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古詩詞
感悟古詩詞
《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我們在引導學生學習古詩詞的時候,要讓學生“誦讀古詩詞,有意識地在積累、感悟和運用中,提高欣賞品位和審美情趣”。通過《馬說》一文的教學,結合平時文言文教學中的一些具體做法,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古詩詞感悟:
一、 在誦讀中感悟 。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意自見”、“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古詩詞教學,必須首先讓學生在學生初步理解字意的基礎上,把握了作品的情感基調,反復地朗讀,再理解,再朗讀,在這個過程中充分調動自己的內心情感去體味作者與作品,最終實現對作品深刻的感悟。
二、補充背景材料進行感悟。
《馬說》一文是作者韓愈借千里馬被埋沒、被摧殘的不幸遭遇,抒發(fā)自己懷才不遇的憤懣不平之情。因此有關于文章及作者的寫作背景尤為重要:《馬說》大約寫于貞元十一年至十六年間,其時韓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書宰相求擢用,而“志不得通”,“足三及門,而閽人辭焉”因此郁郁不樂。鑒于此在學生自主學習環(huán)節(jié)中,我布置了一項內容:結合歷史知識,借助手中的資料,搜集文章的寫作背景,以幫助學生更深入的感知文章內容。
三、創(chuàng)設一定的情景。
看過一個《石壕吏》的教學案例,這是一首敘事詩,描述的是安史之亂時官吏捉人故事,教師為了將官吏捉人時的專橫跋扈及老婦人的哭訴表現的更形象具體,就借助于讓學生編演課本劇的形式。讓學生來編、來演,這是學生非常感興趣的,因此學生就會以小組為單位搜集資料更深入的理解文本,為了一句話、一個眼神、一個動作相互爭論、探究,直到將人物的特點表現的淋漓盡致才罷休,這也正達到了學生深層次感悟詩歌思想的目的。 同樣在《馬說》中我讓學生自編自演了課本劇,并通過采訪演員的方式,就“誰來為千里馬的不幸遭遇負責”展開探究,一下切中文章的主旨。我想在學習蘇軾的《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時,在欣賞李白的《靜夜思》時若能配以相應的音樂,學生對詩詞意境的感悟會更深刻。 因此,教師在課堂上為學生創(chuàng)建一個濃濃的學習環(huán)境,讓學生融入情境之中,教學也就不是難事了。
四、 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象。
古詩詞中有很多是詩人借景抒情的,初中詩詞欣賞教學,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把詩化為一幅畫。 就如在學習馬致遠的《天凈沙 秋思》時,引導學生找出詩中具體的物象,如藤、樹、鴉、小橋、人家、馬等等,再仔細觀察物象的特征,如枯藤、老樹、昏鴉等,借此讓學生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想象,形成一幅完整的圖畫,用筆或者用語言將他描繪下來。這樣一幅“秋天行旅圖”便能很好的幫助學生
對游子思鄉(xiāng)有所感悟。同樣在《錢塘湖春行》和《春望》的教學案例中,為了讓學生感知兩首詩描寫的季節(jié)有所不同,教師就抓住了 “淺草”和“草木深”讓學生展開聯(lián)想,“淺草”草剛長出來的時候,這應該是初春或早春時節(jié),而“草木深”草木生長非常茂盛,自然是晚春時節(jié)了。 讓學生展開豐富的聯(lián)想和想象,借助已有的生活經驗,拓展思維,對于遠離我們生活實際的古詩詞教學,的確是一妙計。
古詩詞是我國文學的精髓,它需要我們細細的去“品”。
【感悟古詩詞】相關文章:
人生感悟古詩詞09-28
感悟古詩詞之美作文07-17
體會意境,感悟古詩詞的魅力11-13
經典古詩詞09-18
經典古詩詞07-23
還鄉(xiāng)古詩詞 古詩詞將軍嶺06-05
古詩詞作文05-18
夏至的古詩詞08-13
經典古詩詞的鑒賞09-07
父親的古詩詞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