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手机一级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欧美日韩,欧美精品中文字幕亚洲专区,国产免费观看网站

    <mark id="hrvb1"><strong id="hrvb1"></strong></mark>
  • <td id="hrvb1"></td>

    成語典故:不合時宜

    時間:2022-01-31 19:14:54 成語故事 我要投稿

    成語典故:不合時宜

      “不合時宜”這則成語的時宜是:當時的需要。不符合時勢的需要,與世情不相投合。

      這個成語來源于《漢書。哀帝紀》,待詔夏賀良等建言改元易號,增益漏刻,可以永安國家。朕過聽賀良等言,冀為海內(nèi)獲福,卒亡嘉應。皆違經(jīng)背古,不合時宜。

      漢哀帝劉欣是漢成帝的養(yǎng)子,二十歲即位做了皇帝,定年號為建平。自做皇帝以后,哀帝經(jīng)常生病。建平二年六月,哀帝的母親丁太后得病去世。擔任“黃門待詔”的顧問官夏賀良向漢哀帝上奏說:

      “漢朝的歷法已經(jīng)衰落,應當重新接受天命。成帝當時沒有順應天命,所以他沒有親生兒子,F(xiàn)在,皇上您生病的時間已很長了,天下又多次發(fā)生各種變異,這些都是上天的警告;噬现挥旭R上改變年號,才可以延年益壽,生養(yǎng)皇子,平息災禍。如果明白了這個道理而不照著做,各種災禍都會發(fā)生,人民就要遭受災難。”哀帝聽了夏賀良的一番話,也盼自己身體健康,就在建平二年六月甲子日,即丁太后死后的第四天,發(fā)布詔書,大赦天下,改建平三年為太初元年,改帝號為“陳圣劉太平皇帝”,把計時的漏上的刻度從一百度改為一百二十度。

      改變年號以后,哀帝還是照樣生病。夏賀良等人想趁機干預朝政,遭到朝中大臣的反對。哀帝也因夏賀良的話沒有應驗,派人對他們的所作所為作了調(diào)查,知道他們實際上是一伙騙子,于是在八月間又下詔書,說道:“黃門待詔夏賀良等建議改變年號和帝號,說增加漏的刻度可以使國家永遠安定,我誤聽了他們的話,希望給天下帶來安定,但是并沒有應驗。夏賀良等所說的所做的,都違經(jīng)背古,不合時宜。六月甲子日的詔書,除了大赦一項之外,全部廢除。”

      這次改元不到兩個月就結(jié)束了。夏賀良等人因妖言惑眾,被處以死刑。

    【成語典故:不合時宜】相關文章:

    成語不合時宜故事06-03

    不合時宜的成語故事11-15

    成語故事:不合時宜08-08

    不合時宜成語故事02-14

    不合時宜的成語故事及解釋03-04

    不合時宜的出處及成語故事09-22

    肝腦涂地成語的典故02-02

    李郭仙舟的成語典故08-09

    亡羊補牢的成語典故「經(jīng)典」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