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手机一级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欧美日韩,欧美精品中文字幕亚洲专区,国产免费观看网站

    <mark id="hrvb1"><strong id="hrvb1"></strong></mark>
  • <td id="hrvb1"></td>

    中國古代民間的寓言故事

    時間:2025-04-14 15:10:16 賽賽 寓言 我要投稿

    中國古代民間的寓言故事(精選15個)

      在平凡的學(xué)習(xí)、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寓言故事吧,寓言的主人公可以是人,可以是動物,也可以是植物等。寓言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訓(xùn)意義的主題或深刻的道理,在情節(jié)高度凝練的故事中得到揭示。你還在找尋優(yōu)秀經(jīng)典的寓言故事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國古代民間的寓言故事,歡迎大家分享。

    中國古代民間的寓言故事(精選15個)

      中國古代民間的寓言故事 1

      一只小羊不小心掉進陷坑里。

      一只覓食的狼從這里經(jīng)過。它看見了坑里的小羊,正準備跳下去,可是一個危險的念頭馬上阻止了它。

      狼說:“可憐的小山羊,讓我救你上來吧!”

      小羊說:“哼!我才不上當(dāng)呢,沒安好心的東西!上回我哥哥把你從坑里救起來,你卻把它吃掉了,真是忘恩負義!嗚──”小羊怕得哭了起來。

      狼擠出兩滴眼淚,裝著哭腔道:“罵得好!我是對不住你哥哥呵!我正來救你作為補償!”

      小羊說:“別騙人了,我寧愿呆在坑餓死也不讓你吃掉!”

      狼說:“我怎么會吃你呢? 要吃你我不會跳下來嗎? 哼!這回是我救你。談報答的應(yīng)該是你,看是否忘恩負義的也是你,而不是我!荒謬的'家伙!”

      羊想是呀,上回是哥哥救狼,而這回……不上去也是死啊!它要吃我不會自己跳下來嗎?

      小羊越想越拿不定主意。狼不失時機地嘆了口氣說:“唉!你不上來我也沒辦法,我要走了,天快黑了!

      羊一聽天快黑了更是害怕,連忙叫住了狼。

      當(dāng)狼把小羊救起來后,狼便露出了兇惡的本相,無情地吃掉了小山羊,最后還抹抹嘴說:“讓我費了這么大勁,你這只笨羊!”

      當(dāng)壞人有助于你時,很可能有更大的陰謀要傷害你!

      中國古代民間的寓言故事 2

      滕州有山名狐山,狐山上有一只白狐精,白狐精統(tǒng)領(lǐng)著一大群狐貍。狐貍們每天在山林里捕捉山鼠、野兔等獵物。

      有一天,狐貍們聽到山腳下傳來了陣陣雞叫聲,于是白狐精派白尾狐去探個究竟。

      白尾狐下了一趟山,回報說:“山下有一個很大的農(nóng)莊,農(nóng)莊里圈養(yǎng)著成千上萬只雞。除了雞,農(nóng)莊里還喂養(yǎng)著幾條大狗!

      白狐精對這群狐貍說:“現(xiàn)在山鼠野兔數(shù)量越來越少,也越來越難抓,為了改善生活,今晚我決定派遣精兵強將去農(nóng)場捉雞!焙倐兗娂婍憫(yīng),蹦著跳著個個都想大顯身手。最后,白狐精挑選了十只年輕力壯的狐貍下山了。

      夜半三更,十只狐貍匍匐著靠近農(nóng)莊,潛入雞舍,成功地抓到了十幾只大肥雞。白狐精非常高興,重重獎賞了那十只捉雞的狐貍。當(dāng)然,山上的每只狐貍也分到了一些雞肉吃,它們心里都美滋滋的'。

      狐貍們嘗到了甜頭,于是慫恿白狐精再次下山捉雞。白狐精心想:這次成功地捉了這么多雞,農(nóng)莊主人肯定會有所戒備,如果再去肯定會遭遇挫折。狐貍們見白狐精不說話,都撓著腮齜著牙吵著嚷著起哄。白狐精拗不過,只得又派遣十只狐貍進農(nóng)莊捉雞。

      不出白狐精所料,這次捉雞遇到了很大挫折:十只狐貍潛入農(nóng)莊,有八只被大狗撲倒當(dāng)場咬死,另兩只狐貍各抓了一只肥雞倉惶逃脫。白狐精非常懊悔,于是進洞閉關(guān)思過,同時讓白尾狐下達“不得私自下山捉雞”的指令。

      指令下達的第二日,七只狐貍失蹤,第三日又九只狐貍失蹤……

      白狐精思過完畢,走出山洞,見山上已經(jīng)沒有幾只狐貍了。于是,它匆匆地闖進白尾狐的石洞。此時,白尾狐正在酣睡,而它的嘴邊居然沾有雞毛,身上散發(fā)著雞的氣味。白狐精氣急敗壞地問道:“我們的同胞都到哪里去了?”

      白尾狐知道抵賴不過,說道:“由于同胞們經(jīng)不起雞肉的誘惑,每天晚上都自發(fā)組織十只狐貍?cè)マr(nóng)莊捉雞,而每只狐貍都認為自己會是那個捉雞成功的幸運兒。因此,即使每次下山大部分狐貍都被大狗咬死,它們也樂此不彼。久而久之,山上的狐貍就這樣一天天地減少著!

      白狐精問:“那你嘴邊的雞毛又是怎么回事?”

      “為了堵住我的嘴,每次它們偷的雞都有我的一份!卑孜埠f。

      白狐精知道了真相,深感罪孽深重,于是帶著白尾狐返回天宮,聽憑玉帝處置。玉帝很震怒,發(fā)動天雷劈死白尾狐,而讓白狐精在狐山化為石頭,變成石狐。

      此后,滕州狐山再也沒有狐貍了。

      中國古代民間的寓言故事 3

      這故事出自“戰(zhàn)國策”。戰(zhàn)國時代,楚國有一個大臣,名叫莊辛,有一天對楚襄王說:

      “你在宮里面的時候,左邊是州侯,右邊是夏侯;出去的時候,鄢陵君和壽跟君又總是隨看 你。你和這四個人專門講究奢侈淫樂,不管國家大事,郢(楚都,在今湖北省江陵縣北)一 定要危險啦!”

      襄王聽了,很不高與,氣罵道:“你老糊涂了嗎?故意說這些險惡的話惑亂人心嗎?”

      莊辛不慌不忙的回答說:“我實在感覺事情一定要到這個地步的',不敢故意說楚國有什么不幸。如果你一直寵信這個人,楚國一定要滅亡的。你既然不信我的話,請允許我到趙國躲一躲,看事情究竟會怎樣!

      莊辛到趙國才住了五個月,秦國果然派兵侵楚,襄王被迫流亡到陽城(今河南息縣西北)。這才覺得莊辛的話不錯,趕緊派人把莊辛找回來,問他有什么辦法;莊辛很誠懇地說:“我聽說過,看見兔子牙想起獵犬,這還不晚;羊跑掉了才補羊圈,也還不遲!

      這是一則很有意義的故事,只知道享樂,不知道如何做事,其結(jié)果必然是遭到悲慘的失敗無疑。

      “亡羊補牢”這句成語,便是根據(jù)上面約兩句話而來的,表達處理事情發(fā)生錯誤以后,如果趕緊去挽救,還不為遲的意思。例如一個事業(yè)家,因估計事情的發(fā)展犯了錯誤,輕舉冒 進,陷入失敗的境地。但他并不氣餒,耐心地將事情再想了一遍,從這次的錯誤中吸取訓(xùn),認為“亡羊補牢”,從頭做起,還不算晚呢!

      中國古代民間的寓言故事 4

      從前,有位老漢住在與胡人相鄰的邊塞地區(qū),來來往往的過客都尊稱他為“塞翁”。塞翁生性達觀,為人處世的方法與眾不同。

      有一天,塞翁家的馬不知什么原因,在放牧?xí)r竟迷了路,回不來了。鄰居們得知這一消息以后,紛紛表示惋惜。可是塞翁卻不以為意,他反而釋懷地勸慰大伙兒:“丟了馬,當(dāng)然是件壞事,但誰知道它會不會帶來好的結(jié)果呢?”

      果然,沒過幾個月,那匹迷途的老馬又從塞外跑了回來,并且還帶回了一匹胡人騎的駿馬。于是,鄰居們又一起來向塞翁賀喜,并夸他在丟馬時有遠見。然而,這時的塞翁卻憂心忡忡地說:“唉,誰知道這件事會不會給我?guī)頌?zāi)禍呢?”

      塞翁家平添一匹胡人騎的駿馬,使他的.兒子喜不自禁,于是就天天騎馬兜風(fēng),樂此不疲。終于有一天,兒子因得意而忘形,竟從飛馳的馬背上掉了下來,摔傷了一條腿,造成了終生殘疾。善良的鄰居們聞訊后,趕緊前來慰問,而塞翁卻還是那句老話:“誰知道它會不會帶來好的結(jié)果呢?”

      又過了一年,胡人大舉入侵中原,邊塞形勢驟然吃緊,身強力壯的青年都被征去當(dāng)了兵,結(jié)果十有八九都在戰(zhàn)場上送了命。而塞翁的兒子因為是個跛腿,免服兵役,所以他們父子得以避免了這場生離死別的災(zāi)難。

      中國古代民間的寓言故事 5

      戰(zhàn)國時期,楚將昭陽率精銳之師攻打魏國,連戰(zhàn)皆捷,攻克八座城池。昭陽得意之余欲率軍趁勝攻伐齊國。楚將陳軫見部隊連續(xù)激戰(zhàn),雖情緒高昂,卻已是疲憊之師,急需休整,便竭力勸阻昭陽伐齊,并講了一個故事:

      楚國有個廟宇主人春祭,賞賜給看守廟宇的幾個人一壺酒。人多酒少,難以分配,此時有人提議說:"僅這一壺酒不如讓一個人喝個痛快,讓我們來個畫蛇比賽,在地上畫蛇,看誰先畫好,誰就獨喝此壺酒!"大家一致表示同意。

      約定時間,大家同時開始在地上畫蛇,其中有個人畫得最快,很快就把蛇畫好了,這壺酒就歸了他。

      但他看其他人都還沒有畫好,得意之余,便想表現(xiàn)自己,顯示自己的本領(lǐng),于是一手提著酒壺,一手提筆,別出心裁地說:"我還要替蛇畫幾只腳哪!",正當(dāng)他提筆給蛇畫腳的時候,其中一人卻已將蛇畫好,伸手奪過正在加畫蛇足人手中的酒壺說:"蛇是沒有腳的,你何必替他畫腳呢?"說罷,便張口喝起酒來,畫蛇腳的人只好呆呆地站在一邊,懊喪地看著別人喝酒。

      陳軫的意思是說,楚軍已經(jīng)取得了輝煌的成績,現(xiàn)在正是得勝班師回朝的時候,軍隊可以養(yǎng)精蓄銳,我們也可受到楚王的賞賜和人們的.贊揚;如以疲憊之師,攻打有備的齊國,一旦失敗,就會前功盡棄,遭到楚王的處罰和人們的唾罵。

      “畫蛇添足”就用來比喻多此一舉或弄巧成拙。

      中國古代民間的寓言故事 6

      一個年輕人背著個大包裹千里迢迢來找無際大師。他說:“大師,我是那樣的孤獨、痛苦和寂寞,長途跋涉使我疲憊至極,嘗盡了人間的心酸與苦辣,為什么還不能找到心中的陽光!

      大師問:“你的包裹里裝的是什么?”年輕人說:“它對我可重要了,里面裝的是我每次跌倒時的.痛苦,每一次受傷后的哭泣,每一次孤寂時的煩惱……靠了它,我才能走您這兒的!

      于是,無際大師帶年輕人來到了河邊,坐船過了河。上岸后,大師說:“你扛著船趕路吧!蹦贻p人很驚訝:“它那么沉,我扛得動嗎?”“是的,孩子,你扛不動它。過河時船是有用的,但過了河我們要放下船趕路,否則它會變成我們的包袱。痛苦、孤獨、寂寞、災(zāi)難、眼淚,這些對人生都是有用的,它能使生命得到升華,但須臾不忘,就成了人生的包袱。放下它吧!孩子,生命不能太負重!

      年輕人放下包袱,繼續(xù)趕路,他發(fā)現(xiàn)自己的步輕松而愉快,比以前快得多了。原來,生命是不必如此沉重的。

      寓意:痛苦、孤獨、寂寞、災(zāi)難、眼淚,這些東西都是人生寶貴的財富,它能使人清醒、成熟、長見識、出智慧,所謂“吃一塹長一智”是也。但是我們?nèi)绻旬?dāng)成一個沉重的包袱背在肩上,那就會使我們無法負重前行。最后,在重壓之下跨掉、趴下。

      中國古代民間的寓言故事 7

      岳飛抗金

      岳飛是古代著名的反侵略民族英雄,生活在北宋南宋交替的年代。當(dāng)時北方的金國出兵攻打宋朝,燒殺搶掠,遭到宋朝的反抗。從小就立志報國的岳飛從軍入伍,決心反擊侵略,收復(fù)被金國奪占的土地。他訓(xùn)練出紀律嚴明、英勇善戰(zhàn)的岳家軍,在和入侵者的斗爭中,屢建戰(zhàn)功。

      有一年,岳飛率軍與金軍在長江一帶交戰(zhàn),打得敵人望風(fēng)而逃,收復(fù)了江南重鎮(zhèn)建康(今南京)。不久,他又率軍收復(fù)了湖北河南一部分失地,大大鼓舞了宋朝軍民?墒腔实鬯胃咦诤图槌记貦u一心想求和,竟答應(yīng)向金國稱兒稱臣,每年進貢,換取可憐的.“和平”。岳飛堅決反對,上書皇帝說:和議不可靠,金人不可信,我請求率軍北伐,收復(fù)失地。

      不久,金國果然撕毀和議,再次南侵。岳飛率領(lǐng)岳家軍進行反擊,直入中原。在郾城一戰(zhàn)中,擊垮了金國的主力軍,又窮追不舍,到達了離故都汴京(今開封)不遠的朱仙鎮(zhèn)。金軍統(tǒng)帥兀術(shù)(wūzhú)哀嘆說,這是開仗以來,最慘的敗仗啊。他只好率部下渡過黃河,往北逃走了。岳飛也準備渡河北上,徹底打敗敵人,收復(fù)北方。不料宋高宗聽了秦檜的話,連下12道金牌命令岳飛撤軍,不準再打。后來秦檜又誣告岳飛謀反,害死了這位大英雄。岳飛抗金雖然沒有最后成功,可他的斗爭業(yè)績將永載史冊,受到人民的懷念。

      中國古代民間的寓言故事 8

      東漢時期,有個叫烏吉的農(nóng)夫,種了一大塊地甜瓜。到收獲季節(jié)時,滾圓香甜的瓜招來了一伙賊。這伙賊非常狡猾,他們經(jīng)常趁烏吉打盹的時候偷。

      烏吉實在沒轍,就索性不去看瓜了。不光如此,他還做了一個讓所有人匪夷所思的舉動,每天傍晚他都摘了幾個頂大的甜瓜放在地頭,等賊夜里來將它們拿走。從此,這伙賊偷瓜更方便了,連地都不要下的.,拿一只大的麻袋將地頭的大甜瓜直接裝走就是了。

      村人都以為烏吉被偷怕了,你不防賊就罷了,也不能養(yǎng)賊啊?烏吉淡淡一笑,說:“你們都只看到一步棋啊,我這樣做是為了讓自己的損失降低到最小。如果我不把瓜摘好放在地頭,那些偷瓜賊就要自己下地摘,因為畢竟是偷竊,就必須爭分奪秒,心理素質(zhì)再好也會有一點手忙腳亂,這樣他們不但偷了我的瓜,每一次還踩壞了不少瓜,F(xiàn)在我把瓜摘好放在地頭,就減少了不少損失!贝迦艘宦,頓時覺得烏吉的做法不僅不愚蠢可笑,反而充滿了智慧。

      后來更發(fā)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在烏吉“養(yǎng)賊”后不久,賊們不知道是礙于臉面,還是被烏吉的舉動所觸動,或者是領(lǐng)悟到什么,不再來偷瓜了。

      烏吉“養(yǎng)賊”看似無稽可笑,實則充滿應(yīng)變智慧。當(dāng)我們對身邊的丑惡行為實在無力改變時,也不妨運用烏吉的這種欲擒故縱的策略,將自己的損失降低到最小。

      中國古代民間的寓言故事 9

      晏子是齊國有名的賢相。晏子很有學(xué)問,足智多謀,善于諷喻又敢于直諫,他經(jīng)常跟齊王一起議論國家大事或談?wù)搶W(xué)問。

      有一天,齊景公和晏子坐在一起聊天。齊景公問晏子說:"天下有極大的東西嗎?"晏子回答說:"有哇。大王想要我說給您聽嗎?"齊景公說:"我想知道天底下的生靈是什么?"晏子說:"在北方的'大海上,有個叫大鵬的鳥,它的腳游動在云彩之中,背部高聳入青天,而尾巴則橫臥在天邊。大鵬在北海中跳躍著啄食,它的頭和尾就充塞在天和地之問。它的兩個闊大的翅膀一伸展,就無邊無際看不到盡頭。"

      齊景公驚奇地說:"真是不可想象!不可想象!那么,天下有沒有極小的生靈呢?"晏子回答說:"當(dāng)然有。東海邊有一種小蟲,它小到可以在蚊子的眼睫毛上筑巢。這種小蟲子在巢里一代一代地繁衍生息。它們經(jīng)常在蚊子的眼皮底下飛來飛去,可是蚊子連絲毫的感覺也沒有。"

      齊景公說:"太妙了,我從來沒有聽說過這種新奇的事,那是什么蟲子呀?"晏子說:"我也不知道它確切的名字叫什么,只聽說東海邊有些漁民稱這種蟲子為焦冥。"不能歪曲的。

      中國古代民間的寓言故事 10

      古時候,有一個人姓郁,名仁。家里的生活狀況很一般,但是小日子還算過得去。最讓他感到頭疼的是,他的家里有不少的老鼠。想了好多辦法,都不是很有效。

      這些老鼠每天晚上都要在他的家里到處亂躥,想盡一切辦法偷吃他家里的小米。結(jié)果總是弄得盆器傾側(cè),合家不得安寧。郁仁很是苦惱。他觀察了一段時間,發(fā)現(xiàn)老鼠最喜歡的是偷吃小米,于是,冥思苦想,終于想出了一條消滅老鼠的妙計。

      一天,郁仁在一個大缸里裝了足足有半缸小米,并且還主動把缸蓋打開,聽任一只大老鼠跳進去狂吃一番。這只大老鼠吃飽了以后,馬上把所有的老鼠都召集了過來。它們在大老鼠的帶領(lǐng)下,紛紛跳進米缸里面飽飽的吃了一頓。吃好了以后,便心滿意足地離開了。

      它們沒有想到的是,第二天,郁仁就把缸里面的'小米全部都搬走了,然后,在缸里裝了大半缸的水,還在水面上撒了厚厚的一層米糠。

      晚上,大老鼠又帶領(lǐng)著這群老鼠來到這口大缸邊,它們都聞到了米糠發(fā)出的一陣陣香味,便爭先恐后、毫不猶豫地跳進了缸里。郁仁在一邊等候多時,一聽到聲音,就點起火來?匆娨淮笕豪鲜笤诟桌锏乃袙暝,他趕緊用鐵鉗把老鼠一只只都鉗出來打死了。

      從此,郁仁的家里再也沒有鼠害了。

      欲擒故縱,以退為進?磥,郁仁是深得其道啊。

      中國古代民間的寓言故事 11

      艾子喜好打獵,那騎在馬上追逐鳥獸的感覺真是痛快極了。

      為了打獵的愛好,艾子養(yǎng)了一條非常善于抓兔子的獵狗和一頭機警敏捷的獵鷹。

      每次外出打獵,艾子都帶上他的獵狗和獵鷹。凡是捕到兔子,艾子就必定掏出兔子的心肝給獵狗吃。

      因而,每次一捉到兔子,獵狗也就總是搖著長尾巴,豎起一雙前腿,不停地上下跳躍,等著艾子喂它吃兔子的'心肝。

      一天,艾子又出外打獵,山上兔子很少,轉(zhuǎn)悠了大半天還未發(fā)現(xiàn)一只兔子,獵狗的肚子已餓得咕咕直叫。

      正在這時,艾子忽然看見有兩只兔子從草叢中跳躍出來,向林中一片灌木叢跑去,艾子放出獵鷹去追捕兔子。

      兩個兔子敏捷地在灌木叢中亂跳亂竄,獵鷹上下騰飛追捕。

      這時,獵狗也飛跑過來,對準兔子一頭猛撲過去,不料,正好誤咬住了獵鷹。

      結(jié)果,獵鷹被咬死了,那兩只兔子卻乘機逃走了。

      等到艾子跑上前來,見此情景,十分傷心。他把死鷹拿在手里,又是懊悔又是氣憤,不覺掉下淚來。

      正在這時,獵狗又像從前那樣,豎起它的一雙前爪,搖著尾巴,在艾子面前騰上落下,搖頭擺尾,沾沾自喜地像立了大功似地看著艾子,等待艾子喂它吃心肝呢。

      艾子瞪著獵狗,氣不打一處來,他大聲斥罵道:“你這不知趣的狗,干了壞事,還好意思來邀功領(lǐng)賞哩!”

      生活中有些人與這獵狗頗相似,自己明明做了錯事,不但缺乏自知之明,反而還自以為是地希望得到優(yōu)厚的報酬,真是厚顏無恥。

      中國古代民間的寓言故事 12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戶人家住在黃河邊上,靠割蘆葦、編簾子簸箕為生,日子過得非常貧困。

      有一天,兒子在河邊割蘆葦,烈日當(dāng)空,曬得他頭昏眼花,于是他就坐下來休息。他望著眼前的河水在陽光下閃耀著粼粼波光,想起父親說過,在河的最深處有許多珍寶,可是誰也不敢去,因為那里住著一條兇猛的黑龍叫驪龍。

      他想,要是潛到河底,找到珍寶,我們一家人就用不著像現(xiàn)在這樣一天干到晚,三頓還吃不飽,不如豁出去試一試。說干就干,于是,他把心一橫,三下兩下脫了衣服,一頭扎進了冰冷的河水里面。

      開始他還看得見四周的小魚在游來游去,再往深處,光線變得越來越暗,水也越來越?jīng),到了最后,他什么都看不見了,四周一團漆黑。慢慢地,他心里有點害怕,不知道該往哪兒游才好。就在這個時候,不遠處有一個圓圓的物體在閃閃發(fā)光,定睛細看,啊,原來是明珠!他馬上憋足一口氣游過去,雙手抱住明珠,使勁一拽,明珠就到了他懷里。然后,他迅速浮出水面,上岸后撒腿就往家跑。

      父親一見明珠,就問他是從哪兒得到的.。他把經(jīng)過一五一十地向父親講述一遍。父親聽了說:好險哪!這顆價值千金的明珠是長在黑龍下巴底下的,你摘它的時候黑龍必定是睡著了。它要是醒著,你可就沒命了。

      中國古代民間的寓言故事 13

      春秋時,門子文和門子良兩兄弟在楚國做官,子文是令尹,子良則是司馬。

      子文有一個兒子名叫子揚;子良也有一個兒子叫子越。

      子越出生的時候,子文對子良說:

      這孩子壯得跟山林里的老虎和熊一樣,哭起來卻像豺狼在哀嚎,現(xiàn)在他的年齡雖然還很小,可是狼的孩子雖然很小,但是兇猛的性格以及野心仍然很大,將來長大恐怕不會是個溫和的人。

      我看子越是匹狼,必須狠下心殺死,否則我擔(dān)心我們家族的人會因為他而有傷亡。

      但是哪有父母忍心殺害自己的小孩?

      因此子良說什么都不肯殺死自己的孩子。

      子文見子良不聽自己的勸告,便對家里的人說:

      將來子越如果當(dāng)了大官,你們一定要盡早離開楚國,不然會有災(zāi)難。

      子文死后,他的兒子子揚繼承作了令尹,子越也作了司馬。

      子揚沒有聽父親的.告誡,繼續(xù)待在楚國作官。

      而子越一當(dāng)上大官,就暴露出政治野心,他忌恨子揚的官位比自己大,于是暗中派蘇賈殺了子揚,自己當(dāng)上令尹,不久又將蘇賈殺死。

      后來,子越的野心越來越大,甚至想叛變當(dāng)國君,于是就領(lǐng)兵造反,結(jié)果不但沒有成功,反而被楚王派來的大批軍隊打敗,他的家族也因此受到牽連。

      這個時候,家族的人才知道子越果然是狼子野心,十分后悔當(dāng)初沒有聽子文的勸告。

      中國古代民間的寓言故事 14

      歷史上的君王大都愛馬,無論是征戰(zhàn)、游獵時的胯下坐騎,還是輜重、農(nóng)事上的役用,都需要慓悍精良的駿馬。

      有一天,齊桓公在管仲的陪同下,來到馬棚視察養(yǎng)馬的情況。

      他一見養(yǎng)馬人就關(guān)心地詢問:馬棚里的大小諸事,你覺得哪一件事最難?

      養(yǎng)馬人一時難以回答。

      其實,在養(yǎng)馬人心中是十分清楚的:一年三百六十天天,打草備料,飲馬溜馬,調(diào)鞍理轡,接駒釘掌,除糞清欄,哪一件都不是輕松的事!可是在君王面前,一個養(yǎng)馬人又怎好隨意叫苦呢?

      管仲在一旁見養(yǎng)馬人尚在猶豫,便代為答道:

      從前我也當(dāng)過馬夫,依我之見,編排用于拴馬的柵欄這件事最難。

      為什么呢?因為在編柵欄時所用的木料往往曲直混雜。你若想讓所選的`木料用起來順手,使編排的柵欄整齊美觀,結(jié)實耐用,開始的選料就顯得極其重要。

      如果你在下第一根樁時用了彎曲的木料,隨后你就得順勢將彎曲的木料用到底。像這樣曲木之后再加曲木,筆直的木料就難以啟用。

      反之,如果一開始就選用筆直的木料,繼之必然是直木接直木,曲木也就用不上了。

      管仲雖然說的是編柵欄建馬棚的事,但其用意是在提醒齊桓公,要把編柵欄選料與興社稷用人聯(lián)系起來,在選拔肩負重任的人才時,必須慎重行事,從一開始就把握正直的標準,以便永遠按這樣的標準選賢任能。

      中國古代民間的寓言故事 15

      越國有一個人出外經(jīng)商,在返家途中遇見一條狗。

      這條狗跑到越人面前,搖首擺尾地對越人說著人話:“我很擅長捕獵野物,只要你對我好,我愿意將獵獲的東西與你平分!

      越人見有這等找上門來的好事,不要白不要,于是,很高興地把狗帶回了家中。

      狗在越人家中受著很好的待遇。每天,狗吃著用精米做的飯和肥肉做的菜,越人用款待客人的'禮節(jié)款待這條狗,指望狗將來會好好回報自己。

      可是這狗是個忘恩負義的家伙,它受到越人這般優(yōu)待不但不存感激回報之意,反而日益傲慢驕橫起來,每次捕獵到野獸,都是全由自己獨吞,把越人忘在一邊。

      于是,有鄰人譏笑越人說:“你供給那狗好吃好喝,客氣得不得了,可它眼里根本沒有你,它獵獲的野物,從沒你的份,你還要這狗干嘛?”

      越人一聽,醒悟過來,也很生狗的氣。于是等狗捕獵到野獸,就跟狗平分獸肉,并且每次都給自己多留一些。

      那狗終于翻了臉,它不愿越人分享它的獵物。

      一天,它突然撲到越人身上,咬住他的腦袋,撕斷了他的脖子和雙腿,然后便離開越人的家跑走了。

      越人不能識破這條兇殘貪婪的狗的真面目,開始還一味嬌寵它,終至這條惡狗翻臉不認人。

      越人招進強盜,自食惡果的教訓(xùn)是深刻的。

    【中國古代民間的寓言故事】相關(guān)文章:

    中國古代的民間寓言故事07-25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經(jīng)典寓言故事10-27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11-02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05-30

    中國古代的寓言故事精選07-04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05-19

    經(jīng)典的中國古代寓言故事08-16

    中國古代寓言故事精選09-21

    經(jīng)典中國古代寓言故事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