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手机一级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欧美日韩,欧美精品中文字幕亚洲专区,国产免费观看网站

    <mark id="hrvb1"><strong id="hrvb1"></strong></mark>
  • <td id="hrvb1"></td>

    《岳陽樓記》中考試題

    時間:2025-02-06 11:24:42 嘉璇 岳陽樓記 我要投稿

    《岳陽樓記》中考試題(通用10份)

      引導(dǎo)語: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是中考的常考文章,下面是小編收集的各地的《岳陽樓記》中考試題,歡迎大家閱讀與學(xué)習(xí)。

    《岳陽樓記》中考試題(通用10份)

      《岳陽樓記》中考試題 1

     、賾c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谟栌^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蕩蕩,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③若夫霪雨霏霏,連日不開,陰風(fēng)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苤寥舸汉途懊鳎懖惑@,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fēng),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2005湖北隨州

      1.解釋下面句子詞的意思。(2分)

     、僬ㄈ撕,百廢具( )興

     、谌( )國懷鄉(xiāng)

     、郯( )酒臨風(fēng)

      ④不以( )物喜,不以己悲

      2.把“微斯人,吾誰與歸”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3分)

      譯句:

      3.第五段“或異二者之為”中的“二者之為”,緊承三、四兩段,請你說說“二者之為”所包含的具體內(nèi)容。(2分)

      一是 ;

      二是 。

      4.本文要表達的主要觀點是什么?(3分)

      5.讀了本文,你可能會聯(lián)想到我國古代許多“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偉大人物,請舉出一位,并寫出他的類似“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思想的一句名言來。(2分)

      重慶

      6、解釋下面句中的詞。(3分)

      (1)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 )

      (2)是進亦憂,退亦憂( )

      (3)微斯人,吾誰與歸( )

      7、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的句子。(4分)

      (1)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2)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8.選文中“古仁人之心”指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聯(lián)系全文看,這里的“古仁人”與______________形成了對比。(2分)

      9.“微斯人,吾淮與歸?”是一個反問句,他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3分)

      10.當(dāng)今社會,有的人過分看重物質(zhì)和金錢,斤斤計較個人得失;而一千多年前的范仲淹卻追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理想境界。請結(jié)合這兩者談?wù)勀愕恼J(rèn)識。(3分)

      河北

      11.文章的作者是  (朝代)政治家、文學(xué)家       (人名)。

      12.用“/”標(biāo)出下面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每句只標(biāo)一處)(2分)

     、偾啊∪恕≈∈觥洹∫印 、谌弧t 何 時 而 樂 耶?

      13.根據(jù)你的積累,請寫出文中的“前人”描寫洞庭湖景色的一個完整詩句。

      14.根據(jù)你對文章中詞語的理解,解釋下列加著重號的詞語。(4分)

     、偬煅暮= 涯:     、谌毡∥魃健  ”。

     、郯最^偕老 偕:     、苋缗R大敵   臨:

      15.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2分)

      商旅不行,檣傾楫摧。

      16.作者用兩段文字來寫“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其用意是什么?

      17.岳陽樓風(fēng)景管理處擬在門票上印制“岳陽樓簡介”,請你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寫一段說明性的文字。(3分)

      上海

      18.用現(xiàn)代漢語解釋文中的句子。(2分)

      沙鷗翔集,錦鱗游泳

      19.第①段描寫“滿目蕭然”之景,表現(xiàn)遷客騷人________的心情。(用文中的話回答)(3分)

      北京

      20.下列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檣傾楫摧 傾家蕩產(chǎn) B.憂讒畏譏 樂以忘憂

      C.去國懷鄉(xiāng) 觸目傷懷 D.或異二者之為 神情異常

      21.解釋下面詞語的意思。 (2分)

      (1)山岳潛形 潛:—— (2)薄暮冥冥 。骸

      (3)把酒臨風(fēng) 把:—— (4)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嘗:——

      2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2分)

      (1)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2)微斯人,吾誰與歸?

      23原文語句填空。(2分)

      選文第③段“是進亦憂,退亦憂”一句中,“進”指的是 , “退”指的是 ;“古仁人”能夠做到“進亦憂,退亦憂”的原因是 。

      24樓者面對兩種不同景色產(chǎn)生了“悲”和“喜”的感情,作者寫這一內(nèi)容的目的是什么?請結(jié)合選文回答。(2分)

      2004北京海淀

      25“去”在古漢語中有多種意思,請你為下列語句中的“去”選擇正確的義項.

      去:A.距離 B.離開 C.除掉,去掉

     、偃鴳燕l(xiāng) ②去粗取精,去偽存真

     、畚ブ ④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幾千里也

      26現(xiàn)代漢語說出下面語句的意思。(2分)

      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27代詩人孟浩然的詩句“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與選文第一段所描寫的洞庭湖的景色、氣勢相近,都突出了洞庭湖 的特點。(2分)

      28文章第三段描繪的畫面特點是 ,第四段描繪的畫面特點是

      ;如果請你朗讀第二、三兩段文字,應(yīng)注意分別讀出 和 的語氣語調(diào)。(4分)

      29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寫這三段文字是為了借題發(fā)揮引出議論,闡明自己“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與他同時代的歐陽修則在《醉翁亭記》中以“樂”字貫穿全篇,抒寫情懷。請將下面兩個句子補充完整,要求補寫后的句子能分別體現(xiàn)這兩篇文章的中心。

      ①范仲淹□□□□□□□。 ②歐陽修□□□□□□□。

      2004大連

      30解釋文中的字。(2分)

     、 登斯樓也 斯: ②則有心曠神怡 怡:

      31釋下列各句中的“然”字。(3分)

      滿目蕭然(《岳陽樓記》) 然:

      吳廣以為然(《陳涉世家》) 然:

      雖然,公輸盤為我為云梯,必取宋(《公輸》) 然:

      32“漁歌互答”,你能聯(lián)想到《三峽》中哪兩句漁歌?(2分)

      2005哈爾濱

      33解釋文中的詞語。(2分)

      薄暮冥冥 景:春和景明

      34把下面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2分)

      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35從選文中找出概括“遷客騷人”“悲”、“喜”情感的語句。(2分)

      36遷客騷人”情感變化的原因是 和 。(2分)

      2005浙江湖州

      37解釋下列詞在文中的意思。(2分)

      (1)至若春和景明 (2) 把酒臨風(fēng)

      38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 微斯人,吾誰與歸?

      39作者認(rèn)為一個人應(yīng)當(dāng)具有怎樣的抱負,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005四川自貢

      40對文中的詞浯;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A.勝狀:勝景,好景色。

      B.橫無際涯:寬闊無邊。

      C.南極瀟湘:瀟水和湘水的南邊極遠。

      D.騷人:戰(zhàn)國時屈原作(離騷),因此后世稱詩人為騷人。

      41“覽物之情,得無異乎”中的“之”意為“的”,下面句中的“之”字不是“的”的意思的一項是

      A.屬予作文以記之 B.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C.前人之述備矣 D.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42對第一段文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段文字簡要記述了滕子京重修岳陽樓以及作者寫作本文的緣由。

      B.“越明年”的意思是“到了第二年”。

      C.“政通人和,百廢具興”寫滕子京雖為“謫守”亦政績顯著。

      D.“屬予作文以記之”中的“予”即范仲淹的.朋友膝子京。

      43對第二段文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段文字詳細描寫了洞庭湖及其周圍的景色。

      B.“前人之述備矣”是對“岳陽樓之大觀”的小結(jié),簡潔不繁。

      C.“然則”輕輕—轉(zhuǎn),引出“遷客騷人”可能有的不同的情懷。

      D.“覽物之情,得無異乎?”一句反問,引出下文的寫景抒情。

      44解釋下列句中的詞。(4分)

     、湃舴蝣牿B月不開。 開:

      ⑵而或長煙一空。 或:

     、怯鑷L求古仁人之心。 求:

     、任⑺谷,吾誰與歸? 微:

      45翻譯文中加線的句子。(4分)

      譯文:

      46作者在選文中描繪了不同的景色,表達了不同的心情。(4分)

      第①段描繪了__________________景色,表達了__________________心情。

      第②段描繪了__________________景色,表達了__________________心情。

      47作者在文中希望大家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確對待事物的博大胸襟(引用原文句子),你認(rèn)為這種胸襟有什么教育意義?(4分)

      2006齊齊哈爾

      48釋文中的詞。(2分)

      暉: 備:

      49譯句子。(2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譯:

      50將描寫洞庭湖全景的句子寫在下面。(2分)

      答:

      51系現(xiàn)實生活,談?wù)勀銓Α跋忍煜轮畱n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理解。(3分)

      答:

      2006沈陽

      52選文中的詞。(4分)

      (1)景: (2)偕: (3)把: (4)或:

      5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句子。(4分)

      (1)沙鷗翔集,錦鱗游泳。

      (2)微斯人,吾誰與歸?

      54用“/”為下面句子劃分節(jié)奏。(斷兩處)(2分) 予 嘗 求 古 仁 人 之 心。

      55概括選文畫浪線句子的內(nèi)容。(2分)

      56房地產(chǎn)開發(fā)公司把他們開發(fā)的一處住宅命名為“岸芷汀蘭”。清你結(jié)合選文說說商家這樣命名的創(chuàng)意。(3分)

      南京

      〔甲〕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選自范仲淹《岳陽樓記》)

      [乙]上①與群臣論止盜。或請重法以禁之,上哂之曰:“民之所以為盜者,由賦繁役重,官吏貪求,饑寒切身,故不暇②廉肚耳,膚當(dāng)去奢省費,輕徭③薄賦,選用廉吏,使民衣食有余,則自不為盜,安用重法邪?”自是數(shù)年之后,海內(nèi)升平④,路不拾遺,外戶不閉,商旅野宿焉。 (選自司馬光《資治通鑒》))

      注①〔上〕皇上,這里指唐太宗,②〔不暇〕顧不上。③〔徭〕古時統(tǒng)治者強制人民承擔(dān)的無償勞動。④〔升平〕太平。

      57.解釋下列句中詞。(2分)

     、偬幗h則憂其君( ) ②自是數(shù)年之后( )

      58.下列句子與成語中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2分)

      A.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不求甚解 B.然則何時而樂耶 怏怏不樂

      C.或請重法以禁之 鴻鵠之志 D.故不暇廉恥耳 溫故知新

      59.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4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譯句:

      (2)安用重法邪?

      譯句:

      60.用文中的句子回答下列各題。(3分)

      (1)甲文表達了作者“ , ”的憂樂觀。

      (2)乙文中唐太宗認(rèn)為防止盜竊的三種辦法是“ , , ” 。(1分)

      (3)從乙文中可以看出,作為國君,唐太宗做到了“ ”。(用甲文中的語句回答)(1分)

      2005安徽

      [甲]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節(jié)選自<岳陽樓記))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未秀而繁陰,風(fēng)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節(jié)選自(醉翁亭記))

      61.解釋下列詞在文中的意思。 (3分)

      (1)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2)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3)山間之四時也

      62.翻譯下面的句子。 (4分)

      (1)前人之述備矣。 (2)野芳發(fā)而幽香。

      63.[甲][乙]兩段都寫了觀景時的感觸,請把有關(guān)句子摘寫出來。 (4分)

      [甲]: [乙]:

      64. [甲]寫登樓所見,[乙]寫登山所見。除此之外,兩段文字所寫的景物還有哪些不同?(4分)

      2004廣西

      [甲]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岳陽樓記》)

      [乙]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乎,后者應(yīng),傴僂提攜,往未而不絕者,滁人游也,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雜然而前陳者,太守宴也。宴酣之樂,非絲非竹,射者中,弈者勝,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醉翁亭記》) (每題2分,共10分)

      65.下列詞語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

      A、往來而不絕者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B.居廟堂之高則憂 居十日,扁鵲夏見

      C、不以物喜 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

      D.宴酣之樂 以天下之所順,攻親戚之所畔

      66.[甲]文中的“進”是指“ ”,“退”是指 。

      67.將下列句子譯成現(xiàn)代漢語。

      蒼顏白發(fā),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68.《岳陽樓記》與《醉翁亭記》兩文都表現(xiàn)了作者“與民同樂”的政治理想。《岳》文著眼于“ ”字,并以此作為進退的原則;而《醉》文則寄情山水,將 統(tǒng)一起來,抒發(fā)自己 的情懷。

      69.從《岳陽樓記》全文來看,作者認(rèn)為一個人應(yīng)當(dāng)具有怎樣的抱負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答: 。

      2007義烏市卷(10分)

      范仲淹《岳陽樓記》第四、五節(jié)

      70.解釋下列句子中的詞。(4分)

      (1)至若春和景( )明 (2)寵辱偕( )忘

      (3)把( )酒臨風(fēng) (4)予嘗求( )古仁人之心

      71.下列句中的詞理解錯誤的一項是( )(2分)

      A.而或長煙一空( 或許 ) B.或異二者之為( 的 )

      C.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 他的 ) D.微斯人,吾誰與歸 ( 沒有 )

      72.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文言句子的意思。(2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73.從文章中我們感受到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2分)

      臺州市 (10分)

      74.寫出下列詞的意思。(4分)

      (1)山岳潛形 ( ) (2)則有去國懷鄉(xiāng) ( )

      (3)至若春和景明( ) (4)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

      75.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3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76.文章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理想抱負?(3分)

      2007濰坊市 (10分)

      (甲)暖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那?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乙)黃岡之地多竹,大者如椽。竹工破之,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價廉而工省也。因作小樓二間,與月波樓通。遠吞山光,不可具狀。夏宜急雨,有瀑布聲;冬宜密雪,有碎玉聲。宜鼓琴,琴調(diào)和暢;宜詠詩,詩韻清絕;宜圍棋,子聲丁丁然。皆竹樓之所助也。公退之暇,被鶴( chǎng ),戴華陽巾,手執(zhí)《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慮。江山之外,第見風(fēng)帆沙鳥、煙云竹樹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煙歇,送夕陽,迎素月,亦滴居之勝概也。

      (選自(王禹偁的《黃岡新建小竹樓記》,有刪節(jié))

      77.解釋下列語句中詞的意思。(2分)

      ①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求: ②居廟堂之高則優(yōu)其民 廟堂:

     、鄄豢删郀 具: ④公退之暇,被鶴氅 被:

      78.下列各組句子中詞的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2分)

     、俸筇煜轮畼范鴺 ①以其價廉而工省也

      A. ②煙云竹樹而已 B. ②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偬幗h ①然則何時而樂耶

      C.②竹工破之 D ②子聲丁丁然

      79.將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①微斯人,吾誰與歸?(2分)

     、诜傧隳,消遣世慮。(2分)

      80.兩文都是作者被貶官之后所作,分別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態(tài)度?(2分)

      2007貴港市

      【 甲】《岳陽樓記》第三四五節(jié)

      【 乙】 齊人有好獵者,曠日持久而不得獸,入則羞對其家室,出則愧對其知友,其所以不得之故,乃狗劣也。欲得良狗,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鲍C者曰:“何為?”人不對。獵者自思,得無欲吾致力于耕作有獲而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耕。疾耕則家富,家富則市得良犬,于是獵獸之獲,常過人矣。非獨獵也,百事也盡然。 [注釋〕 曠日:荒廢時日。

      81.結(jié)合文意,找出下列句中詞解釋錯誤的一項… … ( ) ( 2 分)

      A .薄暮冥冥 。浩冉 B .沙鷗翔集 集:集合

      C .人不對 對:回答 D .家富則市得良犬 市:買

      82.選出下列句中“然”字的意思與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項… … ( ) ( 2 分)

      A .屋舍儼然 B .滿目蕭然

      C .百事也盡然 D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玡也

      83.翻譯下面句子。(4 分)

      ①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答:

     、 入則羞對其家室,出則愧對其知友。

      答:

      84.甲文第一段中“感極而悲者”是指哪些人?他們感極而悲的原因是什么?( 4 分)

      答

      85 .與范仲淹一樣關(guān)注國家命運、關(guān)注民眾疾苦的歷史人物很多。請你從下面提供的人物

      中任選兩位,并寫出其與此相關(guān)的名句。(2 分)

      杜甫 顧炎武 周恩來

      答:

      86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 ) ( 2 分)

      A .甲文前兩段采用對比的寫法。一陰一晴,一悲一喜,兩相對照。

      B . “微斯人,吾誰與歸”表達了作者對古仁人的向往和對朋友的勸勉之情。

      C .乙文是一篇寓言故事,通篇敘事,借事說理。

      D .乙文說明了人在遇到困難時,不可勉為其難,有時退是為了更好地進的道理。

      答案:

      1(12分)9.①同“俱”,全,皆。(只作一種解釋,亦不扣分) ②離開。 ③持、執(zhí)(端、拿)。 ④因(因為)。(2分) 2.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3分) 3.遭遇陰暗凄涼的景象而心生悲涼 看到清明亮麗的景物而其喜洋洋。(意近即可)(2分) 4.作者要表達的主要觀點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3分) 5.示例: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或“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2分,寫出的名言與范氏名言不類似的不給分;寫出的名言與范氏類似,但人物不匹配的,給1分;寫出的名言與原作稍有出入,但仍符合原作大意的,不扣分)

      11.(2分)北宋(宋代) 范仲淹

      12.(2分)①前人之述/備矣。②然則/何時而樂耶?

      13.(2分)

      示例一: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示例二: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14.(4分) ①邊 ②迫近③一起 ④面對

      15.(2分)商人和旅客無法通行,桅桿傾斜,船槳折斷。

      16.(3分) 意在與“古仁人之心”作對比,突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達胸懷和高尚情操。17.(3分) 示例:岳陽樓位于湖南岳陽,是我國著名的風(fēng)景名勝之一。登上此樓,可以觀賞洞庭湖的壯美景象。歷代文人墨客登臨抒懷,留下了許多名篇佳作。宋代文學(xué)家范仲淹曾寫下千古絕唱《岳陽樓記》,岳陽樓因此聞名天下。20D 21隱沒 (2)迫近 (3)持、執(zhí) (4)曾經(jīng)

      22(1)光閃著金色,靜靜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2)(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

      23廟堂之高處江湖之遠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24登樓者以物喜、以已悲的感情,是為了引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感情,也表明作者希望像“古仁人”那樣“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25①B ②C ③B ④A

      26湖面上金光閃爍,月影猶如一塊璧,靜靜地沉浸在水底。

      27壯闊、浩渺

      28陰晦蕭索 晴朗明麗 悲涼低沉 喜悅昂揚

      29答案示例:①范仲淹為天下先憂后樂。②歐陽修與吏民同醉同樂。

      30(2分)①斯:這,這個。 ②怡:愉快、愉悅、和悅

      31分)①……的樣子 ②對(的)、是(的)、正確 ③這樣

      32分)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33薄:迫近 景:日光

      34浮動的光閃著金色,靜靜的月影像沉下的璧

      35悲: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 喜:心曠神怡,寵辱偕忘

      36個人的遭遇 外物的觸發(fā)

      37日光 1分  (2)執(zhí) 持  1分

      38 39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2分)

      40-43CADA

      44,每詞1分)開:放晴;或:有時;求:探求;微:沒有45、(4分)大意符合即可,酌情扣分。

      譯文示例:登上這座樓,就會有離開國都懷念家鄉(xiāng),擔(dān)心(人家)說壞話,懼怕(人家)批評指南,抬眼望去,滿眼是蕭條的景象,感慨到了極點而非常悲傷。

      46,每空1分)意對即可。陰天,悲傷;晴天,喜悅。

      47(4分,填空1分,“教育意義”3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教育意義”可以從政治理想、社會責(zé)任、榮辱、名利、失敗與成功等方面來談感受,言之有理即可。

      48日光。 備:全面(完全)或詳盡。

      49因為外物(好壞)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或:不因外物之優(yōu),個人之得而喜,也不因外物之劣,個人之失而悲。)

      50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1分)朝暉夕陰,氣象萬千。(1分)

      51:任長霞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不計較個人得失,吃苦在前,享樂在后。她具有高度的責(zé)任感與使命感,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最好的詮釋。

      52)日光(2)一起(3)持,執(zhí)(4)或許(也許) 53)沙鷗時而飛翔,時而停歇,美麗的魚兒在水中游來游去。

      (2)沒有這人,我同誰一道呢?

      54 /嘗 求 /古 仁 人 之 心。

      55庭月夜圖或洞庭月夜的美景。

      56岸芷汀蘭”為人們展示了一幅芳草萋萋,蘭花幽香的優(yōu)美畫面,令人有回歸大自然的感覺;使人感到一種文化氣息,進而提升文化品味。

      57. (2分)(1)他的(2)這(每小題1分)

      58. (2分)B

      59. (4分)(1)不因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2分)(2)何必要用嚴(yán)厲的刑罰呢?(2分)

      60. (3分)(1)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1分)(2)去奢省費,輕搖薄賦,選用廉吏((1分)(3)居廟堂之高則優(yōu)其民((1分)

      61.(3分)(1)日光 (2)景象 (3)季節(jié) (每小題1分)

      62.(4分)(1)前人的記述很詳盡了。 (2)野花開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 (每小題2分)

      63.(4分)[甲]覽物之情,得無異乎?(答“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也可得分)

      [乙]而樂亦無窮也(答“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也可得分) (每句2分)

      64.(4分)①[甲]是寫水景,[乙]是寫山景;

     、赱甲]寫了朝暮之景,[乙]既寫了朝暮之景又寫了四時之景;

     、踇甲]寫景突出其闊大壯觀,[乙]寫景突出其秀美多變。

      (答案不限于此。意思對即可得分。答對兩點即可得滿分;答對一點得2

      65、D 66、居廟堂之高 處江湖之遠 67、(略) 68、憂 醉與樂 69、先天……后天…

      70.⑴日光 ⑵一起 ⑶持、拿、執(zhí) ⑷探求(4分,每小題1分)

      71.A(2分) 72.不因外物的好壞或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2分,意思符合即可)

      73.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回答或用自己的話回答。(2分,意思對即可)

      75.⑴形體(形跡) ⑵離開 ⑶日光(陽光) ⑷探求

      評分標(biāo)準(zhǔn):4分。每詞1分。

      76.不因外物的(好壞)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評分標(biāo)準(zhǔn): 3分。整句意思正確、語言通順即可,不一定要逐字翻譯。

      77.抒發(fā)了作者“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理想抱負。

      評分標(biāo)準(zhǔn):3分。如用自己的話概括,意對即可。

      77.①求:探求。②廟堂:宗廟和殿堂,指朝廷。,③具:全,都。④被:通“披”,披著。(2分。每詞0.5分)

      78. B(2分。A①連詞,表示順承關(guān)系,②助詞,與“已”組合成“而已”,罷了,表語氣。B連詞,因為。C①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②代詞,代竹子。D①代詞,這樣;②助詞,表狀態(tài))

      79.①沒有這樣的人,我和誰一道呢?(2分!拔ⅰ、“斯人”、“誰與”、“歸”各0.5分。意思對即可)②焚香靜坐,消除一切世俗的雜念。(2分!胺佟薄ⅰ澳、“遣”、“世慮”各0 .5分,意思對即可)

      80.范仲淹優(yōu)國優(yōu)民;王禹偁隨遇而安、自得其樂。(2分。優(yōu)國優(yōu)民1分,自得其樂1分,意思對即可)

      81.B 82. C 83. ①在天下人憂慮之前先憂慮,在天下人快樂之后才快樂。②在家里就感到愧對他的家人,在外面就感到愧對他的朋友。 84. :遷客騷人(或:被貶的政客和詩人)( 2 分)因為他們“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而觸景生情。(2 分) 85. 杜甫―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顧炎武―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zé)。周恩來―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86. C

      《岳陽樓記》中考試題 2

     、賾c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②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蕩蕩,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廴舴蝣牿B日不開,陰風(fēng)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苤寥舸汉途懊,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fēng),其喜洋洋者矣。

     、萼捣!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閱讀題

      翻譯下列句子。

     。1)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2)浮光躍金,靜影沉璧。

     。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4)微斯人,吾誰與歸?

      用現(xiàn)代漢語描述 “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 所展現(xiàn)的畫面。

      (三)內(nèi)容理解

      文章第②段從空間和時間兩個角度描寫了 “岳陽樓之大觀”,請分別找出相應(yīng)的句子。

      第③④段寫 “遷客騷人” 的 “覽物之情”,其目的是什么?

      說說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這句話的含義和在文中的作用。

      文章最后一段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四)拓展探究

      結(jié)合現(xiàn)實生活,談?wù)勀銓?“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的理解。

      從全文看,歐陽修的 “醉能同其樂” 與范仲淹的 “后天下之樂而樂” 兩種思想境界有何不同?

      答案

      句子翻譯

     。1)(他們)觀賞自然景物而觸發(fā)的感情,大概會有所不同吧?

     。2)波動的光閃著金色,靜靜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

     。3)不因外物(好壞)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4)(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

      沙洲上的鷗鳥時而飛翔,時而停歇,美麗的魚兒(在水中)游來游去;岸上的香草和小洲上的蘭花,香氣濃郁,顏色青翠。

      內(nèi)容理解

      空間角度:銜遠山,吞長江,浩浩蕩蕩,橫無際涯。時間角度: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與 “古仁人之心” 形成對比,突出 “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的豁達胸懷和高尚情操。

      含義:在天下人憂愁之前先憂愁,在天下人快樂之后才快樂。作用:這兩句話體現(xiàn)了作者的政治抱負,是文章的主旨句,表達了作者以天下為己任,憂國憂民,吃苦在前,享樂在后的高尚情懷,點明了中心,升華了主題。

      表達了作者對 “古仁人” 的向往與敬慕之情,同時也表達了作者自己的政治抱負和對朋友的勸勉之意。

      《岳陽樓記》中考試題 3

      2006年四川自貢市(課改卷)

      閱讀下面兩段文字,完成12—15題。

      慶歷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屬予作文在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12.對文中的詞浯;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勝狀:勝景,好景色。 B.橫無際涯:寬闊無邊。

      C.南極瀟湘:瀟水和湘水的南邊極遠。

      D.騷人:戰(zhàn)國時屈原作(離騷),因此后世稱詩人為騷人。

      13.“覽物之情,得無異乎”中的“之”意為“的”,下面句中的“之”字不是“的.”的意思的一項是( )

      A.屬予作文以記之 B.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C.前人之述備矣 D.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14.對第一段文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段文字簡要記述了滕子京重修岳陽樓以及作者寫作本文的緣由。

      B.“越明年”的意思是“到了第二年”。

      C.“政通人和,百廢具興”寫滕子京雖為“謫守”亦政績顯著。

      D.“屬予作文以記之”中的“予”即范仲淹的朋友膝子京。

      15.對第二段文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段文字詳細描寫了洞庭湖及其周圍的景色。

      B.“前人之述備矣”是對“岳陽樓之大觀”的小結(jié),簡潔不繁。

      C.“然則”輕輕—轉(zhuǎn),引出“遷客騷人”可能有的不同的情懷。

      D.“覽物之情,得無異乎?”一句反問,引出下文的寫景抒情。

      16.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4分)

     、偬凵想A綠,草色入簾青。譯文:

      ②夫戰(zhàn),勇氣也。 譯文:

      .12—15.CADA16.①苔痕碧綠,長到階上;草色青蔥,映入簾中(里)。②作戰(zhàn),是靠勇氣的。(作戰(zhàn),是靠敢作敢為毫不畏懼的氣概。)4分,一小題2分。

      《岳陽樓記》中考試題 4

      2006年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新疆生產(chǎn)建設(shè)兵團

      (一)閱讀下面兩段文言文,完成18~21題。(13分)

      (甲)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選自《岳陽樓記》)

      (乙)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瞑,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風(fēng)霜高潔,水落而石出者,山間之四時也。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選自《醉翁亭記》)

      18.解釋字在文中的意思。(每題1分,共4分)

      (1) 朝暉夕陰,氣象萬千: (2)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

      (3)日出而林霏開: (4)佳木秀而繁陰:

      19.請從(甲)(乙)兩段選文中各找出一個成語或常用的四字詞語,寫在下面的橫線上。(2分)

      (甲) (乙)

      20.翻譯下列句子。(每題2分,共4分)

      (1)前人之述備矣。 譯文:

      (2)野芳發(fā)而幽香。 譯文:

      21.(甲)寫登樓所見,(乙)寫登山所見。除此之外,兩段文字所寫的`景物還有哪些不同?(3分)

      18.(每小題1分,共4分) (1)日光(2)景象(3)散(或“散開”) (4)發(fā)榮滋長 19.(每個1分,共2分) (甲):“浩浩湯湯”或“氣象。萬千” (乙):“水落石出” 20.(每題2分,共4分) (1)前人的記述很詳盡了。(2)野花開了,有一股清幽的香味。 21.①(甲)文是寫水景,(乙)文是寫山景}; ②(甲)文寫了朝暮之景,(乙)文既寫了朝暮之景又寫了四時之景; ③(甲)文寫景突出其闊大壯觀,(乙)文寫景突出其秀美多變。(答對1點給1.5分,答對2點給滿分)

      《岳陽樓記》中考試題 5

      2006年河北(非課改)

      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問題。(18分)

      岳陽樓記(節(jié)選)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方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fēng)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fēng),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日“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4.文章的作者是 (朝代)政治家、文學(xué)家(人名)。(2分)

      5.用“/”標(biāo)出下面句子的朗讀節(jié)奏。(每句只標(biāo)一處)(2分)

     、偾啊∪恕≈∈觥洹∫。、谌弧t 何 時 而 樂 耶?

      6.根據(jù)你的`積累,請寫出文中的“前人”描寫洞庭湖景色的一個完整詩句。(2分)

      答 ,.

      7.根據(jù)你對文章中加線詞語的理解,解釋下列加著重號的詞語。(4分)

      ①天涯海角涯:、谌毡∥魃健”。

     、郯最^偕老偕: ④如臨大敵 臨:

      8.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2分)

      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譯文:   。

      9.作者用兩段文字來寫“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其用意是什么?(3分)

      答:。

      10.岳陽樓風(fēng)景管理處擬在門票上印制“岳陽樓簡介”,請你根據(jù)文章內(nèi)容寫一段說明性的文字。(3分)

      答: 。

      4.(2分)北宋(宋代)范仲淹5.(2分)①前人之述/備矣。②然則/何時而樂耶? 6.(2分)示例一: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示例二: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7.(4分)①邊②迫近③一起④面對8.(2分)商人和旅客無法通行,桅桿傾斜,船槳折斷。9.(3分)意在與“古仁人之心”作對比,突出“古仁人”“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豁達胸懷和高尚情操。10.(3分)示例:岳陽樓位于湖南岳陽,是我國著名的風(fēng)景名勝之一。登上此樓,可以觀賞洞庭湖的壯美景象。歷代文人墨客登臨抒懷,留下了許多名篇佳作。宋代文學(xué)家范仲淹曾寫下千古絕唱《岳陽樓記》,岳陽樓因此聞名天下。

      《岳陽樓記》中考試題 6

      2006年湖南郴州市

      【文段一】

      〖甲〗岳陽樓記(節(jié)選)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乙〗小石潭記(節(jié)選)

      坐潭上,四面竹樹環(huán)合,寂寥無人,凄神寒骨,悄愴幽邃。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12.下面詞語在句中的意思解釋正確的一項是( )

     、儆鑷L求古仁人之心 ②微斯人

     、垡云渚尺^清④乃記之而去

      A.探求 稍微 冷清 離開 B.探求 沒有 冷清 離開

      C.請教 沒有 清白 走了 D.請求 一點點冷清 離開

      13.辨析下面各組語句中的詞,詞義不相同的'一項是( )

      A.居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不可久居

      B.是是進亦憂,退亦憂 問今是何世

      C.去乃記之而去  游人去而禽鳥樂

      D.異或異二者之為 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14.對下列語句翻譯正確的一項是( )

      A.或異二者之為譯:不同于以上兩種行為。

      B.處江湖之遠 譯:住在很遠的江湖上。

      C.微斯人,吾誰與歸譯:沒有這種人,我追隨投奔誰呢?

      D.以其境過清 譯:這里的環(huán)境有青青的草。

      15.對以上兩個文段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予嘗求古仁人之心”這句話朗讀節(jié)奏的劃分是“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B.“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運用了對偶、排比的修辭手法。

      C.甲文中關(guān)于“先憂后樂”的名句常常被今人用來抒發(fā)自己偉大的政治抱負。

      D.〖甲〗、〖乙〗兩文的作者范仲淹、柳宗元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l2.B  l3.B  l4.C  l5.C

      《岳陽樓記》中考試題 7

      2006年重慶

      閱讀下面選文,完成11—15題。

      嗟夫!予嘗求古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范仲淹《岳陽樓記》)

      11、解釋下面句中的詞。(3分)

      (1)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2)是進亦憂,退亦憂()

      (3)微斯人,吾誰與歸()

      1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的句子。(4分)

      (1)予嘗求古仁人之心。譯文:

      (2)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譯文:

      13.選文中“古仁人之心”指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填空)。聯(lián)系全文看,這里的“古仁人”與______________形成了對比。(2分)

      14.“微斯人,吾淮與歸?”是一個反問句,他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3分)

      答:

      15.當(dāng)今社會,有的人過分看重物質(zhì)和金錢,斤斤計較個人得失;而一千多年前的范仲淹卻追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理想境界。請結(jié)合這兩者談?wù)勀愕恼J(rèn)識。(3分)

      答:

      二十五.11、(3分)(1)居:處、處在(2)進:在朝廷上做官(居廟堂之高)(3)歸:歸依(各1分)I2.(4分)(1)我曾經(jīng)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或心理)。(2)在天下人憂慮之前先憂慮,在天下人快樂之后才快樂。(各2分)13、(2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遷客騷人(每空1分)14.(3分)表達了作者希望與古人同道的思想感情(1分)強烈而又含蓄的表達了作者的自勉之意(1分)及對朋友的期望之情(1分)。15.(3分)提示:觀點明確,言之成理,闡述清楚即呵。

      《岳陽樓記》中考試題 8

      07年廣西省貴港市

      閱讀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完成8 一13 題。

      【 甲】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fēng)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唯,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桔傾樣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項;沙鷗翔集,錦鮮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fēng),其喜洋洋者矣。

      暖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嗯!微斯人,吾誰與歸?

      【 乙】齊人有好獵者,曠日持久而不得獸,入則羞對其家室,出則愧對其知友,其所以不得之故,乃狗劣也。欲得良狗,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鲍C者曰:“何為?”人不對。獵者自思,得無欲吾致力于耕作有獲而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耕。疾耕則家富,家富則市得良犬,于是獵獸之獲,常過人矣。非獨獵也,百事也盡然。

      [注釋〕 曠日:荒廢時日。

      8.結(jié)合文意,找出下列句中詞解釋錯誤的一項… … ( ) ( 2 分)

      A .薄暮冥冥 薄:迫近 B .沙鷗翔集 集:集合

      C .人不對 對:回答 D .家富則市得良犬 市:買

      9.選出下列句中“然”字的意思與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項… … ( ) ( 2 分)

      A .屋舍儼然 B .滿目蕭然

      C .百事也盡然 D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玡也

      10.翻譯下面句子。(4 分)

     、 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譯文:

     、 入則羞對其家室,出則愧對其知友。譯文:

      11.甲文第一段中“感極而悲者”是指哪些人?他們感極而悲的原因是什么?( 4 分)

      答: ( 2 分) (2 分)

      12.與范仲淹一樣關(guān)注國家命運、關(guān)注民眾疾苦的歷史人物很多。請你從下面提供的人物

      中任選兩位,并寫出其與此相關(guān)的名句。(2 分)

      杜甫 顧炎武 周恩來

      答:

      1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 ( ) ( 2 分)

      A .甲文前兩段采用對比的寫法。一陰一晴,一悲一喜,兩相對照。

      B . “微斯人,吾誰與歸”表達了作者對古仁人的向往和對朋友的勸勉之情。

      C .乙文是一篇寓言故事,通篇敘事,借事說理。

      D .乙文說明了人在遇到困難時,不可勉為其難,有時退是為了更好地進的道理。

      二十六.8.B 9.C 10.(1)在天下人憂慮之前先憂慮,在天下人快樂之后才快樂。(2)在家里就感到愧對他的家人,在外面就感到愧對他的朋友。 11.遷客騷人(或:被貶的政客和詩人)。因為他們“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而觸景生情。 12.杜甫―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顧炎武―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zé)。周恩來―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13.C

      《岳陽樓記》中考試題 9

      07成都市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8題。(每小題2分,共6分)

      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fēng)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還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fēng),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節(jié)選自《岳陽樓記》)

      6.下面各句中詞語與例句中詞語意思不同的一項是( )

      例句:不以物喜

      A.屬余作文以記之 B.徒以有先生也

      C.以是人多以書假余 D.以中有足樂者

      7.下面各句中詞語與例句中詞語用法不同的一項是( )

      例句:寵辱偕忘

      A.去國懷鄉(xiāng) B.沙鷗翔集

      C.春和景明 D.吾誰與歸

      8.下面對選文內(nèi)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全文的中心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是進亦憂,退亦憂”中,“進”指“居廟堂之高”,“退”指“處江湖之遠”。

      C.全文體現(xiàn)了范仲淹“以民為本”的思想,表現(xiàn)了他的博大胸襟。

      D.文中寫景并不是作者的目的,作者真正的意圖是借題發(fā)揮,談一個人應(yīng)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并以此規(guī)箴友人。

      9.將第Ⅰ卷文言材料中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每小題2分,共4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譯文:

      (2)微斯人,吾誰與歸?譯文:

      二十七.6. A(A中“以”是“來”的意思,其它都是“因為”的意思。)7. D(D中“與”不是古今異義,其它都是古今異義。)8. A(A中全文的中心句應(yīng)是“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9.將第Ⅰ卷文言材料中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每小題2分,共4分)

      (1)譯文:不因為外物的.好壞,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翻譯通順得1分,互文手法0.5分,落實“以”的意思得0.5分。) (2)譯文:沒有這樣的人,我和誰一道呢?(翻譯通順得1分,落實“微”“斯”得0.5分,倒裝句翻譯正確得0.5分。)

      《岳陽樓記》中考試題 10

      07年浙江省臺州市

      閱讀下面兩篇文言短文,完成17—23題。(21分)

      (二)(10分)

      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fēng)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岳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fēng),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節(jié)選自范仲淹《岳陽樓記》)

      17.寫出下列詞的意思。(4分)

      (1)山岳潛形 ( ) (2)則有去國懷鄉(xiāng) ( )

      (3)至若春和景明( ) (4)予嘗求古仁人之心( )

      18.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列句子的意思。(3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譯文:

      19.文章抒發(fā)了作者怎樣的理想抱負?(3分)

      答:

      .17.⑴形體(形跡) ⑵離開 ⑶日光(陽光) ⑷探求 評分標(biāo)準(zhǔn):4分。每詞1分。18.不因外物的(好壞)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 評分標(biāo)準(zhǔn): 3分。整句意思正確、語言通順即可,不一定要逐字翻譯。 19.抒發(fā)了作者“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理想抱負。評分標(biāo)準(zhǔn):3分。如用自己的話概括,意對即可。

    【《岳陽樓記》中考試題】相關(guān)文章:

    《岳陽樓記》中考試題12-25

    《岳陽樓記》中考試題匯編07-25

    岳陽樓記中考試題集錦09-09

    岳陽樓記的中考試題集錦08-27

    2017《岳陽樓記》中考試題集錦07-10

    《岳陽樓記》閱讀答案中考試題07-30

    《岳陽樓記》試題精選06-16

    岳陽樓記;閱讀答案(2013哈爾濱中考試題)10-24

    《岳陽樓記》試題及答案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