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精品手机一级在线播放,中文字幕在线欧美日韩,欧美精品中文字幕亚洲专区,国产免费观看网站

    <mark id="hrvb1"><strong id="hrvb1"></strong></mark>
  • <td id="hrvb1"></td>

    《論語》全譯(之二十八)(備課資料)

    發(fā)布時(shí)間:2016-4-14 編輯:互聯(lián)網(wǎng) 手機(jī)版

     陽貨篇第十七 

    【本篇引語】 

    本篇共26章。其中著名的文句有:“性相近也,習(xí)相遠(yuǎn)也”;“唯上知與下愚不移”;“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yǎng)也”。這一篇中,介紹了孔子的道德教育思想,孔子對(duì)仁的進(jìn)一步解釋,還有關(guān)于為父母守喪三年問題,也談到君子與小人的區(qū)別等等。 

    【原文】 

    171 陽貨(1)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2)。孔子時(shí)其亡(3)也,而往拜之,遇諸涂(4)。謂孔子曰:“來!予與爾言!痹唬骸皯哑鋵毝云浒(5),可謂仁乎?”曰:“不可!薄昂脧氖露(6)失時(shí),可謂知乎?”曰:“不可。”“日月逝矣,歲不我與(7)!笨鬃釉唬骸爸Z,吾將仕矣! 

    【注釋】 

    (1)陽貨:又叫陽虎,季氏的家臣。 

    (2)歸孔子豚:歸,音kuì,贈(zèng)送。豚,音tún,小豬。贈(zèng)給孔子一只熟小豬。 

    (3)時(shí)其亡:等他外出的時(shí)候。 

    (4)遇諸涂:涂,同“途”,道路。在路上遇到了他。 

    (5)迷其邦:聽任國家迷亂。 

    (6)亟:屢次。 

    (7)與:在一起,等待的意思。 

    【譯文】 

    陽貨想見孔子,孔子不見,他便贈(zèng)送給孔子一只熟小豬,想要孔子去拜見他?鬃哟蚵牭疥栘洸辉诩視r(shí),往陽貨家拜謝,卻在半路上遇見了。陽貨對(duì)孔子說 :“來,我有話要跟你說。”(孔子走過去。)陽貨說:“把自己的本領(lǐng)藏起來而聽任國家迷亂,這可以叫做仁嗎?”(孔子回答)說:“不可以。”(陽貨)說:“喜歡參與政事而又屢次錯(cuò)過機(jī)會(huì),這可以說是智嗎?”(孔子回答)說:“不可以!保栘洠┱f:“時(shí)間一天天過去了,年歲是不等人的!笨鬃诱f:“好吧,我將要去做官了! 

    【原文】 

    172 子曰:“性相近也,習(xí)相遠(yuǎn)也。” 

    【譯文】 

    孔子說:“人的本性是相近的,由于習(xí)染不同才相互有了差別! 

    【原文】 

    173 子曰:“唯上知與下愚不移! 

    【譯文】 

    孔子說:“只有上等的智者與下等的愚者是改變不了的! 

    【評(píng)析】 

    “上智”是指高貴而有智慧的人;“下愚”指卑賤而又愚蠢的人,這兩類人是先天所決定的,是不能改變的。這種觀念如果用階級(jí)分析的方法去看待,則有其岐視甚至侮辱勞動(dòng)民眾的一面,這是應(yīng)該予以指出的。 

    【原文】 

    174 子之武城(1),聞弦歌(2)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子游對(duì)曰:“昔者偃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xué)道則愛人,小人學(xué)道則易使也!弊釉唬骸岸!偃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 

    【注釋】 

    (1)武城:魯國的一個(gè)小城,當(dāng)時(shí)子游是武城宰。 

    (2)弦歌:弦,指琴瑟。以琴瑟伴奏歌唱。 

    【譯文】 

    孔子到武城,聽見彈琴唱歌的聲音?鬃游⑿χf:“殺雞何必用宰牛的刀呢?”子游回答說:“以前我聽先生說過,‘君子學(xué)習(xí)了禮樂就能愛人,小人學(xué)習(xí)了禮樂就容易指使!笨鬃诱f:“學(xué)生們,言偃的話是對(duì)的。我剛才說的話,只是開個(gè)玩笑而已! 

    【原文】 

    175 公山弗擾(1)以費(fèi)畔,召,子欲往。子路不悅,曰:“末之也已(2),何必公山氏之之也(3)!弊釉唬骸胺蛘傥艺,而豈徒(4)哉?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5)?” 

    【注釋】 

    (1)公山弗擾:人名,又稱公山不狃,字子洩,季氏的家臣。 

    (2)末之也已:末,無。之,到、往。末之,無處去。已,止,算了。 

    (3)之之也:第一個(gè)“之”字是助詞,后一個(gè)“之”字是動(dòng)詞,去到的意思。 

    (4)徒:徒然,空無所據(jù)。 

    (5)吾其為東周乎:為東周,建造一個(gè)東方的周王朝,在東方復(fù)興周禮。 

    【譯文】 

    公山弗擾據(jù)費(fèi)邑反叛,來召孔子,孔子準(zhǔn)備前去。子路不高興地說:“沒有地方去就算了,為什么一定要去公山弗擾那里呢?”孔子說:“他來召我,難道只是一句空話嗎?如果有人用我,我就要在東方復(fù)興周禮,建設(shè)一個(gè)東方的西周! 

    【原文】 

    176 子張問仁于孔子?鬃釉唬骸澳苄形逭哂谔煜聻槿室印!薄罢(qǐng)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譯文】 

    子張向孔子問仁。孔子說:“能夠處處實(shí)行五種品德。就是仁人了。”子張說:“請(qǐng)問哪五種。”孔子說:“莊重、寬厚、誠實(shí)、勤敏、慈惠。莊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寬厚就會(huì)得到眾人的擁護(hù),誠信就能得到別人的任用,勤敏就會(huì)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夠使喚人! 

    【原文】 

    177 佛肸(1)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聞諸夫子曰:‘親于其身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鹈Z以中牟(2)畔,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堅(jiān)乎,磨而不磷(3);不曰白乎,涅(4)而不緇(5)。吾豈匏瓜(6)也哉?焉能系(7)而不食?” 

    【注釋】 

    (1)佛肸:音bìxī,晉國大夫范氏家臣,中牟城地方官。 

    (2)中牟:地名,在晉國,約在今河北邢臺(tái)與邯鄲之間。 

    (3)磷:損傷。 

    (4)涅:一種礦物質(zhì),可用作顏料染衣服。 

    (5)緇:音zī,黑色。 

    (6)匏瓜:葫蘆中的一種,味苦不能吃。 

    (7)系:音jì,結(jié),扣。 

    【譯文】 

    佛肸召孔子去,孔子打算前往。子路說:“從前我聽先生說過:‘親自做壞事的人那里,君子是不去的!F(xiàn)在佛肸據(jù)中牟反叛,你卻要去,這如何解釋呢?”孔子說:“是的,我有過這樣的話。不是說堅(jiān)硬的東西磨也磨不壞嗎?不是說潔白的東西染也染不黑嗎?我難道是個(gè)苦味的葫蘆嗎?怎么能只掛在那里而不給人吃呢?” 

    【原文】 

    178 子曰:“由也,女聞六言六蔽矣乎?”對(duì)曰:“未也!薄熬(1),吾語女。好仁不好學(xué),其蔽也愚(2);好知不好學(xué),其蔽也蕩(3);好信不好學(xué),其蔽也賊(4);好直不好學(xué),其蔽也絞(5);好勇不好學(xué),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xué),其蔽也狂! 

    【注釋】 

    (1)居:坐。 

    (2)愚:受人愚弄。 

    (3)蕩:放蕩。好高鶩遠(yuǎn)而沒有根基。 

    (4)賊:害。 

    (5)絞:說話尖刻。 

    【譯文】 

    孔子說:“由呀,你聽說過六種品德和六種弊病了嗎?”子路回答說:“沒有!笨鬃诱f:“坐下,我告訴你。愛好仁德而不愛好學(xué)習(xí),它的弊病是受人愚弄;愛好智慧而不愛好學(xué)習(xí),它的弊病是行為放蕩;愛好誠信而不愛好學(xué)習(xí),它的弊病是危害親人;愛好直率卻不愛好學(xué)習(xí),它的弊病是說話尖刻;愛好勇敢卻不愛好學(xué)習(xí),它的弊病是犯上作亂;愛好剛強(qiáng)卻不愛好學(xué)習(xí),它的弊病是狂妄自大! 

    【原文】 

    179 子曰:“小子何莫學(xué)夫詩。詩,可以興(1),可以觀(2),可以群(3),可以怨(4)。邇(5)之事父,遠(yuǎn)之事君;多識(shí)于鳥獸草木之名! 

    【注釋】 

    (1)興:激發(fā)感情的意思。一說是詩的比興。 

    (2)觀:觀察了解天地萬物與人間萬象。 

    (3)群:合群。 

    (4)怨:諷諫上級(jí),怨而不怒。 

    (5)邇:音ěr,近。 

    【譯文】 

    孔子說:“學(xué)生們?yōu)槭裁床粚W(xué)習(xí)《詩》呢?學(xué)《詩》可以激發(fā)志氣,可以觀察天地萬物及人間的盛衰與得失,可以使人懂得合群的必要,可以使人懂得怎樣去諷諫上級(jí)。近可以用來事奉父母,遠(yuǎn)可以事奉君主;還可以多知道一些鳥獸草木的名字! 

    【原文】 

    1710 子謂伯魚曰:“女為《周南》、《召南》(1)矣乎?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墻面而立(2)也與?” 

    【注釋】 

    (1)《周南》、《召南》:《詩經(jīng)國風(fēng)》中的第一、二兩部分篇名。周南和召南都是地名。這是當(dāng)?shù)氐拿窀琛?amp;nbsV苣蝦駝倌隙際塹孛。這是當(dāng)?shù)氐拿窀?nbsp;

    (2)正墻面而立:面向墻壁站立著。 

    【譯文】 

    孔子對(duì)伯魚說:“你學(xué)習(xí)《周南》、《召南》了嗎?一個(gè)人如果不學(xué)習(xí)《周南》、《召南》,那就像面對(duì)墻壁而站著吧?” 

    【原文】 

    1711 子曰:“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 

    【譯文】 

    孔子說:“禮呀禮呀,只是說的玉帛之類的禮器嗎?樂呀樂呀,只是說的鐘鼓之類的樂器嗎?” 

    【原文】 

    1712 子曰:“色厲而內(nèi)荏(1),譬諸小人,其猶穿窬(2)之盜也與?” 

    【注釋】 

    (1)色厲內(nèi)荏:厲,威嚴(yán),荏,虛弱。外表嚴(yán)厲而內(nèi)心虛弱。 

    (2)窬:音yú,洞。 

    【譯文】 

    孔子說:“外表嚴(yán)厲而內(nèi)心虛弱,以小人作比喻,就像是挖墻洞的小偷吧?” 

    【原文】 

    1713 子曰:“鄉(xiāng)愿,德之賊也。” 

    【譯文】 

    孔子說:“沒有道德修養(yǎng)的偽君子,就是破壞道德的人! 

    【評(píng)析】 

    孔子所說的“鄉(xiāng)愿”,就是指那些表里不一、言行不一的偽君子,這些人欺世盜名,卻可以堂而皇之地自我炫耀?鬃臃磳(duì)“鄉(xiāng)愿”,就是主張以仁、禮為原則,只有仁、禮可以使人成為真正的君子。 

    【原文】 

    1714 子曰:“道聽而涂說,德之棄也! 

    【譯文】 

    孔子說:“在路上聽到傳言就到處去傳播,這是道德所唾棄的! 

    【評(píng)析】 

    道聽途說是一種背離道德準(zhǔn)則的行為,而這種行為自古以來就存在的。在現(xiàn)實(shí)生活中,有些不僅是道聽途說,而且四處打聽別人的隱私,然后到處傳說,以此作為生活的樂趣,實(shí)乃卑鄙之小人。 

     

    [《論語》全譯(之二十八)(備課資料)]相關(guān)文章:

    1.英語科組備課總結(jié)

    2.有關(guān)備課總結(jié)

    3.英語學(xué)科備課總結(jié)

    4.論語交友名言

    5.論語選讀教案

    6.論語教學(xué)課件

    7.集體備課教案

    8.初中備課教案:整式

    9.生物集體備課總結(jié)

    10.《論語》讀后有感