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手机一级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欧美日韩,欧美精品中文字幕亚洲专区,国产免费观看网站

    <mark id="hrvb1"><strong id="hrvb1"></strong></mark>
  • <td id="hrvb1"></td>

    《聽彈琴》唐詩鑒賞

    時(shí)間:2024-09-03 17:24:42 唐詩 我要投稿

    《聽彈琴》唐詩鑒賞

      聽彈琴

    《聽彈琴》唐詩鑒賞

      劉長卿

      七弦上,靜聽松風(fēng)寒。

      古調(diào)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劉長卿詩鑒賞:

      詩題一作“彈琴”,《劉隨州集》為“聽彈琴”。

      琴七弦組成,因此首句以“七弦”代稱的琴,意象也更具體。“”形容琴聲的清越,引出“松風(fēng)寒”

      三字。“松風(fēng)寒”以風(fēng)入松林表現(xiàn)琴聲的凄清,形象可感,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靜聽”二字表現(xiàn)出聽琴者入神的情態(tài),可見琴聲的超妙。高雅平和的琴聲,常能喚起聽者水流石上、風(fēng)來松下的肅穆、幽清之感。

      而琴曲中又有《風(fēng)入松》的調(diào)名,一語雙關(guān),取意精妙。

      如果說前兩句是描寫音樂的境界,后兩句則是議論與抒情兼之。唐代,音樂發(fā)生了變革。“燕樂”成為一代新聲,樂器以西域傳入的琵琶為主。公眾的欣賞趣味變了,受人歡迎的是能表達(dá)世俗歡快心聲的新樂。穆如松風(fēng)的琴聲雖美,卻成了“古調(diào)”,又有幾人能懷著高雅情致來欣賞呢?字里行間便流露出曲高和寡的孤獨(dú)感。“雖”字轉(zhuǎn)折,從對琴聲的贊美轉(zhuǎn)為對時(shí)尚的感慨。“今人多不彈”的“多”字,更反襯出琴客知音者的稀少。這兩句同時(shí)也借今人好趨時(shí)尚不彈古調(diào),表現(xiàn)作者的不合時(shí)宜。劉長卿清才冠世,一生兩遭遷斥,有滿腹的不合時(shí)宜和一種與浮俗落落寡合的思想。“所貴知音難”,也正是《聽琴》的題旨之所在。“作詩必此詩,定知非詩人”,詩詠聽琴,只不過借此寄托一種孤芳自賞的情操罷了。

    【《聽彈琴》唐詩鑒賞】相關(guān)文章:

    李白《聽蜀僧浚彈琴》唐詩鑒賞09-14

    少兒唐詩及詩詞鑒賞-《聽蜀僧浚彈琴》08-08

    《聽彈琴》詩詞鑒賞05-13

    《聽彈琴》劉長卿唐詩賞析09-07

    《聽彈琴》劉長卿唐詩注釋翻譯賞析10-07

    聽趙秀才彈琴詩歌鑒賞答案10-31

    韓愈《聽穎師彈琴》全文及鑒賞08-01

    《聽箏》柳中庸唐詩鑒賞10-06

    《聽箏》李端唐詩鑒賞07-24

    李白《聽蜀僧浚彈琴》詩詞鑒賞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