陋室”,以“諸葛、子云”自此)

      11、作者自叱“諸葛”、“子云”的目的何在?(表明作者想從政治上和文學上都干出一番事業(yè))

      12、那么,可以看出作者是個什么樣的人?(有遠大的抱負)

      13、由此看來,這一句在表意上是“蛇足”還是更進一層?(更進一層,是“德馨”的深化)

      14、全文結局照應了文中哪一句?(惟吾德馨)

      小結:作者通過對陋室的描寫和贊頌,抒發(fā)了作者甘居陋室、安貧樂道的思想感情,表現(xiàn)了不慕富貴、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節(jié)操。

     。ㄈ┩卣寡由

      賞析劉禹錫的另一首詩《烏衣巷》: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ㄌ崾荆簽跻孪锏靥幗鹆昴祥T朱雀橋附近,為東晉王導、謝安等世家巨族聚居之處。)請你聯(lián)系劉禹錫的背景來談談讀過此詩后的感受。

      點撥:夕陽斜矣,暮氣逼人,在這種冷情調中,野草撒野地開花,似乎在以鮮麗的顏色和蓬勃的生機,反諷著世事的變遷。又似乎在以自由的生命,暗示著曾經繁華蓋世的這片地方,已是門庭冷落,車馬稀疏,荒草沒徑了。詩人一點靈感,借一只燕子閱盡世事滄桑。它奇思獨具地以一只燕子的飛翔,把王謝巨族聚居之處,及唐朝已變成平常百姓雜居之處,進行了雙時空的疊印,從而對如此名門望族的煙消云散發(fā)出了充滿命運感和廢墟感的深長嘆息。

     。ㄋ模┳鳂I(yè)布置

      表示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詩文,在中國古代有許許多多。請同學們在課外閱讀中注意收集,把它們抄寫在本子上,比較一下看看哪一些詩文寫得最精彩。

      板書設計:

      陋室銘劉禹錫

      景:優(yōu)美的自然環(huán)境“上”、“入”——以靜為動

      德馨友:學問淵博的來客主人:具有高雅脫俗的情懷“陋室不陋”

      趣:恬然自適的生活主人:安貧樂道的情趣、 的原因

      對世俗生活的厭棄

      托物言志借陋室以言志,表現(xiàn)自己不貪戀榮華富貴、不與統(tǒng)治階級同流合污,重視自身修養(yǎng)的思想感情。

      陋室銘教案 11

      教學目標:

      1、掌握文言實詞,翻譯背誦全文

      2、學習比興、對偶等修辭手法

      3、感受作者不慕榮利、安貧樂道的情懷

      教學重點:

      掌握文言實詞,翻譯背誦全文

      教學難點:

      感受作者不慕榮利、安貧樂道的情懷

      教學流程:

      一、導入

      1、你心中理想的居所是怎樣的?

      2、劉禹錫被貶謫時,受到排擠欺壓,居住于一間陋室,他的心態(tài)可能是怎樣的呢?

      二、朗讀指導、落實字詞

      1、教師范讀、學生朗讀

      2、圈劃出不理解的字詞,查字典落實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鬃釉疲骸昂温?”

      三、整體把握

      1、陋室“陋”還是”不陋”?評判的依據是什么?

      物質——陋

      精神——不陋

      作者的.態(tài)度——不陋

      作者評價的依據——主人品格的高下

      2、朗讀課文,作者是分幾個層次表現(xiàn)陋室因為主人品格而不陋的?

      為課文劃分層次

      四、逐層理清

      1、作者是怎樣開篇的

      (1)“山不在高……水不在深……”是為了說山道水嗎?

      重點在于“仙”“龍”

      (2)“仙”“龍”有暗指什么?體現(xiàn)作者怎樣的心理?

      暗指作者自己,對自己品德高于庸俗常人的自信

      精神志向不因為現(xiàn)實而受局限

     。3)用怎樣的情緒朗讀這一句?

     。4)通過類比引入主題

      2、作者是怎樣承接主題展開表現(xiàn)的。

      環(huán)境幽雅:

      (1)展開想象,說說這是怎樣的環(huán)境?

     。2)“上”“入”兩字是什么用法,這樣用給人怎樣的感受?

      (3)“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兩句可能暗示什么?

      交往風雅:

     。1)“鴻儒”指什么?“白丁”指什么?

     。2)“談笑有鴻儒”與“苔痕上階綠”是否矛盾?

      (3)想象作者寫這兩句話的時候心理活動是怎樣的?

      情趣高雅:

     。1)什么叫“素琴”?什么叫“金經”?

     。2)“素琴”“金經”意在說明什么?

     。3)“可以調素琴“與”無絲竹之亂耳“是否矛盾?

      (4)“無案牘之勞形”表現(xiàn)作者追求怎樣的生活狀態(tài)?

      3、作者宕開一筆的突轉效果

     。1)、寫自己的陋室、表現(xiàn)自己心志、精神追求,作者卻為何宕開一筆寫“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是不是把話題扯遠了,偏題了?

     。2)寫諸葛亮、揚雄的兩句話刪去對作者的思想的表達有沒有影響?

      總結全文呼應開頭

      (1)引用孔子的話的作用僅僅是再次強調陋室不陋嗎?

     。2)“孔子云”只是一個巧合嗎?

      小結:

      本文雖然短小,但結構層次鮮明,體現(xiàn)了中國寫文章強調“起承轉合”的特點。

      用清晰的思路表現(xiàn)了作者安貧樂道、追求高尚人格的精神。

      五、拓展練習

      這是一篇韻文,要反復朗讀,感受體會音韻之美

      朗讀指導:找出對偶句,中國人喜愛的對稱美

      句式整散結合,和諧靈動

      圈劃押韻的字詞,感受音韻美

      情趣高雅、自得其樂的語調

      陋室銘教案 12

      教學目標:

      一、知識和能力:掌握相關的文言字詞,翻譯并背誦課文,學習托物言志的寫法。

      二、過程與方法:疏通文意以學生翻譯為主,教師講解為輔:分解課文時教師引導學生理解課文。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理解作者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教學重點:

      多種形式的誦讀及當堂背誦。

      教學難點:

      1、理解作者高潔的節(jié)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2、體會本文語言優(yōu)美,音調鏗鏘的特點。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學生準備:

      預習課文,熟悉生字難詞。

      教學方法:

      朗讀法,自學點撥法。

      教學過程:

      環(huán)節(jié)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導入新課

      這里有兩種房子,你比較喜歡哪一種?

      看屏幕,回答。

      但劉禹錫卻住在簡陋的房子里,寫下了千古名篇――《陋室銘》,你知道這是什么原因嗎?

      二、新授

      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陋室銘》及作者劉禹錫。

      學生瀏覽,識記重點。

      (一)、簡介作家及作品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陋室銘》及劉禹錫。(多媒體顯示課題、作者簡介)

      (二)、解題

      文章題目為《陋室銘》,“陋室”從字面上比較好理解吧,即(簡陋的房子)那么誰能告訴我什么是“銘”呢?補充一點,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多媒體顯示“銘”文的特點)

      劃出“銘”的注釋,回答。

     。ㄈ┢纷x課文

      1、初讀課文,熟悉課文。

      學習文言文首先要學會流暢的朗讀,流暢的朗讀是理解文意的`基礎。

     。1)、學生自由讀

      請同學們放聲自由朗讀一遍,讀時注意字音、停頓,讀正確、流利。

      自由讀,注意字音、停頓。

      (2)、聽錄音

      請同學們認真聽,對照錄音,看你的字音,停頓是否正確。

      學生認真聽,揣摩體會字音、停頓。

      (3)、抽生讀

      下面我們請一位同學來朗讀,注意讀準字音節(jié)奏,讀得順暢,讀出感情。其他同學認真聽,聽后能給予正確評價,生評后,教師給予恰當評價,并適時點撥、指導。

      認真聽他人讀,聽后進行評價。

     。4)齊讀

      大家齊讀一遍課文,根據讀的效果進行恰當?shù)脑u價,過渡。

      學生齊讀,體會感受。

      2、二讀課文,疏通課文

     。1)、利用工具書和注釋自譯

      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利用注釋,工具書口頭翻譯全文。若有疑難處,同桌可討論,仍不能解決,請做上符號等一會兒提出來大家一起討論解決。(老師巡視指導,解疑)

      學生利用工具書,注釋,口頭翻譯全文,若有疑難處,同桌可討論,仍不能解決,請做上符號,等一會兒提出來大家一起討論解決。

     。2)、組織解疑,檢查自學效果

      引導解疑。(“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行”)

      學生質疑、解疑、譯句。

     。3)、鞏固理解

      (多媒體出示譯文)請同學們對照譯文,把你覺得不容易翻譯的那幾句再識記一下。

      學生理解譯文

      (4)、解決重點字詞

     。ǘ嗝襟w出示重點字詞)

      a、請學生在書上找出答案,書上沒有的自己寫在書下角并補上注釋。

      學生思考、回答、識記。

      b、學生齊答,老師點撥、指導。

      3、三讀課文,賞析課文

      (1)、感受音韻美

      這是一篇銘文,銘文有押韻的特點讀起來瑯瑯上口,我們一起來有感情的朗讀一遍,感受它的音韻美。

      有感情地朗讀。

      (2)、分析課文

      (多媒體出示問題)請同學們在前后桌展開討論。

      1、找出文章的主旨句。

      2 、文章題目為“陋室銘”,文中又說“何陋之有”,這些矛盾嗎?陋室不陋具體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

      3、寫“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有何作用?

      4、文章起筆寫山水似乎與陋室無關,為什么要這樣寫?

      學生討論解決問題。

     。3)、匯報結論

      請同學們就剛才討論的結果發(fā)言,如果后面同學與前面的同學結論一致,就不必重復了。(教師就學生發(fā)言進行適當?shù)脑u價引導)

      小組代表舉手發(fā)言,小組內有不同意見的,可各抒己見。

     。4)、小結

      綜合大家的意見,我們一起來看屏幕,(多媒體出示板書)小結:文中通過對居室的描繪,極力形容不陋,表達了作者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借陋室以言志,這里運用了托物言志的寫法)

      學生學習托物言志的寫法。

     。ㄋ模、拓展延伸

      請你談談你對劉禹錫的人生態(tài)度和生活情趣的看法。

      學生思考后各抒己見。

      三、背誦課文

      讓我們一起來看著板書背誦這篇課文,重新品味它的意境雋永與韻味深長吧!

      齊背。

      四、布置作業(yè)

      1、完成[思考與練習]一題。

      2、學習托物言志的寫法,寫一篇短文。

      3、背誦課文。

      陋室銘教案 13

      教學目標:

      1、理解、背誦課文

      2、積極累文言詞句

      3、學習托物言志的寫法

      4、認識作者的現(xiàn)實意義,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理解、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學習托物言志的寫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

      講授、誦讀、討論、交流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解題:什么叫“銘”?

      明確: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成為一種文體。

      2、作者及寫作背景介紹

      二、整體感知,疏通句意

      1、采用多種方式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和節(jié)奏

      2、根據注釋理解課文內容(先個人譯,有疑難小組解決,小組不能解決的再提出來全班來理解),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再朗讀課文。

      三、精讀細品,把握主旨

      1、統(tǒng)領全文的'語句是什么?

      2、本文運用了一種什么樣的寫法?

      3、本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陋室的?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4、本文通過對陋室的描繪,極力形容“陋室”不陋,表達了作者不慕名利、安貧樂道的情趣,處在今天這個充滿競爭的社會中的你如何看待作者的這種生活態(tài)度?

      四、聯(lián)系現(xiàn)實,發(fā)表見解

      出示仿寫篇《學生銘》

      思考:你覺得它反映的是何種學習態(tài)度?你對這樣的學生是如何看待的?

      板書設計:

      引出陋室——惟吾德馨

      自然環(huán)境清幽

      陋室銘陋室特點交往人物不俗不慕名利、安貧樂道

      生活情趣高雅

      古賢自比——陋室不陋

      陋室銘教案 14

      教學目標

      1、學習托物言志的寫作技巧。

      2、讓學生了解押韻及其作用,朗讀、背誦全文。

      3、體會作者安貧樂道、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質。

      教學重點

      1、疏通文言語句,分析文章內容。

      2、朗讀、背誦文言課文。

      教學難點

      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2、學習托物言志的寫法。

      教學過程:

      一、課文字詞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在:在于。名:著名、出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則:就。靈:靈異,神奇。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這。是:判斷動詞。惟:只,只是。吾:陋室主人。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上:長到。入:映入。苔痕碧綠,長到階上,草色青蔥,映入簾中。正常語序應為:苔痕綠上階,草色青入簾。

      談笑有鴻儒。鴻:大。鴻儒:博學的人。

      往來無白丁:指沒有什么學問的人。

      可以調素琴:彈奏。素:不加修飾的。

      閱金經:這里指佛經

      無絲竹之亂耳:指琴瑟、簫管等樂器,這里借代奏樂的聲音。

      無案牘之勞形:案牘:官府的公文。勞形:使身體勞累。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諸葛廬和子云亭都很簡陋,卻因為居住的人有名而受到人們的敬仰。

      孔子云:“何陋之有?”云:說。之:賓語前置的標志,無義。“何陋”是“有”的賓語,前置了。正常語序應為:有何陋?有什么簡陋的呢?

      二、課文朗讀

      三、寫作背景

      當時他被貶到和州做刺史時,按當時規(guī)定,他應住衙門里的三間的屋子?墒呛椭葜h見他被貶而來,便多方刁難。半年之內讓他搬家三次,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讓他住進了一所非常簡陋的小房子。他在憤激之中,一氣呵成,寫成了《陋室銘》,并請有名的書法家柳公權刻寫在碑上,豎在門外,以明心志。

      三、常識

      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成為一種文體。如:墓志銘、座右銘等。銘文一般都是押韻的,又講究句式整齊,常用排比、對偶句。

      介紹:表現(xiàn)文體的字有說、記、序、銘……。

      本文選自《全唐文》。劉禹錫:唐代詩人、哲學家。字夢得,洛陽人。曾中進士,官至監(jiān)察御史。他熱心贊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對宦官和藩鎮(zhèn)割據勢力。政治革新失敗后,被貶官降職多次。他與柳宗元交情深厚。有《劉賓客集》。他一生創(chuàng)作了不少膾炙人口的詩詞散文,受到同時代大詩人白居易的推崇!堵毅憽肪褪且黄獋魇兰炎。有研究者指出:當年劉禹錫被貶到安徽和州當通判,受到和州知縣的百般刁難,讓他在半年時間,連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僅是斗室(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劉禹錫因此起筆寫了《陋室銘》一文,并請人刻在石頭上,立在門前,以此明志。

      四、課內問題

      1、這里詩人用有仙之山,有龍之水具體比什么?

      開頭用比喻起興,引出陋室,以虛襯實,進行類比。

      這里,用山、水來比“室”,用“不在高”“不在深”比“陋”,用“仙”“龍”來比“德”,用“名”和“靈”來比“馨”。

      既然山之名不在于高而在于仙,水之靈不在于深而在于龍,那么,室之陋與不陋,也就不在于它是否富麗堂皇,而在于主人之德是否高尚?磥怼拔┪岬萝啊碑孆堻c睛,統(tǒng)領全篇,是全文的文眼。

      2、“斯是陋堂,惟吾德馨!边@兩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深刻含義是什么?

      “陋室”二字扣題。“德馨”二字統(tǒng)領全篇,是全文的核心。用“惟”字加強語氣。這兩句包含兩層意思,一層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卻了室陋,另一層意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為陋室增光添采。

      3、陋室不陋具體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呢?

      A、“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寫環(huán)境的清幽、雅致!。反映出室主人淡泊名利的志趣。這是寫陋室的環(huán)境,

      B、“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寫朋友的賢良儒雅,反映出室主人高潔傲岸的情懷。因此我們便得知主人必是高雅之士。主人德才兼?zhèn),表明主人高雅脫俗的情懷?/p>

      C、“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寫生活的'高雅脫俗(陋室主人的情趣),反映出室主人不為瑣事縈懷的心態(tài)。有正面描寫即實寫的句子,“可以調素琴,閱金經”;也有反面描寫即虛寫的句子,“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翱梢哉{素琴”與“無絲竹之亂耳”對應,“閱金經”與“無案牘之勞形”相對應。這樣正反對照,虛實相生,表明了作者恬淡閑適、安貧樂道的情趣。

      陋室之景宜人,陋室之人高雅,陋室之事有趣?磥,陋室其實不陋,這一切又是為了陪襯“惟吾德馨”,呼應開頭。正因為主人道德高尚,名聲遠揚,陋室才見其不陋。

      4、文章主旨至此已突出,意思似乎已寫盡,為什么又寫諸葛廬、子云亭呢?

      運用類比,以“廬”、“亭”比“陋室”,以“諸葛、子云”自此,意在以古代名賢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賢的志趣和抱負。

      歷史上或現(xiàn)實生活中有哪些陋室不陋的例子?請舉例。

      床頭屋漏,雨腳如麻的杜甫草堂。

      5、提問:文章結尾引孔子的話“何陋之有”,有什么含義?

      孔子這句話是個典故,孔子打算搬到九夷山去住,有人對他說:“那個地方十分簡陋,你怎么能去住呢?”孔子回答說:“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的話很坦率,而劉禹錫只引后一句,那是因為前一句的意思已包含在文章中了,其意卻正在前一句。自己就是和孔子一類的君子,這樣更突出了作者高潔偉岸、不隨世俗的志趣和抱負。陋室不陋,關鍵在于“君子居之”“惟吾德馨”。文章結尾引經據典,力發(fā)千鈞,把作者的思想推到了高峰。以問句作結,警策有力,引人深思。

      6、賞析誦讀——欣賞形式美

      本文是一篇駢文。字數(shù)相同、意思相對的兩個相接的句子,叫做駢句。駢句不僅講究對偶,而且講究聲律。本文中的押韻就是講究聲律的表現(xiàn)之一。押韻指在句末或聯(lián)句之末用韻母、聲調相同的字。

      文中名、靈、馨、青、丁、經、形、亭押韻。駢文押韻使人加深了印象;同時便于吟誦和記憶,有聲調和節(jié)奏之美。

      五、中心思想

      這篇銘文通過贊美簡陋的居室,表達了作者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和安貧樂道的情懷。

      六、作業(yè)設計

      1、背誦《陋室銘》。

      2、文意理解:

      A、能概括《陋室銘》一文中心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B、描寫陋室的自然環(huán)境的句子是: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C、表現(xiàn)陋室主人生活情趣的句子有: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哉{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D、與“時人莫小池中水,淺處無妨有臥龍”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E、文章寫“孔子云:何陋之有?”的目的是什么?

      語見《論語·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認為,九夷雖然簡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簡陋了。此處引用孔子的話證明“陋室”“有德者居之,則陋室不陋!迸c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遙相呼應。把個“陋”字徹底翻了過來,達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這是全文的點睛之筆。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潔做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F、作者的“德馨”可以在他的詩作《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中找出見證: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陋室銘教案 15

      教學目標

      一、理解作者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二、了解“銘”的特點,掌握相關的文言詞匯。

      三、學習課文托物言志的寫法。

      教學設想

      一、以尊重學習者的學習體驗為重點,引導學生在多種形式的誦讀中,體會劉禹錫的那份情懷。

      二、在加強誦讀的同時,認真體會“銘”文句式整齊、押韻,節(jié)奏感強的特點。

      三、安排一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導入課文。

      二、初讀課文,讀準字音和句讀。在朗讀合作中實現(xiàn)“字音準確,停頓分明,不讀破句子”的目標。

     、抛杂纱舐暲首x。

      ⑵同位互相聽讀。

     、峭瑢W朗讀展示,聽后師生評點。

     、三R讀課文,讀準字音和句讀。

      三、再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引導學生借助已有知識儲備和文下注釋,粗通課文大意。

     、艑φ兆⑨專x全文,疏通文意。

     、平涣鲗φn文內容的了解。點評正誤。注意以下詞句的解釋:

     、佘皒īn 散布得很遠的香氣.

      ②無絲竹之亂耳 之:助詞,位于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亂:使……混亂。亂耳:擾亂聽覺。

     、蹌冢菏埂瓌诶邸

     、軓]:簡陋的房屋。

      ⑤何陋之有? “有何陋”的'倒裝。之:賓語前置的標志。

      ⑶齊讀課文,讀出節(jié)奏和語調。

      四、三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情懷。默讀課文,充分發(fā)揮聯(lián)想與想象,讀出自己的感受和體驗,在體驗中再造陋室形象,理解作者情趣。

     、抛髡哒f“斯是陋室”,“陋”在何處?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薄匀画h(huán)境(景致少、來客少)。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往來客人(來客少,古時讀書人少,“鴻儒”更少)。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主人情趣(陳設少、作為少)。

     、啤奥摇闭娴摹奥眴幔

     、佟八故锹遥┪岬萝啊薄宦,關鍵在人。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環(huán)境清幽。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交往高雅。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情趣脫俗。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用古代名賢類比。

      “何陋之有”——以圣賢之語自勉,呼應開頭。

     、诿髅魇锹,作者為何覺得“不陋”?交流對作者的了解,體會作者的難言寂寞。

      作者是唐代一位性格倔強的詩人。他求異心理很強,如悲秋,從來就是詩人的通病,他卻偏要反其道而行之,認為天高氣爽的秋天使人心胸開闊,更有詩意。他熱心贊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但遭到保守派的排擠,被貶官降職十年。好不容易被召回京城,又因《玄都觀桃花》和《再游玄都觀》詩作先后兩度被貶。劉禹錫寫此文時,正被貶為和州刺史,其時唐王朝正一天天地衰落下去。朝廷任人惟親。官僚士大夫階層大多只顧尋歡作樂,不以國事為念。劉禹錫對此深感憂慮,卻又無可奈何。作者運用托物言志的手法,通過贊美簡陋的居室,一方面向朝中當權者顯示自己并未因遭貶而郁郁寡歡,相反卻過得安逸瀟灑;另一方面表達自己身居陋室不改初衷,屢遭磨難而堅守節(jié)操的信念。

      ⑶齊讀課文,假想自己就是劉禹錫,讀出作者的心態(tài)和感情。

      五、四讀課文,體會“銘”這種文體句式整齊、押韻,節(jié)奏感強,具有音樂美的特點。

      ⑴讀注釋①,了解“銘”的含義。(文字→文體。押韻)

      ⑵找出韻腳。(名、靈、馨、青、丁、經、形、亭)

     、驱R讀課文,讀出韻味和美感。韻腳要讀得清晰響亮。

      六、小結。

      七、布置作業(yè)。

      背誦并默寫課文。

      備課后記:《陋室銘》篇幅短小,語句讀來瑯瑯上口;加之經過七年級一年的學習,學生已初步掌握了一定的閱讀文言文的方法,粗通文意的目標較易達到。因而在設計教學中,把著力點放在關注學生的閱讀體驗過程上。這也是新課程改革中提倡的重要理念之一,《語文課程標準》中更是頻頻出現(xiàn)“體驗”這一字眼。作為教學意義上的“體驗”,既是一種活動過程,也是一種活動結果。關注學生的閱讀體驗過程,實際上也就是根據學生的認知特點和規(guī)律,引導學生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地接觸文本,探究文本,感悟文本;讀準字音,讀通詞句,讀對語調,讀清思路,讀出感情體驗。

    【陋室銘教案】相關文章:

    《陋室銘》教案07-03

    陋室銘教案08-25

    陋室銘教案范文04-24

    陋室銘教案【熱】02-16

    【熱門】《陋室銘》教案01-03

    【熱】《陋室銘》教案01-04

    【推薦】《陋室銘》教案01-23

    【熱】陋室銘教案12-29

    《陋室銘》教案【精】01-11

    《陋室銘》教案【熱】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