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手机一级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欧美日韩,欧美精品中文字幕亚洲专区,国产免费观看网站

    <mark id="hrvb1"><strong id="hrvb1"></strong></mark>
  • <td id="hrvb1"></td>

    詩經(jīng):小旻賞析

    時(shí)間:2024-12-05 08:49:32 曉鳳 詩經(jīng)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詩經(jīng):小旻賞析

      《小雅·小旻》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jīng)》中的一首詩。這是一首諷刺周朝昏庸的君主不能采納善謀的詩歌。以下是小編分享的對(duì)該詩的賞析,歡迎大家閱讀!

    詩經(jīng):小旻賞析

      《詩經(jīng):小旻》

      旻天疾威,敷于下土。

      謀猶回遹,何日斯沮?

      謀臧不從,不臧覆用。

      我視謀猶,亦孔之邛。

      潝潝訿訿,亦孔之哀。

      謀之其臧,則具是違。

      謀之不臧,則具是依。

      我視謀猶,伊于胡厎。

      我龜既厭,不我告猶。

      謀夫孔多,是用不集。

      發(fā)言盈庭,誰敢執(zhí)其咎?

      如匪行邁謀,是用不得于道。

      哀哉為猶,匪先民是程,

      匪大猶是經(jīng)。

      維邇言是聽,維邇言是爭。

      如彼筑室于道謀,是用不潰于成。

      國雖靡止,或圣或否。

      民雖靡膴,或哲或謀,

      或肅或艾。

      如彼泉流,無淪胥以敗。

      不敢暴虎,不敢馮河。

      人知其一,莫知其他。

      戰(zhàn)戰(zhàn)兢兢,如臨深淵,

      如履薄冰。

      注釋:

      1、旻天:秋天,此指蒼天、皇天。疾威:暴虐。

      2、敷:布 施。下土:人間。

      3、謀猶:謀劃、策謀。猶、謀為同義詞;剡y:邪僻。

      4、斯:猶“乃”、才。沮:停止。

      5、臧:善、好。從:聽從、采用。

      6、覆:反、反而。

      7、孔:很。邛:毛病、錯(cuò)誤。

      8、潝xì、潝:小人 黨同而相和的樣子。訿訿:小人伐異而相毀的樣子。

      9、具:同“俱”,都。

      10、依:依從。

      11、伊:推。于:往、到。胡:何。底:至,指至于亂。

      12、龜:指占卜用的靈龜。厭:厭惡。

      13、猶:策謀。

      14、用:猶“以”。集:成就。

      15、咎:罪過。

      16、匪:彼。行邁謀:關(guān)于如何走路的謀劃。

      17、匪:非。先民:古人,指古賢者。程:效法。

      18、大猶:大道、常規(guī)。經(jīng):經(jīng)營、遵循。

      19、維:同“唯”,只有。邇言:近言,指讒佞近習(xí)的膚淺言論。

      20、爭:爭辯、爭論。

      21、潰:通“遂”,順利、成功。

      22、靡:沒有。止:禮。靡止,猶言沒有禮法、沒有法度。

      23、膴:肥。靡膴,猶言不富足、尚貧困。

      24、艾:有治理國家才能的人。

      25、無:通“勿”。淪胥:沉沒。。簲⊥觥

      26、暴虎:空手打虎。

      27、馮河:徒步渡河。

      28、其他:指種種喪國亡家的禍患。

      譯文:

      蒼天蒼天太暴虐,災(zāi)難降臨我國界。

      朝廷策謀真僻邪,不知何時(shí)能止歇。

      善謀良策難聽從,歪門邪道反不絕。

      我看朝廷的謀劃,確是弊病太多些。

      小人嘰喳攻異己,是非不分我悲凄。

      若有什么好謀略,他們?nèi)疾豢弦馈?/p>

      若有什么壞計(jì)策,他們?nèi)紩?huì)同意。

      我看朝廷的謀劃,不知弄到何境地。

      占卜靈龜已厭倦,謀劃再不向我談。

      謀臣策士實(shí)在多,就是沒有好意見。

      議論紛紛滿庭中,指出弊病有誰敢!

      就像謀劃要遠(yuǎn)行,真到路上沒效驗(yàn)。

      如此謀劃我悲痛,古圣先賢不效法,

      常規(guī)大道不遵從。

      近僻之言王愛聽,膚淺之見紛聚訟。

      就像宮室建路上,當(dāng)然不會(huì)獲成功。

      國家雖然沒法度,人有聰明有糊涂。

      人民雖然不富足,還有明哲有善謀,

      有能治國有嚴(yán)肅。

      就像長流那泉水,不讓衰敗與陳腐!

      不敢空手打虎去,不敢徒步過河行。

      人們只知這危險(xiǎn),不知其他災(zāi)禍臨。

      面對(duì)政局我戰(zhàn)兢,就像面臨深深淵,

      就像腳踏薄薄冰。

      賞析:

      《毛序》說:“《小旻》,大夫刺幽王也!编嵐{又訂正說:“當(dāng)為刺厲王。”朱熹《詩集傳》不明言諷刺何王,只說“大夫以王惑于邪謀,不能斷以從善而作此詩”。綜觀全詩,作者應(yīng)該是西周王朝末期的一位官吏,至于是諷刺幽王還是厲王,詩無明證,只好用“最高統(tǒng)治者”統(tǒng)而言之。不論是幽王還是厲王,他們都驕奢腐朽,昏憒無道,善惡不辨,是非不分,聽信邪僻之言,重用奸佞之臣,不知覆滅之禍,已積薪待燃。作者以諷刺的口吻揭露最高統(tǒng)治者重用邪僻而致使“猶謀回遹”為中心,通過揭露、感嘆、批判和比喻等表達(dá)方式,一氣呵成,詞完意足,鮮明地表達(dá)了他憤恨朝政黑暗腐敗而又憂國憂時(shí)的思想感情。

      全詩六章,前三章章八句,后三章章七句。

      第一章突兀起句,以怨天的口氣發(fā)端,指出當(dāng)前王朝政治的災(zāi)難是“謀猶回遹”,昏庸的國王是非不辨、善惡不分,結(jié)果“謀臧不從,不臧覆用”,表現(xiàn)出作者對(duì)國家命運(yùn)的憤慨和憂慮。第二章進(jìn)一步指出,所以造成這種政治上的混亂局面,是由于一些掌權(quán)者嘰嘰喳喳、黨同伐異。他們“謀之其臧,則具是違;謀之不臧,則具是依”,因而詩人再次發(fā)出感嘆:這樣下去,不知國家要弄到什么地步!從而加深了第一章內(nèi)容的表述。第三章,作者用“我龜既厭”這一典型的事例再次表示對(duì)王朝政治、國家命運(yùn)的深切憂慮,并指出,朝廷上雖然“謀夫孔多”、“發(fā)言盈庭”,但都是矢不中的、不著邊際的空談。接著第四章又進(jìn)一步說明,當(dāng)前王朝的政令策謀,上不遵古圣先賢、下不合固有規(guī)范,而國王還偏聽偏信、不加考究,就使王朝的策謀更加脫離實(shí)際了。第五章作者又以諫勸的口氣說,國家各種人才都有,國王要擇善而從,不要使他們流散、消亡。這實(shí)是對(duì)周王發(fā)出了警告。最后一章,作者再次表達(dá)了自己憂慮國事的深沉心情,其中“戰(zhàn)戰(zhàn)兢兢”三句,生動(dòng)形象、啟發(fā)鮮明,寫出了自己焦慮萬狀的心態(tài),廣為后世所引用,早已成為著名的相關(guān)成語。

      由上述內(nèi)容,與其說這是一首政治諷刺詩,不如說它是一首政治抒情詩更確切些。當(dāng)然,政治諷刺也是一種政治抒情。作者以“謀猶回遹”為此詩中心議題,以對(duì)國事的憂慮為主線,以感嘆的語氣貫穿始終,從中把敘說、揭露、諷刺和議論有機(jī)地結(jié)合在一起來表述,從而形成了此詩主題明確、內(nèi)容豐富和感情深厚的顯著特色。從謀劃的正邪、決策的當(dāng)否,能看到政治的弊端以至國家的命運(yùn),表現(xiàn)了作者具有比較敏銳的政治洞察力,并憂心忡忡,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地為國事操心,表現(xiàn)了作者具有比較深厚的愛國感情,這些也就是此詩思想價(jià)值之所在。

      詩經(jīng)由來

      《詩經(jīng)》約成書于春秋中期,起初叫做《詩》,孔子曾多次提及此稱,如:“《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罢b《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dá);使于四方,不能專對(duì)。雖多,亦奚以為?”

      司馬遷記載的也是這一名稱,如:“《詩》三百篇,大抵賢圣發(fā)憤之所為作也!

      因?yàn)楹髞韨魇赖陌姹局泄灿涊d有311首,為了敘述方便,就稱作“詩三百”。之所以改稱《詩經(jīng)》,是由于漢武帝以《詩》《書》《禮》《易》《春秋》為五經(jīng)的緣故。

    【詩經(jīng):小旻賞析】相關(guān)文章:

    詩經(jīng)·小雅·小旻之什·小旻07-21

    詩經(jīng)·小雅·小旻之什·小宛10-18

    詩經(jīng)·小雅·小旻之什·小弁06-20

    詩經(jīng)·小雅·小旻之什·大東08-07

    詩經(jīng)·小雅·小旻之什·何人斯05-31

    詩經(jīng)·小雅·小旻之什·巷伯09-04

    詩經(jīng)·小雅·小旻之什·四月08-01

    詩經(jīng)《國風(fēng)·秦風(fēng)·小戎》原文賞析10-16

    《詩經(jīng)》賞析05-27

    《詩經(jīng)》賞析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