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曲阜尋根》閱讀答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曲阜尋根閱讀答案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最熟悉的就是閱讀答案了,閱讀答案有助于我們領會解題思路,掌握答題技巧。你所了解的閱讀答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曲阜尋根閱讀答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曲阜尋根
曲阜孔廟的大成殿和北京紫禁城的太和殿、泰安岱廟的天貺殿,被譽為東方三大殿。近年農歷八月廿七日孔子誕辰,都要在這里奏中和韶樂,演八佾舞,向至圣先師頂禮膜拜,把今人引和遠哉悠悠的春秋末歲西狩獲麟的古老風氣之中。
我是暮春三月到曲阜開“魯迅與孔子學術研討會”的,未能躬逢其盛。
站在清朝雍正皇帝手書的“大成殿”金字匾額下方擋駕的綠欄桿之外,遠遠地望著頭戴十二旒冕、身著十二章王服,手捧鎮(zhèn)圭,一如古代帝王威儀的孔子坐像,敬則敬矣,卻沒有多少親切感。當一個人被歷代權貴顯儒拜至高不可攀的天云之際,我輩平民書生只有敬而遠之的份兒。
記得多少年前,到處繪作“橫眉冷對”的魯迅肖像,連孩童也問他爸爸:“魯迅爺爺很厲害吧?”圣人、偉人能否帶點人情味?魯迅晚年對此有所警覺,有所疑惑。他孝其母而愛其子,寫了《答客誚》詩,自我辯解道:“無情未必真豪杰,憐子如何不丈夫?”他寫《在現代中國的孔夫子》,一向被視為非孔之作,其實行文提示權勢者的利用和后儒的僵化,使民眾對孔子惟有恭謹,卻不親密,又于孔子生前落魄,身后暴榮,體悟到人生榮辱如白云蒼狗的悲涼感。這對后人如何看待偉人(包括孔子和魯迅本人)和偉人之學,是富有啟迪價值的。
吾非孔門圣裔,這番曲阜尋根是要尋文化之根。中國成為數千年文明古國而不墮,成為禮儀之邦而富有風流儒雅趣味,甚至士人階層列為“四民之首”成為歷代社會的共識,孔子之功是不可沒的。但圣人也是人,其學惟有與時俱進、從善如流、不斷生發(fā)新機,后人尋根時,才會感到與血肉相連。在大成殿盤龍翔鳳、金碧輝煌的靈光中,我感到圣人離我彌遠,感到尋根的失落。惟有回首殿前一株挺拔蒼翠的檜樹,辨讀“先師手植檜”的刻石,才漸漸辨認出孔子的身影,似乎這位身材魁偉的慈祥老人也荷鋤培土,和我們一道參加植樹節(jié)。
孔子植檜相傳有二株,唐朝封演《封氏聞見記》稱:“曲阜縣文宣王廟內并殿西南各有柏葉松身之樹,各高五丈,枯槁已久。相傳夫子手植,永嘉三年其樹枯死!痹瓨錃v經兵災火劫,在廢墟上重生,在禍難后僅存的樹樁上復發(fā)新條。今存者已歷二百六十年風雨,老干如鐵,繁枝似蓋,顯示了在風火雷電中不可摧磨的生命力,其樹冠已在同大成門爭日光中越過大成門的屋脊了。
《孟子萬章下》載:“孔子,圣之時者也?鬃又^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金聲也者,始條理也;玉振之也者,終條理也!泵献舆@段話,為孔子形象定型化。于今的孔廟,已樹起“金聲玉振坊”、“圣時門”、“大成門”、“大成殿”,組合成堅強的自南而北的孔廟中軸線,比生命力,先師手植檜終于日益一日地高出大成門屋脊,便是極妙的象征。因為這時存在一條深植于泥土,并不息地抽出枝葉而迎接日日其新的陽光的根。
曲阜“三孔”中引起我留連仰慕的樹木,還有孔府花園的五君子柏。這株經歷四百余年風雨的柏樹,有若匪夷所思的巨掌伸出五指,采攝陽光和云霞,擁抱著寄居其間的一株古槐。我欽佩其博大胸襟,在樹前留影。我想,柏與槐的根系是無心自立門戶的,它們互相糾結,共同抗御風雨雷電。一者枝桿如虬,一者翠葉婆娑,相互掩映,相互扶持,各抒所長,榮辱與共,創(chuàng)造了“五柏抱槐”的曠世奇觀。
由根深葉茂,我聯想到水源。老根無水,其生命勢必枯竭,是不能重生的?鬃拥母,孔子的降生地在尼山,那里的水名曰:“智源”。我這次來去匆匆,未及踏訪。據《闕里志山川》:“沂水出魯城東南,尼丘山是也;流下注為智源溪!逼渌杏^川亭,相傳是孔子觀五川匯流之處?鬃釉诖ㄉ蠂@光陰易逝,一川秀水融匯著多少浩茫的人生感觸。
孔廟之旁有孔子故宅,大概能喚起游人的親切感吧,但它已改作奉祀孔子先人的家廟,而且每個先人都封了王爵,宅中有孔子當年飲水的古井,據稱那井水是“既清且渫”的,如今已成暗濁的止水。井旁有乾隆皇帝“故宅井贊碑”。鐫刻有這位盛世群王的“飲水拜師”銘文:“我取一勺,以飲以思,嗚呼宣圣,實我之師!辈贿^,井之四周已筑起雕花石欄、四角碑亭,儼然“圣水”的模樣。這也就失去了我去年在紹興魯迅故居看百草園中的水井,尚能聯想到少年魯迅聽蟋蟀彈琴、看云雀高飛,挖掘何首烏、采摘覆盆子的自然趣味了。
23、參觀曲阜“三孔”作者主要寫了哪幾方面的內容?(2分)
24、作者為什么“感到尋根的失落”?(3分)
25、結合原文,應該如何理解第4段中的“人情味”?(3分)
26、閱讀原文,回答下列問題。(4分)
。1)對“五君子柏”的描寫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為什么要寫孔子在川上嘆光陰易逝?
參考答案:
23、孔子坐像,孔子手植檜,五君子柏、孔子故宅水井(每點0.5分)
24、因為作者看到了權勢者對孔子的高捧和利用(1分),民眾對孔子的恭敬和疏遠(1分)感到圣人離自己很遙遠(1分)。
25、首先應看到偉人也有普通人的情感,(1分)其次是要客觀對待這種情感,(1分)不應該將偉人神圣化(1分)。
26、(1)暗指孔子及其學說應融入民族文化傳統(tǒng)之中,(1分)相互扶持,各抒所長(1分)。
。2)指出孔子的學說源于他對自然現象(1分)和社會人生的真實感悟(1分)。
一、歷史地位
曲阜是黃帝生地、神農故都、商殷故國、周漢魯都,擁有約 4000 多年的建城史,是東方文化重要發(fā)祥地。它更是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孔子的故鄉(xiāng),儒家文化在此孕育、發(fā)展并傳播至世界各地,成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曲阜也因此被譽為 **“東方圣城”**,與耶路撒冷、麥加等并稱為世界三大圣城,在世界文化版圖中占據重要地位。
二、文化遺產
。ㄒ唬┤拙皡^(qū)
孔廟:祭祀中國古代著名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的祠廟,始建于魯哀公十七年(公元前 478 年),歷代增修擴建,是一組具有東方建筑特色、規(guī)模宏大、氣勢雄偉的古代建筑群,與北京故宮、承德避暑山莊并稱為中國三大古建筑群 。現存建筑多為明清時期所建,主要建筑有欞星門、圣時門、弘道門、大中門、同文門、奎文閣、十三碑亭等,體現了古代建筑藝術的高超水準。
孔府:本名衍圣公府,是孔子的世襲衍圣公的后代居住的府第,是中國現存規(guī)模最大、持續(xù)年代最長、保存最完整的衙宅合一的古建筑群,有 “天下第一家” 之稱?赘詹赜斜姸鄽v史文物,其中元代七梁冠為國內僅存,還有大量的古代服飾、用具等,是研究古代社會生活的珍貴資料。
孔林:是孔子及其后裔的家族墓地,是中國現存規(guī)模最大、持續(xù)年代最長、保存最完整的氏族墓葬群和人工園林,占地 3000 多畝,內有墳冢 10 萬余座,墓碑 4003 座,古建筑 116 間,歷代石刻、石儀等文物眾多,堪稱露天博物館,是研究中國古代喪葬制度和文化的重要場所。
。ǘ┢渌袍E
周公廟:全稱文憲王廟,亦稱元圣廟,是祭祀周公旦的廟宇。周公旦是周文王第四子,西周初期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因封邑在周(今陜西省寶雞市岐山北),故稱周公。廟內現存殿、亭、門、坊等 57 間,歷代碑刻數十塊,是研究西周歷史和文化的重要遺跡。
少昊陵:中國古代 “三皇五帝” 之一少昊的墓地,位于曲阜市東北方向,是中國著名古陵之一,有 “中國金字塔” 之稱。陵墓呈覆斗形,陵闊 28.5 米,高 8.73 米,頂立 12 米,古樸壯觀。陵前有宋代為少昊立的 “少昊金天氏之陵” 石碑,是研究古代帝王陵寢制度和文化的重要實物資料。
三、儒家思想核心
仁:孔子思想體系的理論核心,強調人與人之間要相互關愛、尊重和包容,倡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體現了對他人的關懷和對人性的尊重。
禮:指周禮,即周朝的禮儀制度,包括政治制度、道德規(guī)范、行為準則等?鬃又鲝 “克己復禮”,通過約束自己的行為,遵循禮儀規(guī)范,以達到社會的和諧有序。
中庸:主張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追求一種恰到好處的平衡狀態(tài),在處理問題時既不過分,也無不足,是儒家的一種處世哲學和方法論。
教育理念:孔子提出 “有教無類”,打破了當時貴族對教育的壟斷,使平民子弟也有接受教育的機會;倡導 “因材施教”,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和能力,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培養(yǎng)出了眾多優(yōu)秀人才。
四、文化傳承與影響
國內影響:儒家思想自漢武帝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后,成為中國封建社會的正統(tǒng)思想,貫穿了中國兩千多年的歷史,深刻影響了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倫理道德等各個方面,塑造了中華民族的民族性格和文化心理。
國際傳播:從公元 3 世紀起,儒家文化開始向周邊國家傳播,對日本、韓國、越南等東亞、東南亞國家的文化、政治、教育等產生了深遠影響,形成了以儒家文化為核心的東亞文化圈。近代以來,隨著全球化的發(fā)展,儒家文化進一步傳播到歐美等西方國家,許多學者開始研究儒家思想,儒家文化成為世界了解中國的重要窗口。
五、民俗文化
祭孔大典:是為了紀念孔子而舉行的隆重祀典,是集樂、歌、舞、禮為一體的綜合性藝術表演形式,起源于公元前 478 年,孔子卒后第二年,魯哀公將孔子故宅辟為壽堂祭祀孔子,孔子嫡孫承襲 “衍圣公” 爵位,歷代祭孔活動連綿不斷,成為世界祭祀史、人類文化節(jié)史上的一個奇跡。祭孔大典在每年孔子誕辰日(9 月 28 日)舉行,展現了儒家文化的莊嚴與神圣。
曲阜楷雕:曲阜特有的工藝品,其原料為孔林中獨有的楷木,相傳孔子逝世后,他的弟子子貢從南方帶來樹苗,植于墓前,長成楷樹,后逐漸發(fā)展出楷雕工藝。楷雕作品造型逼真,刀法精細,既有實用價值,又有藝術價值,是極具特色的文化紀念品。
魯菜文化:曲阜作為魯國故都,魯菜的發(fā)源地之一,飲食文化源遠流長?赘缡囚敳说闹匾M成部分,包括壽宴、喜宴、家宴等多種形式,菜品精致,講究色香味形俱全,注重禮儀和文化內涵,如孔府一品鍋、詩禮銀杏等菜品,不僅美味可口,還蘊含著豐富的文化故事 。
【曲阜尋根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曲阜尋根》閱讀答案08-01
《曲阜“三孔”》四年級閱讀訓練附答案10-09
尋根的散文10-19
文化尋根散文08-16
等閱讀及答案05-20
等的閱讀答案12-05
等 閱讀答案08-07
《等》閱讀答案06-11
晚飯花閱讀題及答案閱讀答案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