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重慶烈士陵園觀后感(精選12篇)
導(dǎo)讀:烈士陵園是后人為紀念中國革命先賢們所建的紀念性建筑的統(tǒng)稱。下面小編為大家?guī)碇貞c烈士陵園觀后感范文,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重慶烈士陵園觀后感 1
《紅巖》這本書曾經(jīng)感染、激勵、影響了解放后出生的整整一代人,書中所展現(xiàn)的革命者的形象,已經(jīng)深深植根在我們這一代人的心底。我們這次到“三峽”旅游途徑重慶,“歌樂山烈士陵園”成為我們必去的地方。那里不僅埋葬著革命烈士的遺骨,記錄著共和國誕生的歷史,更因為那里凝聚著我們國家的精英們,我們民族的脊梁為之奮斗的理想。
一個國家要有強大的凝聚力,一個民族要有強烈的民族自豪感,一個階級要有鮮明的政治訴求,一個政黨要有遠大的政治綱領(lǐng)和推動社會進步的宏偉抱負,而所有這些化為一個人的信仰和行為時,他所迸發(fā)出來的能量是常人無法估算的。而歌樂山在一個特定的歷史時期,就聚集了這樣一批鐵打、鋼鑄的志士們。
“烈士陵園”座落在重慶市西北郊的歌樂山中,是在原“中美合作所”舊址上修建的,主要由“白公館”、“渣滓洞”兩個集中營和楊虎城將軍就義地的“戴笠公館”三部分組成!鞍坠^”即香山別墅,是國民,黨時期關(guān)押所謂“政治犯”的地方,我們所熟知的《紅巖》小說中的主人公許云峰,就關(guān)押在這里的地牢里。地牢潮濕陰暗終日不見陽光,遙想當年這里陰森恐怖,四周崗哨林立,伴著入夜的'山風,時不時送入耳畔的刑訊室的拷打聲,讓我們這些后來的參觀者唏噓不已,感嘆志士們的堅貞。
在白宮館二樓關(guān)押陳然烈士的牢房墻壁廚窗里,我們看到了陳然烈士《論氣節(jié)》的節(jié)選:氣節(jié),是中國知識分子優(yōu)良的傳統(tǒng)精神。什么是氣節(jié)?就是孟子所說的“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這種磅礴天地的精神。也就是《禮記》上所提出的“臨財毋茍得,臨難毋茍免”“見利不虧其義,見死不更其守”的這種擇善固執(zhí)的精神。
中國知識分子憑著這種精神,在四千多年的歷史中,盡了他所應(yīng)盡,所能盡的責任......在我們的歷史上,有許多先賢用頭顱、熱血、齒、舌,在是與非、黑與白、真理與狂妄、正義與罪惡、善良與暴戾之間,筑起一座崇高的界碑!站在這間曾經(jīng)的牢房里,讀著這些錚錚的文字,我感到萬分的親切,我感到我這顆心正在走進歷史,走進那個血雨腥風的年代;我好像感覺到陳然烈士年輕、英武的身軀依然站立在這間牢房中,感覺到了他那顆永不停歇的心藏的跳動。
在白公館后面的松林坡上,沿著筆直攀升的石階,可以到達戴笠公館,這里是楊虎城將軍和他的家人就義的地方。在中華民族危難時刻,楊虎城、張學(xué)良二位將軍舍小義而取大節(jié),毅然發(fā)動了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扶大廈于將傾,使處在危難中的國家出現(xiàn)了一線生機。“西安事變”在中國現(xiàn)代史中有著特殊的重要地位,它的出現(xiàn)不僅使抗戰(zhàn)在全民族范圍內(nèi)展開,更使處在困難時期的紅軍,改編成八路軍,在全國的抗日戰(zhàn)場上迅速的發(fā)展、壯大起來,從而大大的縮短了新中國建立的歷程,他們是我們國家和民族的功臣。
從戴笠公館下山,沿著公路我們走了大約半個小時,就來到了三面靠山一面臨深溝,在《紅巖》小說中多次提到的,原國民,黨“渣滓洞集中營”。
我抬頭長久凝望著她,這是一張很普通的面容,圓圓的臉龐,垂到肩部的短發(fā),緊抿著的唇角和微微上揚著的眼瞼,流露著寧靜和安詳。我在問自己,這就是那個被敵人用竹簽子行刑的江姐嗎?看上去她是那樣的柔弱和善良。她是用怎樣的力量,堅持了一個共產(chǎn)黨員的操守?在敵人面前,她是一座永遠無法逾越的大山。在信仰面前,她是一棵挺拔的大樹,高昂著她那不屈的頭顱。她用她那嬌柔的臂膀,肩住舊時代黑暗的閘門,放我們到光明的地方去。
在從“歌樂山烈士陵園”回賓館的路上,我的腦子里總是抹不去“白公館”牢房墻壁上掛著的,獄中黨組織的《八條意見》,今天我把它抄錄在這里,希望大家共勉:
一、防止領(lǐng)導(dǎo)成員腐化;
二、加強黨內(nèi)教育和實際斗爭的鍛煉;
三、不要理想主義,對上級也不要迷信;
四、注意路線問題,不要從右跳到“左”;
五、切勿輕視敵人;
六、重視黨員特別是領(lǐng)導(dǎo)干部的生活作風和經(jīng)濟、戀愛問題;
七、嚴格進行整黨整風;
八、懲辦叛徒特務(wù)。
重慶烈士陵園觀后感 2
走進重慶烈士陵園,最先映入眼簾的是高聳的革命烈士紀念碑,潔白的石材在陽光下愈發(fā)肅穆,碑身上 “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八個大字,筆力遒勁,仿佛在訴說著那段烽火歲月。沿著石階緩步而上,兩旁的松柏郁郁蔥蔥,像忠誠的衛(wèi)士守護著長眠于此的英烈,空氣中彌漫著莊嚴與崇敬的氣息。
在烈士事跡紀念館里,一張張泛黃的照片、一件件銹跡斑斑的`武器、一封封飽含深情的家書,將我?guī)Щ亓四莻風雨如晦的年代。有在獄中仍堅持斗爭的地下黨員,有沖鋒在前犧牲的戰(zhàn)士,他們用年輕的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的和平。最讓我動容的是一位烈士寫給家人的信:“我今犧牲,是為革命,是為后人,無需悲傷! 簡單的話語,卻盡顯革命者的無畏與擔當。
離開陵園時,夕陽灑在紀念碑上,鍍上一層溫暖的金光。我忽然明白,這座陵園不是冰冷的墓碑集合,而是英烈精神的傳承之地。他們的名字或許會被歲月淡忘,但那份為信仰獻身的精神,永遠照亮我們前行的路。
重慶烈士陵園觀后感 3
在重慶烈士陵園的紀念館里,展柜中一封封泛黃的烈士家書,讓我駐足良久。這些家書沒有華麗的辭藻,卻滿是熾熱的家國情懷,字里行間藏著英烈對家人的牽掛,更藏著對革命事業(yè)的堅定信念。
有一位叫陳然的烈士,在獄中寫給戰(zhàn)友的信里寫道:“我們有必勝和必活的信心,自入獄日起,我就下了坐牢的`決心,現(xiàn)在坐牢,將來還要坐牢,為了人民的解放,這又算得了什么!” 字跡雖有些潦草,卻透著不屈的意志。還有一位年輕烈士寫給父母的信,字里行間滿是愧疚:“兒不能在膝下盡孝,是為了讓更多家庭能團聚,待革命勝利,便是兒歸來之時! 可他最終沒能等到那一天。
讀著這些家書,我仿佛看到了英烈們在困境中依然堅守信仰的模樣。他們也是父母的孩子、孩子的父母,卻為了 “大我”,舍棄了 “小我”。這些家書,是英烈留給我們最珍貴的精神財富,讓我們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shù)人用思念與犧牲換來的。
重慶烈士陵園觀后感 4
重慶烈士陵園里,有一片特殊的墓地 —— 無名烈士墓。這里沒有姓名,沒有照片,只有一塊塊刻著 “無名烈士之墓” 的石碑,整齊地排列在松柏之間。微風拂過,松針輕響,仿佛在訴說著他們不為人知的故事。
講解員說,這些無名烈士有的'是在戰(zhàn)斗中犧牲,來不及留下姓名;有的是在地下工作中殉職,身份至今無法考證。但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 —— 革命者,都有一個共同的目標 —— 為人民解放而奮斗。站在墓碑前,我不禁想起,在那個年代,還有多少像他們一樣的英雄,默默無聞地付出,甚至連名字都沒能留下。
我輕輕為墓碑獻上一束白花,心里滿是敬意。他們或許沒有被載入史冊,沒有被世人銘記,但他們的犧牲,早已融入這片土地,化作我們前行的力量。無名亦有名,他們的精神,永遠鐫刻在人民心中。
重慶烈士陵園觀后感 5
作為一名學(xué)生,參觀重慶烈士陵園讓我對 “責任” 二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紀念館里,看到與我們年紀相仿的烈士照片時,我內(nèi)心受到極大震撼 —— 他們在青春年華,選擇了為革命事業(yè)獻身,而我們?nèi)缃褡诿髁恋慕淌依,更?yīng)懂得珍惜與擔當。
有一位 19 歲的烈士,叫王樸,出身富裕家庭,卻毅然投身革命,為組織籌集資金,最后不幸被捕,英勇就義。他在日記里寫道:“青春應(yīng)該為理想而燃燒,為人民而奉獻! 這句話讓我深受觸動。我們這代人的青春,雖然沒有戰(zhàn)火紛飛,但也肩負著時代的.責任 —— 好好學(xué)習(xí),提升自己,為國家的發(fā)展貢獻力量。
離開陵園前,我們在紀念碑前莊嚴宣誓:“繼承先烈遺志,不負青春韶華! 這不僅是一句誓言,更是我們對英烈的承諾。未來的日子里,我會以英烈為榜樣,用行動詮釋新時代青年的責任與擔當。
重慶烈士陵園觀后感 6
細雨蒙蒙中,我走進了重慶烈士陵園。雨水打濕了石階,沖刷著紀念碑,讓整個陵園更顯肅穆。撐著傘漫步其間,耳邊只有雨聲和偶爾的鳥鳴,仿佛時間都慢了下來,讓人更能靜下心來緬懷英烈。
在烈士墓區(qū),我看到有老人帶著孩子,在墓碑前輕聲講述烈士的故事;有黨員同志,在雨中重溫入黨誓詞,聲音堅定有力。雨水模糊了視線,卻模糊不了人們眼中的崇敬。在紀念館里,雨水順著窗戶流下,與展柜里英烈的照片相映,仿佛英烈們也在 “看著” 今天的和平生活。
離開時,雨漸漸停了,天空露出一抹微光。我想,這雨水或許是英烈們對這片土地的眷戀,而我們能做的`,就是帶著這份崇敬,傳承他們的精神,讓這片土地更加美好。
重慶烈士陵園觀后感 7
參觀重慶烈士陵園,最讓我震撼的是英烈們對信仰的堅守。在紀念館里,有一位叫江竹筠(江姐)的烈士事跡展,她在獄中遭受酷刑,卻始終堅貞不屈,面對敵人的威逼利誘,她說:“竹簽子是竹子做的,共產(chǎn)黨員的意志是鋼鐵!” 這句話,讓我深刻體會到信仰的力量有多強大。
還有很多烈士,他們來自不同的家庭,有著不同的經(jīng)歷,卻因為共同的信仰 —— 為人民解放、為國家富強,走到了一起,不惜犧牲生命。他們在最艱難的時刻,沒有動搖;在最黑暗的日子里,依然相信光明。這種對信仰的執(zhí)著,是他們戰(zhàn)勝一切困難的'力量源泉。
如今,我們生活在和平年代,雖然不需要像英烈們那樣拋頭顱、灑熱血,但依然需要信仰的力量 —— 對國家的熱愛,對事業(yè)的執(zhí)著,對生活的希望。這種信仰,能讓我們在迷茫時找到方向,在困難時勇往直前。
重慶烈士陵園觀后感 8
在重慶烈士陵園參觀時,我看到了很多感人的 “傳承” 場景:有父母帶著年幼的孩子,指著紀念碑講解烈士的故事;有老師帶領(lǐng)學(xué)生,在烈士墓前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有老黨員,帶著年輕黨員重溫入黨誓詞,講述自己與英烈的淵源。
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人,在兒子的攙扶下,來到一座烈士墓前,輕輕撫摸墓碑,眼眶泛紅:“當年,我和你叔叔一起參軍,他卻再也沒回來。每年我都來看看他,告訴他現(xiàn)在的日子有多好! 老人的話,讓在場的人都為之動容。這種 “代代不忘英烈恩” 的情感,正是對英烈最好的紀念。
傳承不是一句口號,而是融入生活的行動 —— 告訴孩子英烈的故事,讓他們懂得珍惜;在工作中盡職盡責,不辜負英烈的犧牲;在生活中傳遞正能量,讓社會更加美好。只有這樣,英烈的精神才能永遠傳承下去。
重慶烈士陵園觀后感 9
重慶烈士陵園的紀念館里,除了震撼人心的英雄事跡,還有很多溫暖的 “細節(jié)”,讓我看到了英烈們鮮為人知的溫情一面。在一個展柜里,放著一件小小的針織毛衣,講解員說,這是一位烈士在獄中為未出世的孩子織的,她希望孩子出生后,能穿上媽媽親手織的衣服,可惜她沒能等到孩子出生。
還有一個展柜,陳列著烈士們的學(xué)習(xí)筆記,上面有他們對革命理論的思考,也有對生活的'向往 —— 有人寫下 “希望將來能有一所學(xué)校,讓所有孩子都能讀書”,有人畫下 “未來的家鄉(xiāng),有高樓,有公路,人民安居樂業(yè)”。這些細節(jié),讓英烈們不再是課本上冰冷的名字,而是有血有肉、有愛有夢的普通人。
正是這份對家人的愛、對未來的向往,讓他們的犧牲更顯偉大 —— 他們不是不怕死,而是為了讓更多人能享受這份溫情與美好,才選擇了犧牲。這些 “細節(jié)”,讓我更加崇敬英烈,也更加珍惜現(xiàn)在的生活。
重慶烈士陵園觀后感 10
作為一名黨員,參觀重慶烈士陵園對我而言,是一次深刻的初心與使命教育。站在紀念碑前,重溫入黨誓詞時,我仿佛能感受到英烈們的目光,他們用生命踐行了 “為人民服務(wù)” 的誓言,而我們作為新時代的黨員,更應(yīng)傳承這份初心。
在紀念館里,看到英烈們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依然堅持開展工作,我深感愧疚。相比他們,我們現(xiàn)在的工作條件好了太多,卻有時會因為一點困難就抱怨,因為一點挫折就退縮。英烈們的事跡,像一面鏡子,照出了我們的不足,也激勵我們要更加努力工作,為人民謀幸福,為國家謀發(fā)展。
離開陵園時,我在心里暗下決心:要以英烈為榜樣,牢記初心使命,在自己的.崗位上兢兢業(yè)業(yè),用實際行動踐行黨員的責任與擔當,不辜負英烈們的犧牲與期望。
重慶烈士陵園觀后感 11
重慶烈士陵園沒有喧囂的人群,沒有熱鬧的娛樂設(shè)施,只有一片寧靜。這種寧靜,不是死寂,而是對英烈的尊重,是對歷史的.敬畏。漫步在陵園里,聽著風吹過松柏的聲音,看著陽光透過樹葉灑下的斑駁光影,讓人內(nèi)心平靜,也讓人更能思考生命的意義。
在烈士墓前,有人靜靜佇立,有人輕輕獻上白花,沒有人大聲喧嘩,大家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緬懷英烈。這種寧靜,讓英烈們能 “安心” 地長眠于此,也讓我們能靜下心來,感悟他們的精神。
我想,這片寧靜,也是對英烈最好的告慰 —— 他們當年奮斗,就是為了讓人民能過上安寧的生活。如今,他們守護的這片土地,國泰民安,人民幸福,這份寧靜,就是對他們最好的回報。
重慶烈士陵園觀后感 12
參觀完重慶烈士陵園,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腦海里一直回蕩著英烈們的事跡。離開陵園后,我默默在心里定下了三件事,以此紀念英烈,傳承他們的精神。
第一件事,是把英烈的故事講給身邊的人聽。我要把江姐、陳然、王樸等烈士的'事跡,講給家人、朋友和孩子聽,讓更多人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讓英烈的精神被更多人銘記。
第二件事,是在工作中更加努力。我要以英烈為榜樣,克服工作中的困難,認真做好每一件事,無論是大事還是小事,都要盡心盡力,不辜負自己的崗位,不辜負英烈的犧牲。
第三件事,是更加珍惜生活,傳遞正能量。我要珍惜與家人相處的時光,善待身邊的人,在生活中樂于助人,傳遞溫暖與善意,讓英烈們用生命守護的 “美好”,在我們手中繼續(xù)傳遞下去。
這三件事或許很平凡,但我相信,只要每個人都能這樣做,英烈的精神就會永遠傳承,我們的國家也會越來越強大。
【重慶烈士陵園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嶗山烈士陵園觀后感09-11
哈爾濱烈士陵園觀后感09-11
最新烈士陵園觀后感12-13
去烈士陵園的觀后感09-11
長沙烈士陵園觀后感09-11
烈士陵園掃墓作文05-07
烈士陵園掃墓的作文08-25
烈士陵園觀后感(精選35篇)09-11
參觀烈士陵園觀后感范文10-26
烈士陵園觀后感(精選28篇)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