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手机一级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欧美日韩,欧美精品中文字幕亚洲专区,国产免费观看网站

    <mark id="hrvb1"><strong id="hrvb1"></strong></mark>
  • <td id="hrvb1"></td>

    《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芄蘭》

    時間:2024-09-18 22:23:26 詩經(jīng) 我要投稿

    《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芄蘭》

      《蘭》是《詩經(jīng)》里面《國風(fēng)》中的一首古詩。這首詩的兩章重疊,實際只有三個字不同,寥寥數(shù)語,就把“童子”態(tài)度的變化及姑娘的惱怒心理描出來了,清牛運震《詩志》評論說:“‘能不我知’、‘能不我甲’,諷刺之旨已自點明矣。末二句只就童子容儀詠嘆一番,而諷意更自深長。詩情妙甚。”每章前四句一韻,后兩句一韻,從樂歌的角度考察,后兩句大約是附歌。

    《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芄蘭》

    原    文 譯    文 注    釋
    蘭之支1,
    童子佩觿2。
    雖則佩觿
    能不我知3?
    容兮遂兮4,
    垂帶悸兮5。

    蘭之葉,
    童子佩6。
    雖則佩,
    能不我甲7?
    容兮遂兮,
    垂帶悸兮。
    蘭莢實長在枝,
    有個童子已佩。
    雖然身上已佩,
    難道不能與我在一起?
    看他一本正經(jīng)相啊,
    垂著腰帶晃晃啊。
    蘭莢實連著葉,
    有個童子已戴決。
    雖然指上已戴決,
    難道不能與我再親熱?
    看他一本正經(jīng)相啊,
    垂著腰帶晃晃啊。
    1.(wán丸)蘭:亦名女青,莢實倒垂如錐形。支:借作“枝”。
    2.觿(xī西):象骨制的解結(jié)用具,形同錐,也可為裝飾品。成人佩飾。

    3.能:寧,豈。知:智,一說“接”
    4.容:佩刀。遂:佩玉。一說容、遂,舒緩悠閑之貌。
    5.悸:帶擺動貌。


    6.(shè社):象骨制的鉤弦用具,著于右手拇指,射箭時用于鉤弦。

    7.甲:借作“”,親昵。一說長也。

      【注釋】

      1、題解:《詩序》說是大夫刺惠公驕而無禮。鄭玄箋:“惠公以幼帝即位,自謂有才能而驕慢于大臣,但習(xí)威儀,不知為政以禮。”朱熹則謂此詩難于解釋,“不知所謂”。近人或疑系寫婦女嫁給幼童,意在揭露此種婚姻惡俗。

      2、(丸wán)蘭:植物名。即“蘿”,俗稱“婆婆針線包”。

      3、支:通“枝”。

      4、觿(西xī):古時解結(jié)的用具,也用作裝飾品。

      5、容:閑暇自得貌。遂:通“(碎suì)”,瑞玉。此處指戴玉時炫耀的神態(tài)。

      6、悸:驚懼。此指衣帶抖動。

      7、(射shè):古代射者戴在右手大拇指上用以鉤弦的工具,俗稱板指。

      8、甲(峽xiá):同“”,親昵。

      【白話譯】

      蘭枝條彎又彎,男孩角錐佩腰間。雖說角錐佩腰間,他卻不愿把我戀。悠閑自得且炫耀,長垂衣帶飄飄然。

      蘭樹葉飄又飄,男孩佩在指間。雖說佩在指間,他卻不愿把我戀。悠閑自得且炫耀,長垂衣帶飄飄然。

      【講解】

      本篇主旨說法很多,一謂刺詩,漢《毛詩序》說:“刺惠公也,驕而無禮,大夫刺之。”元劉玉汝《詩緒》說:“愚意衛(wèi)人之賦此,毋亦嘆衛(wèi)國小學(xué)之教不講?”明豐坊《詩說》說:“刺霍叔也,以童成人之服,比其不度德量力,而助武庚作亂。”明季本《詩說解頤》說:“世俗父兄不能教童子習(xí)幼儀,而等(超越級別)以騖高遠也,故詩人作詩以刺之。”今人高亨《詩經(jīng)今注》等則以為是刺童子早婚。一謂美惠公,近人徐紹《學(xué)壽堂詩說》說:“當(dāng)是惠公初即位,以童子而佩成人之,行國君之禮,其大夫作詩美之,欲勉其進德耳。”一謂戀歌,今人朱東潤《詩三百篇探故》說:“以次章‘能不我甲()’之句推之,疑為女子戲所歡之詞。”今取后一說。

      詩人即景起興,因為蘭的莢實與都是錐形,很相像,故詩人觸景生情,產(chǎn)生聯(lián)想。這位女詩人與詩中的“童子”,可能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關(guān)系非常親密?墒牵詮“童子”佩帶、套上以來,對自己的態(tài)度卻冷淡了。本是解結(jié)的用具,男子佩并沒有嚴(yán)格年齡限制,與行冠禮不同。據(jù)《禮記·內(nèi)則》記載:子事父母,左佩小,右佩大!墩f苑·修文篇》也說“能治煩決亂者佩”,故毛傳謂是“成人之佩”,佩則表示“能射御”。當(dāng)時,貴族男子佩標(biāo)志著對內(nèi)已有能力主家,侍奉父母;對外已有能力從政,治事習(xí)武。正因為如此,所以詩中的“童子”一旦佩,便覺得自己是真正男子漢了,一下子穩(wěn)重老成了許多。這本來是很正常的,可是這一變化,在那多情的女詩人眼里,不過是裝模作樣假正經(jīng)罷了,實際他還是以前那個“頑童”。最使她惱怒的是,本來他們在一起無拘無束,親昵得很,而現(xiàn)在他卻對自己疏遠了,冷落了。因而“童子”的日常言行舉止乃至垂下的腰帶,無一不惹她生氣,看了極不順眼,甚而覺得這一切都是故意做給她看的。盡管他“容兮遂兮”,處處顯示出一副成熟男子的模樣,而她偏要口口聲聲喚他“童子”。“童子”的稱呼,正包含著她似嬌還嗔的情態(tài),從這一嘲諷揶揄中不難察覺她“怨”中寓“愛”的綿綿情意。

      全詩兩章重疊,實際只有三個字不同,寥寥數(shù)語,就把“童子”態(tài)度的變化及姑娘的惱怒心理描出來了,清牛運震《詩志》評論說:“‘能不我知’、 ‘能不我甲’,諷刺之旨已自點明矣。末二句只就童子容儀詠嘆一番,而諷意更自深長。詩情妙甚。”每章前四句一韻,后兩句一韻,從樂歌的角度考察,后兩句大約是附歌。

    【《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芄蘭》】相關(guān)文章:

    詩經(jīng)《國風(fēng)·衛(wèi)風(fēng)·芄蘭》原文注釋及鑒賞10-30

    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氓11-12

    《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木瓜》10-19

    芄蘭原文及賞析09-09

    詩經(jīng)·國風(fēng)·衛(wèi)風(fēng)·氓10-22

    《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河廣》11-13

    詩經(jīng)·國風(fēng)·衛(wèi)風(fēng)·木瓜09-28

    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氓介紹09-26

    詩經(jīng)衛(wèi)風(fēng)伯兮賞析07-09

    詩經(jīng)·國風(fēng)·衛(wèi)風(fēng)·淇奧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